认知-行为-行为护理对正畸保持期患者的疗效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2

认知-行为-行为护理对正畸保持期患者的疗效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

龙珑

(长沙市口腔医院湖南长沙410000)

摘要:目的探讨认知-行为护理对正畸保持期患者的疗效和自我护理能力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正畸保持期患者,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和试验组(采用认知-行为干预),各50例。比较两组患者的干预效果。结果试验组保持器损坏次数、放弃治疗、口腔卫生良好、按时复诊等配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试验组卡氏评分(KPS)分和生活质量评分(QOL)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正畸保持期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选择和推广意义。

关键词:认知-行为干预措施;自我护理能力;正畸保持期;临床疗效

近年来,随着社会经济和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人们对牙齿的健康和美观给予了高度重视,正畸治疗是临床针对错颌畸形患者的常用方法,通过此种矫正措施帮助患者保持牙齿整洁,改善面部美观情况[1]。然而,正畸治疗需要保持较长的时间,患者需要定期回到医院复诊,正畸保持期的患者认知-行为能力、配合情况及自我护理能力会直接影响到临床效果和预后,因此,对此类患者实施认知-行为干预十分有必要[2]。本文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正畸保持期患者作为观察目标,现作如下分析与报告。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8月-2017年2月本院收治的100例正畸保持期患者作为观察目标,按照数字表法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试验组,每组50例。对照组男30例,女20例;年龄12-18岁,平均年龄(14.6±3.5)岁;其中压膜保持器者30例,Hawley保持器者20例。试验组男29例,女21例;年龄12-17岁,平均年龄(14.2±3.1)岁;其中压膜保持器者28例,Hawley保持器者22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①基础护理:戴活动矫治器病人的护理及口腔正畸护理健康只是指导。②心理护理:患者在佩戴活动保持器过程中易产生烦躁、焦虑等不良情绪,护理人员应语气温和、耐心得详细介绍正畸保持器佩戴方法及使用注意事项,解答患者的疑虑,消除其顾虑。③饮食护理:护理人员协助患者调整饮食习惯,不宜食用排骨、甘蔗、硬糖、糯米等过硬过粘的食物。食用水果前应将其切成小块,避免造成保持器及其附件的损坏。④口腔护理:每次进食后应及时刷牙或漱口,彻底清洁牙齿各面与保持器,避免诱发牙龈炎、龋齿等;护理人员指导患者正确的刷牙方法,避免损坏牙周组织。研究组患者在对照组基础上增加认知-行为干预措施:①医院内通过图片、展板、正畸手册等方式对患者进行健康教育,阐述错牙合畸形概念、危害、发病机制、临床病症以及正畸保持的重要性,使患者充分了解正畸治疗的相关知识,做好应对准备。②保持期患者每次就诊的2周后由护理人员打电话或网络聊天方式进行咨询,采用互动式认知-行为干预方式,每次培训时间约为15min,讲解正畸保持期的注意事项与日常自我护理方式,并及时回答患者提出疑问,解除其顾虑,保持稳定心态。

1.3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观察正畸保持期患者配合情况,对比两组KPS评分[3]和QOL评分[4]。KPS主要评价功能状态及生活影响,分值为100分,分数越低,代表临床病症对患者生活和学习的影响越大;QOL主要评价患者对正畸保持期的认知-行为能力和治疗态度,分值为60分,分数越高表示生活质量越好。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9.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正畸保持期配合情况比较

试验组保持器损坏次数、放弃治疗、口腔卫生良好、按时复诊等配合情况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两组KPS评分和QOL评分比较

护理后试验组KPS评分和QOL评分均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讨论

对正畸保持期患者而言,积极治疗的同时辅助针对性护理指导至关重要。常规护理主要从患者日常饮食、口腔卫生及心理等方面入手,尽管可以使其临床病症得到一定程度的改善,但因为患者在实际正畸治疗期间配合意识较差,所以无法取得远期理想护理效果[5]。而在常规护理的前提下予以认知-行为干预措施,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患者对正畸保持期临床治疗重要的认知-行为能力,进而使其自我护理能力得到相应的提高。与此同时,医护人员要与患者保持良好的交流沟通,增进医患之间和谐友好关系,将日常生活中需要注意的事项详细告诉患者,尽可能的提高其主观能动性和合作意识,从而使整体临床治疗效果和患者护理满意度均提升到一个新的层次。

认知-行为干预不仅可以提高正畸保持期患者自我护理能力,还能减少保持器损坏或丢失次数,缩短治疗时间,提高治疗成功率[6]。认知-行为干预有利于缩短治疗疗程,切实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并为错颌畸形矫治创造了良好条件。另有研究证实,认知-行为护理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正畸保持期患者的QOL评分和KPS评分,根据此次研究结果可知,试验组配合治疗情况及KPS评分、QOL评分均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表示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正畸保持期患者的口腔健康,促使其生活质量得到改善。

总之,正畸保持期患者采用认知-行为干预措施可显著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和临床疗效,进一步改善其生活质量,具有积极的临床选择和推广意义。

参考文献

[1]张韶丽,王贞慧,张雪琨,等.青少年口腔正畸治疗依从性与心理健康的相关性分析[J].解放军护理杂志,2013,30(21):17-19.

[2]夏春鹏,李克义,林燕辉,等.认知行为综合干预对成人正畸患者焦虑水平及口腔健康相关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华行为医学与脑科学杂志,2014,23(9):797-800.

[3]袁媛,冷春涛.青少年正畸对及其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药前沿,2015(21):36-38.

[4]于海忠.青少年口腔正畸疗程与依从性的相关因素临床研究[J].河北医学,2014(1):111-113.

[5]黄敏,赵磊,彭劲英.集体心理干预对青少年口腔正畸患者疗效影响的研究[J].中国美容医学杂志,2012,21(3):478-480.

[6]李炎钊,黄念全.正畸治疗联合认知-行为-行为干预疗法在治疗颞下颌关节紊乱病中的疗效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2):37-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