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及临床预后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4-14
/ 2

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及临床预后分析

杨厚国

湘乡市人民医院湖南湘潭411400

【摘要】目的:分析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及临床预后。方法: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法进行分组,一组给予常规补液,为常规组,一组给予限制性补液,为研究组,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和临床预后。结果:研究组患者间羟胺用量为(923.5±125.2)mg,多巴胺用量为(955.6±126.5)mg,住院时间为(9.3±2.3)d,各项数据数据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研究组患者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5%(1例),死亡率为2.5%(1例),未见DIC,各项数据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限制性补液用于急性创伤性休克可有效减少药物用量,加快患者康复,且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关键词】限制性补液;急诊创伤性休克;临床疗效;临床预后

急诊创伤性休克是急诊科室常见的一种急重症,患者死亡率极高[1]。此类患者一般是在经历暴力击打之后,导致了体内外大出血症状,全身血液循环降低,微循环灌注不足,脏器供血不足,同时并发症呼吸窘迫综合征、急性肾功能衰竭等急重症,病情十分危急严重[2]。此次研究旨在分析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及临床预后,并选取了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进行分组对比,现将具体内容整理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一般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在2017年9月~2018年5月期间收治的80例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应用计算机分组法进行分组,一组给予常规补液,为常规组,一组给予限制性补液,为研究组,每组40例患者。研究组患者年龄23~66岁,平均年龄(38.7±2.3)岁,其中有男性患者22例,女性患者18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5例,暴力击打致伤患者10例,坠落致伤患者9例,其它损伤患者6例;常规组患者年龄21~68岁,平均年龄(37.7±2.6)岁,其中有男性患者23例,女性患者17例,交通事故致伤患者14例,暴力击打致伤患者10例,坠落致伤患者9例,其它损伤患者7例。所有患者家属均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本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展开此次研究,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无显著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所有患者入院后均给予急诊抢救和支持性的治疗措施,其中研究组患者给予限制性补液,选择远离患者伤区的静脉血管进行穿刺,针对轻度和中度休克患者建立2条静脉通道,用于输入500ml平衡盐和1000ml高渗盐水。静脉输液后,给予胶体液。见患者休克症状有所改善之后,降低输液速度,并观察患者面色和意识,若患者出现面色苍白、烦躁不安情况,则给予输血准备,将患者收缩压控制在90mmHg以上,若患者出现重度休克症状,则严格控制输入量,给予人全血输入。在此基础上给予多巴胺0.5~1mg/kg,给予间羟胺0.2~0.5mg/kg治疗。常规组患者给予常规补液,经大量补液维持患者血液,并实施容量复苏,给予胶体液、晶体液、红细胞等进行补液,将患者尿量控制在0.5ml/(kg.h)以上,动脉压控制在60mmHg以上。多巴胺与间羟胺用量在1~1.5mg/h。

1.3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的用药量和住院时间,包括多巴胺用量、间羟胺用量、住院时间。比较两组患者的DIC、死亡率、多脏器功能衰竭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此次试验数据的统计学处理SPSS19.0进行,计数资料以(%)表示,使用X2进行统计学检验,计量资料以(x±s)表示,使用t值进行统计学检验,检验值P<0.05代表研究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用药量和住院时间分析

研究组患者间羟胺用量为(923.5±125.2)mg,多巴胺用量为(955.6±126.5)mg,住院时间为(9.3±2.3)d,各项数据数据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2.2两组患者的并发症和死亡率分析

研究组患者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5%(1例),死亡率为2.5%(1例),未见DIC,其数据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液体复苏是临床中用于治疗创伤性休克的主要方式,常用方法有限制性补液和常规补液两种方式,其中常规补液一般为大量补液措施,而限制性补液输液量更少,并发症较少,安全可靠[3]。

此次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患者间羟胺用量为(923.5±125.2)mg,多巴胺用量为(955.6±126.5)mg,住院时间为(9.3±2.3)d,各项数据数据低于常规组,数据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从本组数据来看,限制性补液措施用药量显著的低于常规补液,且患者的住院时间更短,恢复更快。限制性补液可降低血药浓度,同时维持患者血容量和血压,并不对治疗效果产生负面影响[5]。急诊创伤性休克虽然需要尽快的进行补液治疗,但是大量的补液可能增加患者血管张力和通透性,从而增加各类并发症的发生率,并影响患者凝血功能,降低血小板学水平,而经限制性补液则更为安全[5~7]。研究结果2.2显示:研究组患者脏器功能衰竭发生率为2.5%(1例),死亡率为2.5%(1例),未见DIC,其数据与常规组比较有统计学意义(P<0.05)。本组数据有效佐证了上述观点,说明限制性补液的安全性更高,预后效果较好。

综上所述:限制性补液用于急性创伤性休克可有效减少药物用量,加快患者康复,且并发症和死亡率较低,临床应用价值较高。

参考文献:

[1]王小平.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当代医学,2016,22(11):36-37.

[2]许春阳.限制性补液治疗急诊创伤性休克的应用疗效分析[J].东方食疗与保健,2017,(1):81.

[3]梁昌强,何小利.限制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临床应用价值[J].中外医学研究,2016,14(12):62-64.

[4]符秋红,冯文龙.限制性补液治疗急性创伤性休克患者的临床意义[J].中国医药科学,2016,6(17):198-200.

[5]吴若.不同性质腹部创伤性休克兔早期凝血功能的改变[D].广西医科大学,2016.

[6]程界山.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疗效评价[J].心理医生,2018,24(32):118.

[7]李岸勇.限制性补液在急诊创伤性休克治疗中的应用[J].中国校医,2017,31(2):137,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