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新形势下创新农机推广方式方法杜雪琴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5-15
/ 2

浅析新形势下创新农机推广方式方法杜雪琴

杜雪琴

蓬莱市小门家镇农业综合服务站山东蓬莱265600

摘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向前发展,我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其农业的发展是切实关系到社会经济水平进步及稳定的重要因素,其中农业机械的广泛运用是能够全面提高农业生产率的有效途径之一。但从目前状况来看,对比发达国家,农业机械的使用率普遍还是偏低。在新形势下,为促进农业的经济效益发挥,研究农业机械的推广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关键词:农业机械;新形势;推广

农业机械化是农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推进农业机械化,是发展现代农业,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农业机械化作为农业生产的重要物质技术基础,在减轻农民劳动强度、减灾防灾、节本增效等方面发挥了难以替代的作用,可以大大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和劳动生产率,增加农民收入。近年来,我国在农机推广方面取得了巨大的成绩,但是还存在着一些问题,这严重影响了我国农机的普及,不利于新农村的建设。

一、农机推广方式方法创新取得的成效

近年来,我们持续推进改革、加强建设、提升能力,坚持依法推广,充分发挥技术推广在农业机械化发展中的支撑服务、先导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

1、重视规范化建设

通过争取重大规划和工程支持,承担农业科技示范场建设、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补助等项目,召开农机推广制度建设、培训方法、信息化建设等专题研讨会,强化了条件建设,总结了可以借鉴的推广工作机制和运行模式,通过强身和引智,提升了农机推广服务能力。

2、大力开展技术试验示范

认真贯切落实新修订的《农业技术推广法》,开展重点环节、关键领域、农民急需的一系列农机化技术先进性、适用性和安全生试验示范工作,抓重点、重点抓。完善技术试验示范工作办法,加强规范化建设,明确试验示范的原则、内容、方法、程序监管等要求,建立完善试验示范工作制度和程序机制,提高了试验示范工作水平和推广效能,加快了相关技术推广应用。

3、充分发挥技术支撑作用

举办春耕、三夏、三秋农机化技术演示活动,结合重点农时编制发布了一系列机械化作业要点和技术指导意见,开展农机购置补贴政策解读与宣传深入田间地头开展农业科技促进年活动,为农民办实事,送科技和信息下乡。

二、以技术创新引领农业机械发展推广

农机的推广,离不开新型农业机械的发展,国家、企业,要不断的加大措施,大力发展节能降耗、性能优越、功能全面的新型化机械设备。

1、建立健全保护激励机制

构建有利于技术创新的长效机制,改变研究者吃亏的局面。一方面,加大政府有关部门对知识产权保护的工作力度,对侵犯知识产区的农业机械产品严厉打击。对被证明侵犯了有关专利技术的产品,农机主管部门应该取消其补贴资格,并利用各种新闻媒介昭示于众。另一方面,提高玉米等联合收获机技术创新者知识产权保护意识,不但要申请专利,还要关注市场上的产品,一旦发现技术被盗用,应毫不犹豫地进入法律程序,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的权益。政府有关部门还要建立鼓励技术创新的激励机制,对成效显著的联合收获机技术创新者给予奖励和资金支持。

2、加大政府科技投入支持力度

主要从两个方面推动农业机械的技术创新以研发换代产品为重点,提升现有玉米收获机械技术水平;在农机高端产品上突破。加快国产大型农机开发步伐,突破技术瓶颈,提高可靠性,完善配套体系,迅速在国内品牌培植上取得突破性进展,形成国内品牌与国外品牌有序、公平竞争的格局,降低产品价格,提高产品质量,提升售后服务水平。

3、消化和机收国外的先进技术,实施引进消化在创新

通过技术交流与引进、利用外资等渠道,跟踪国外先进技术的发展,促进技术创新,实现技术跨越。同时,要积极实施“走出去”战略,利用援外政策渠道和政府间合作,组织引导有竞争优势的玉米等联合收获机械向发展中国家出口,鼓励有实力的企业参与国际竞争,加强技术创新,在竞争中发展。

三、创新农机推广方式方法要注重“三个结合”

中央提出的五大发展理念中,首要的就是坚持创新发展。创新是推动各项事业发展的不竭动力,只有创新才能满足新需求,创造新供给,推动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蓬勃发展,只有创新才能不断优化我们的工作方式方法,在发展中解决问题和解决发展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要注重上下结合,发挥系统不同层级的功能及作用

我们要努力发挥好各自层级的优势,提供不同类型的技术推广和公共服务,满足不同层次农业和农机化发展的需求,更多的是要在指导产业发展的规划制定上,在推广工作制度化、规范化建设上,在农机化重大项目组织实施实施上,在跨区域主推技术和机具的遴选、发布和推广上发挥牵头引领作用。

二是要注重内外结合,既重视集成创新又重视自主创新

要坚持把创新贯穿与农机推广工作各方面全过程,因地制宜、区域发展。既抓共性,做好集成创新,又抓区域性和差别性,推进自主创新。当前我国主要农作物综合机械化生产水平达到65%以上,很多重点环节的单向机械化技术已经成熟。现在更多是推进全环节的全程机械化,需要将不同环节的机械化技术集成配套。无缝联接,这其中需要统筹考虑良种、良法、良机的融合,注重高效、绿色、节本、智能,发挥综合效益。与此同时,我国还有许多特色农作物主要生产环节还未实现机械化,很多没有国外可供借鉴的经验,需要我们坚持问题导向、目标导向,加强技术实验证明、成果转化和示范推广,从薄弱短板环节入手,自主创新,联合攻关,充分发挥众多中小企业技术专一、紧贴本土、注重实用的优势,补齐“短板”突破“瓶颈”。另外,中国农业和农机化发展有自己特色,亿万农民小户经营仍然是当前我国农业生产的主体,跨区作业共享机具仍是我国独具特色的机械化作业形式。我们要着眼于中国的农情,创新“田间日”“田间学校”“展览+演示”等体验式、参与式推广方式,提出适应规模经营的技术推广方式,充分发挥家庭农场和合作社等新型农业经营组织在承接技术师范、承担推广项目、承载和实施新技术成果方面的重要带动辐射作用,探索多元合作推广新途径、新机制。要充分利用互联网、大数据移动通讯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大力推广“互联网+农机推广”互动模式。为农民提供高效便捷、简明直观的信息服务,提高推广效率。

农业机械的推广工作事关我国新农村建设的进程,我们必须要高度重视,结合本地区特点,采用财政支持与农机创新相结合的策略,不断完善农机服务化体系,解决农民购机的后顾之忧,从而加速农业机械在农村中的推广普及。

参考文献

[1]浅析如何完善农机推广工作.吉林农业,2011(9).

[2]农机科技推广.农业部农技推广总站,20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