膨肺吸痰法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后肺不张的疗效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膨肺吸痰法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后肺不张的疗效观察

张金梅王春霞冷晓丽

张金梅王春霞冷晓丽(海阳市人民医院265100)

【摘要】目的探讨膨肺吸痰法治疗严重胸部外伤后肺不张的临床效果。方法胸部外伤后肺不张病人分为对照组26例和观察组26例,对照组按常规吸痰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辅以膨肺吸痰护理。结果比较两组病人肺复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肺部感染发生率,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结论膨肺吸痰法能缩短肺复张时间、机械通气时间,降低肺部感染发生率。

【关键词】膨肺吸痰法胸部外伤肺不张

【中图分类号】R4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2)16-0272-02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2010年6月~2012年2月,本院ICU先后收治胸部外伤病人52例。按住院号顺序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26例,男18例、女8例;对照组26例,男18例、女8例。年龄18~78岁,平均(46.9±2.1)岁,两组性别、年龄、体重、基础疾病、疾病危重度评分经比较,差异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

1.2.1吸痰方法:观察组用膨肺吸痰法,由A、B两名护士共同完成。①吸痰前由护士A将储氧呼吸囊一端接氧气管,流量6L/min~10L/min充氧,分离呼吸机与人工气道,储氧呼吸囊的接口与人工气道连接,护士B右手戴无菌手套,拿无菌吸痰管,按无菌操作规程吸痰一次,时间不超过15s;②护士A从气管插管注入生理盐水3—5ml,连接简易呼吸器与气管插管,然后均匀挤压呼吸囊(对有自主呼吸的患者,挤压呼吸囊的开始时间与患者吸气动作同步),潮气量为患者平时潮气量的1.5倍左右,频率10~12次/min,持续2min后,由护士B按无菌操作方法快速轻柔地左右旋转导管进行吸痰,每次时间少于15s。同时护士A左手五指并拢掌心呈空心状态,沿患者两侧腋中线位置由下而上叩击。③按照“吸痰一湿化气道一膨肺一吸痰”的循环过程,充分吸痰后连接呼吸机。对照组用传统吸痰法,吸痰前呼吸机供100%纯氧2min,其余吸痰方法与观察组相同。

1.2.2吸痰指征血氧饱和度下降,肺部听诊有痰呜,呼吸音弱、气道阻力增高、意识清楚病人自诉有痰时为吸痰指证。

1.2.3监测方法观察并记录两组患者在吸痰前及吸痰后30min的呼吸功能参数,每2日复查1次胸部CT,观察并记录肺复张及肺部感染情况,于脱离呼吸机后记录机械通气时间。

1.2.4统计学方法:统计数据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处理,计量资料用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表明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肺复张时间的比较:观察组病人经膨肺吸痰后,患者肺顺应性增加,气道阻力减少,肺通气量增加,人机对抗减轻,能尽早脱离呼吸机,恢复自主呼吸,每2日行胸部CT证实肺复张情况(见表1)。经比较:P<0.05,有统计学意义。

表1两组肺复张时间(d)的比较(x-±s)

2.2两组机械通气时间的比较观察组机械通气时间为(8.38±2.43)d,对照组为(10.65±2.68)d,经比较:t=2.889,P=0.008<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3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降的比较对照组26例中,经CT证实肺部感染14例,肺部感染发生率53.85%;观察组26例中,经CT证实肺部感染6例,肺部感染发生率23.08%(见表2)。经比较:Χ2=5.20,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两组肺部感染发生率的比较

组别nCT感染例数未感染例数感染发生率(%)

对照组2626141253.85

观察组262662023.08

Χ2=5.20,P<0.05

3讨论

3.1严重胸外伤后并发肺不张的相关因素胸外伤后并发肺不张大多由呼吸道分泌物淤积阻塞,随病程的延长分泌物浓缩,不能咳出而造成:(1)胸部创伤致肺泡Ⅱ型上皮细胞的损伤,使肺内活性物质产生和分泌减少,肺顺应性降低,使肺泡群内陷而肺不张。(2)肺挫伤后呼吸道分泌物增多。(3)胸壁疼痛使患者不敢深呼吸、咳嗽,不利于分泌物的排出。以上因素可使支气管黏膜水肿,反射性的支气管痉挛加重支气管梗阻,一旦发生大面积的肺萎陷,会危及患者生命。

3.2临床意义

3.2.1膨肺吸痰可减少吸痰时的低氧状况。吸痰时由于负压抽吸将肺内富含氧气的气体吸出,吸入氧气浓度降低,导致低氧血症。使用膨肺技术,扩张了小气道。使原有塌陷萎缩的肺泡得以扩张。当氧气流量增至10L/min时,储氧呼吸囊能输送95%~100%浓度的氧,呼吸囊的潮气量为病人平时潮气量的1.5倍。增加了肺容积,使气体在肺泡之问均匀分布,改善了通气/血流比值,增加病人的氧和功能.提高氧分压。

3.2.2膨肺吸痰能缩短肺复张时间。通过膨肺吸痰增加了通气量,扩张了小气管,使原已塌陷的肺泡得以扩张,一定时间的屏气,使气体在肺泡内均匀分布,使肺泡充分开放。并通过较长的屏气时间,使肺的顺应性增加,气道阻力下降,呼吸做工减少,有利于自主呼吸的加强和锻炼。随着参与气体交换的肺泡数的增加通气血流比例改善,使氧和指数上升,症状体征改善,从而促进肺复张。

3.2.3膨肺吸痰能降低肺部感染的发生率。病人建立了人工气道,若气道湿化不够易造成下呼吸道失水,黏膜十燥,分泌物干结,导致排痰不畅,气道阻塞而继发肺部感染。膨肺过程中向病人气管滴人湿化液,捏呼吸囊产生较大潮气量使湿化液迅速弥散到各段支气管,使痰液稀释,膨肺使肺内外产生压力差,促使细支气管的痰液松动流向大支气管而易于吸出,减少肺部感染发生率。

参考文献

[1]徐怀阳.胸外伤后肺不张10例的诊疗体会[J].中华现代外科学杂志,2008,5(7):526-527

[2]顾恺时.胸心外科手术学[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2003:154

[3]来鸣,任蔚虹,杨明丽.膨肺对机械通气相关肺不张的影响[J].中华护理杂志,2003,38(6):4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