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7-17
/ 2

浅谈大班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

马琼英

马琼英

责任,是一种道德认识,也是一种行为实践。具体地说就是一个人对自己工作、所属群体、所生活的社会应承担的任务,应尽义务的自觉态度。对幼儿而言,责任是指孩子对待自己应做的事情,在幼儿园、社会、家庭中应该遵守的规则,完成任务时的自觉态度和行为。

《幼儿园教育指导纲要》中在对社会目标的制定中,有这样一条:能努力做好力所能及的事,不怕困难,有初步的责任感。可责任心不是与生俱来的,它不会在一定的年龄自动出现,他需要个人在常年累月的生活中去经历和体会不同的情景才能慢慢获得的。专家们曾对135名4-5岁幼儿进行了一次情景测试,这些幼儿看见本班活动室门口掉落的图书、玩具,能主动捡起的仅有19人(占14%)!大多数幼儿视而不见,有的从上面跨过去,有的绕过去,有的直接从上面踩过去,问这些孩子为什么不捡,回答是:“不是我掉的”“我不知道谁掉的”。以上情形反映出幼儿没有养成自我负责的习惯,其实这就是缺乏责任心的表现。那么,我们应该怎样培养幼儿的责任感呢?

1建立家园合作机制,将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贯彻到底

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家长的教养方式直接影响到孩子责任感的培养。因此,在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过程中,我们可以通过开展以下活动来促进家长参与到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中来,做到家园共育。

1.1开展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家长培训工作。内容包括“包办代替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教养观念、教养方式与幼儿责任心的发展”等等;主要有听讲座,参观半日活动,举办辩论会等。

1.2开展有针对性的家园共育活动。

1.2.1建立个别幼儿长期联系卡。针对个别在责任心培养方面有较突出问题的幼儿,我们为其建立长期联系卡,以及时和家长沟通,指出问题所在,提供参考建议,利于家长在家对其实施积极的影响。

1.2.2帮助家长制定并实施家庭教育计划。我们根据每月的责任意识培养目标帮助家长制定家庭教育计划,尽可能使家庭与幼儿园的培养目标、内容、方法、途径、手段等保持一致,使家园对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同步。

1.2.3建立家园共育激励机制。我们定期对积极参与和配合的家长,对幼儿责任意识培养成效突出的家长,给与表扬;定期让家长了解自己与他人参与家园共育活动的情况,从而激发家长积极参加家长培训、家园共育活动,尽可能减少因家庭教育而导致幼儿责任感上的差异。

2将幼儿责任意识的培养融入到一日生活活动的各个环节中

在日常生活中,应该让幼儿明白自己的事情必须自己做,知道老师、父母工作都很辛苦,在做好自己的事情的基础上,帮老师、父母分担一些自己能完成的一些劳动。例如:幼儿在家中可以帮助家长完成以下工作:给家里的植物浇水;协助大人摆放碗筷和清洁饭桌;在父母的注视下拿邮件和报纸;清洗塑料碗碟;喂宠物等。在幼儿园,我们可以通过以下途径在一日生活活动中渗透责任意识的培养。

2.1创设“责任区”活动。创设各种活动角,作为幼儿的责任包干区,根据每个角的不同性质,落实人员,明确要求,让幼儿在老师的指导下负责管理,通过各种主题活动,在良好的群体氛围中体验、理解“责任”的含义,增强责任意识。如:饭后活动结束时,计算角的负责人检查整理时,发现有跳棋放着,就把跳棋放回棋类角。

2.2开展“值日生”活动。值日生对幼儿来说是非常乐意担任的,我们可以把值日生内容分为生活员和卫生员两大类,增加幼儿当值日生的机会,让幼儿通过为别人服务,体验责任感。以值日生的形式训练幼儿的责任感,幼儿不但明确自己的职责,做好检查、监督工作,而且其他小朋友通过检查、监督养成了自觉遵守的好习惯。如:值日生监督洗手,有无玩水现象,通过值日生的监督,使幼儿养成了正确洗手,节约用水的良好习惯。对于认真负责的“值日生”、“小组长”,我们会定期进行表扬、奖励,还会将表现出色的“值日生”推荐为当天或本周的“小班长”。有了这样的鼓励以及奖励,孩子们做值日生的积极性更高了,责任意识也增强了不少。

3建立友谊班,开展大带小活动

大、中、小班之间建立友谊班,创设以大带小活动,协调同伴友好关系,有效遏制独生子女自私、任性、依赖性强、独立性差、交往能力低等不良心理的产生,让幼儿体验到责任感带来的快乐,提升幼儿责任意识。特别是在大班开展“我是好哥哥,我是好姐姐”活动,让幼儿意识到自己是好哥哥,好姐姐,应该照顾帮助弟弟妹妹,由此感受自己的责任,同时也体验到关心他人的愉悦感。

4以身作则,树立榜样

教师是孩子社会行为习得的楷模,宋代思想家张载曾说:“勿谓小儿无记性,所历事皆能不忘。”教师对孩子的影响不仅是深刻的,而且是终身的。教师与幼儿每天朝夕相处,老师的言行举止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幼儿。因此,老师应处处表现出很强的责任心。记得有一次午餐后幼儿正在户外散步,我忽然发现场地上的水泥板缝里有很多碎纸屑,虽然这个场地不是我们班的卫生区,但强烈的责任心使我不由自主地蹲下就捡。这时小朋友好奇地围了过来,问我干什么,我说地上有纸屑,我要把它们捡了。话音刚落,正在游戏的孩子也四散开到处捡废纸,直到我叫他们回教室时,孩子们还在四处跑着找废纸。

生活中,我时刻注意严格要求自己,使自己的言行保持一致,并以身作则:热爱班集体、团结同事、尊重孩子、爱护公物等等。其实,责任心和其他道德准则一样,都不能单单靠口头说教,应该让孩子从外界的吸收中取得。孩子在生活的各种环境中,对自己喜欢的人进行模仿,从而塑造自己的品质。在孩子眼中,老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作用,教师的言行会对孩子产生不可估量的影响。如果老师做事总是丢三落四、推卸责任、不守诺言,那孩子就会“看在眼里,记在心上”。时间长了,孩子也会悄悄模仿,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对自己的话不承担责任。因此老师一定要加强自身修养,做一个有责任心的人。

5在肯定和鼓励中体验责任感带来的快乐,增强责任感

幼儿的进步离不开老师的鼓励。平时我们要善于发现孩子的进步,对孩子有责任感的言行,我们都应该表现出欣喜、愉悦的情绪来,鼓励幼儿,让幼儿有完成任务的成就__感,这才能成为他们继续前进的动力。比如,有的孩子会主动地将玩过的玩具、图书整理好;有的孩子饭后会把留在室内的椅子一张张搬出去;及时地鼓励和肯定,使孩子们体验到了责任感带来的快乐,从而继续保持这种行为。同时,通过对他们的表扬和鼓励,也起到了榜样作用,潜移默化地影响到其他的孩子,使幼儿的责任意识得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

陈鹤琴先生曾说:“凡是儿童自己能做的事应当让他自己做”,做到这一点不仅对培养孩子的独立性、自理能力很重要,同时也有利于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生活、行为负责。培养幼儿的责任感是一件长期的事,由于孩子做事坚持性差,这就需要我们经常提醒,适当鼓励。幼儿期是幼儿行为发展的萌芽期,如果从幼儿期开始培养孩子的责任感,使孩子能对自己的学习、生活负责,长大以后便能认真负责地完成自己的工作任务,对社会尽职尽责,成为一个有责任感的人。

作者单位:四川省简阳市新市镇中心小学幼儿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