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贫困山区学校实践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5-15
/ 2

对贫困山区学校实践语文对话式教学的思考

张明朝

张明朝(普安县罗汉中学贵州普安561514)

自从深深主宰课堂的“满堂灌”“填鸭式”被否定后,探索和选择符合新课程改革的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便成为广大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重大课题。对话式教学是一种适应新课程理念的教学形式,已在课文教学中广为运用。然而,由于主客观因素,贫困山区学校在实践中往往多有缺失,影响了语文教学质量。

1.对话式教学中的缺失及分析

1.1对话太肤浅,没有深义。有的教师上一堂,不是“问声”连串就是“热列”讨论。不论是否可疑,要问要讨论;也不论问题巨细,小的如一个字,大的如一篇课文的思想内容、艺术特色等,要问要讨论。例如,一位教师教学《桃花源记》,提的问题是:桃花林美不美?桃花源中的人淳朴不淳朴?好客不好客?又如,有位教师教《唐雎不辱使命》,针对第一段课文提出两个问题给学生讨论:秦王以五百里地易安陵的真实用意是什么?安陵君识破秦王的企图没有?

教师出现上述现象的原因,一是认为多问多答、多讨论才叫对话;二是认为简单的一问一答就是对话,只要学生参与了就是对话;三是认为问题有深度,学生思考时间长会拖延进度,或回答不了“冷场”。像上面第一个例子,教师提出的几个问题根本就不是问题,学生稍浏览一下课文,不需思维就顺答如流,就像回答日常生活中的“你吃饭没有”一样。新课标提倡“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教师就以为让学生讨论就是学生参与对话的最好方式。当然,讨论作为一种教学方式,的确能活跃学生思维,能集思广益,相互促进。但讨论的问题应该有“难度”,有深度。像上面第二个例子中的问题,缺乏思维容量,学生不用动脑筋就能从课文中找出答案,大无讨论的必要。

1.2教师专横,垄断发言权,限制对话。教学中,教师怕学生“添乱”,怕学生“异想天开”提出“稀奇古怪的问题”,便将“问”的权利牢牢掌控在自己手中,将对话范围和对话内容死死框定在预设的圈圈内,学生的思维完全陷入教师设定的怪套。一位教师教学《孔乙己》中“温两碗酒,要一碟茴香豆,便排出九文大钱”片段时,有学生问,“大钱”是作者的讽刺夸张还是一种实际的钱。教师却回答,“管它是什么钱,反正是孔乙己为了摆阔排出来的。问这无关紧要的干什么”。这名学生思维真睿智,能在无疑处生疑。但他的嘴竟被这样堵死了,灵感火花被扑灭了。(其实,“大钱”不是作者的夸张,而是当时的一种钱,其货币价值比一般的钱高。大钱更是孔乙己自我炫耀的“资本”。这些是人们解读时常常未注意到的,这位教师也可能未注意到或不知道。正因为有现钱并且是大钱而非凑数的“小钱”,孔乙己才有恃无恐、神韵十足地“排”。)

1.3对话抓“人文性”丢“工具性”。很多教师常常把语文课上成政治课,对话多围绕“谈感想”、“说体会”之类进行。在一次小组听课活动中,一位教师上《皇帝的新装》,教师让学生朗读课文,找出课文中的人物后,就以“怎样做人”为话题展开对话。课堂气氛倒是很浓,学生激情高涨,积极互动,整个教学过程被推到高潮,直到下课学生还兴致勃勃。但这堂课不能算成功的语文课,因为它只注重“人文性”,只关注学生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的培养,忽略了“工具性”,忽略了语文知识和技能的具体落实。

1.4对话不公平,只重视优生忽视学困生。对话教学实践中还有一种现象,教师特别偏爱成绩优秀的学生,无论回答问题还是提出问题,都由优秀生包揽,其他学生尤其是学困生只得当旁观者、局外人。贫困山区学校的每个班级,成绩好的学生就那么几个,如果一味看好他们,其他学生就会失去学习语文的兴趣,两极分化更加严重。久而久之,“中等生”滑为“下等生”、“下等生”滑为“下下等生”的后果在所难免。再则,“语文是最重要的交际工具”,学生的语文能力不高,对其他学科的学习就要大打折扣,学生便科科学困了。

2.提高语文对话教学效益的策略

2.1重视文本阅读,让对话有依托。语文对话教学就是在语文教学中,教师、学生以文本为媒介的语言互动与沟通,是师生对文本真谛的交流。无论是师生对话还是生生对话,都必须立足文本,紧扣文本展开。脱离文本,对话就没有落脚点,就成了空中楼阁。因此,有意识、非消遣性地阅读文本是实现对话教学有效性的关键环节。通过深入阅读,从文本中提取信息,体验文体所描绘的人事物态,领悟文本所揭示的思想内涵。简单的问答和讨论是算不上有意义的对话的,只有根据文本升华出来的对话才是最有价值的。有价值的对话更能最大限度地开启学生的心智,达到更佳的教学效果。笔者教学杨绛的散文《老王》时,试着设计成“不幸老王真善情”、“辛运作者没理清”、“多年之中悟‘愧怍’”、“辛与不辛和谐真”几个模块,激励学生直击课文语言和细节,展开教师、学生、文本间的互动,深层透析人物的内心世界和课文的思想意义。实践表明,这一尝试较支离破碎地教学,效果更好,既让学生把握了课文的情节,品味了作者的语言风格,又让学生体验了课文的思想内容,升华了“老王”形象的社会意义和作品的时代主题。

2.2落实好“双基”,使对话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不偏废。语文课程标准要求语文教学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相统一。“工具性”是就语文知识与技能而言的,“人文性”是就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而言的。教学中,“工具性”与“人文性”之间是相互依存、互为表里的。语文课的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理解和运用祖国语言文字的能力,所以,语文教学的目标就应该是:不仅要让学生理解课文的语言表达了什么,而且要让学生理解课文语言是怎样表达的,甚至还要让学生学会运用母语表达。从这一意义讲,语文对话教学就应该紧紧围绕课文的遣词造句、材料选择、结构安排、思想内容的表达等展开,学生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应该在落实语文知识和技能的过程中培养,通过解读课文、感悟课文语言进行体验。

2.3对话应讲究民主、平等、和谐原则。新课标指出:“语文教学应在师生平等的对话过程中进行”,这是非常有道理的。在对话教学中,教师和学生都以文本为载体进行知识、智慧、情感的倾诉和交流,双方没有高低主次之分,是平起平坐的。教师不能以知识绝对拥有者自居,不能独揽发“问”权,而应该广开“言”路,营造师生互问互答、生生互问互答的氛围。上文中的“大钱”问题,倘若教师不那样专制,不剥夺学生的发言权,而是采用民主平等的方式,比如说“我们大家都去查查资料,看能否找到答案”,那教学气氛就融和多了。别外,要多给学困生对话机会。要在鼓励学困生大胆回答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诱导他们会提问题,正如布鲁巴克说的“最精湛的教学艺术,遵循的最高原则就是让学生自己提出问题,教师相机诱导。”对学困生而言,提出问题比让他们回答问题更难,更重要。让学困生积极参与是扩大对话教学参与面的好途径。如果对话教学排斥了学困生这个大群体,让学困生坐“冷板凳”,那就有违“学生是语文学习的主人”、“学生是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的新教育理念,更有悖于教育的公平。

2.4应捕捉对话时机,讲究对话方法。成熟的时机和恰当的方法是对话教学获得成功不可或缺的条件。孔子曾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当教师发现学生对所学知识犯疑或“犯错”时,因势利异地与学生对话,不但能帮助学生解开谜团,还能激活学生的思维。下面是笔者学生时代理解《狼》一文中“其一犬坐于前”一句的师生对话——

师:(提问)

生:其中一头狗坐在屠户前面。

师:想一想,课文中一共写了几头狗?

生:没有啊。

师:上一句“一狼径去”怎样理解?

生:一只狼径直离开了。

师:那另一只狼呢?

生:(思考一会儿)老师,我懂了。是另一只狼,不是狗。

师:犬在这里为什么不是指狗呢?

生:(长时间思考沉默)

师:以前学习文言文时我们学过词类活……

生:(兴奋)是名词作状语。指狼像狗一样。

师:对。在这里,犬非狗也。

现在仔细回想,当年的对话情景可有意味,在学生理解有误而渴求真知时,教师的循循善诱唤醒了学生的思维定势。是的,对话一旦进入具体情景,思维便在对接中灵动活跃。

像贵州这样相对落后省份的贫困山区学校,因信息闭塞、学困生太多、学生整体语文素质低、教师专业不对口等,给实践对话教学带来很大困难。但语文科任教师是语文教学活动的组织者和引导者,是教学方式方法的直接实施者,对造成对话教学缺失有责任。因此,我们语文教师不能怨天尤人,而要多作自我反省,多找找自身原因,多多想些应对策略,把对话式教学用好、用活,让它能切实为提高语文教学质量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