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任务驱动法与游戏结合于教学中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将任务驱动法与游戏结合于教学中

王立永

——以初一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教学设计为例

王立永山东省临沂市郯城县实验中学276100

摘要:信息技术课,对绝大多数的中小学生来讲是一门可放松压力、玩游戏的课程。然而其课程目标却不只是让学生玩,还须传授学生信息技术知识。如何让枯燥讲解式的信息技术课变成一种愉快的游戏式学习,文章以初一信息技术“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教学设计为例,并运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进行了说明。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任务驱动游戏式学习

一、游戏式学习与信息技术课程教学

2000年10月,教育部召开全国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工作会议,把信息技术课程列为中小学生必修课程,并发布了《中小学信息技术课程指导纲要(试行)》。如何让学生玩游戏的同时获得信息技术知识,使得学习娱乐两不误,成为许多信息技术教师关注的问题。学生面对电脑网络就想玩游戏,因此可抓住学生的爱玩心和好胜心,通过任务驱动的方式结合游戏,让学生玩游戏的同时学习信息技术知识。

二、以任务驱动进行教学设计

1.创设游戏情境。创设与当前学习主体相关的、尽可能真实有趣的学习情境,引导学习者带着真实的“任务”进入游戏式学习,使学习形象化、有趣化,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2.设计任务。巧抓学生热爱游戏的心理,设计益智游戏,让学生通过完成任务才能玩数字式游戏。

3.完成任务。在此过程教师向学生提供解决问题的有关线索,由学生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协作学习完成游戏任务。教师从旁进行指导,提供适时的帮助。

4.效果评价。对学生效果的评价除了要评价学生是否完成任务、能否顺利玩游戏、是否在玩游戏时掌握了必要的知识,还要对学生自主学习及协作学习能力进行评价,帮助学生在评价过程中学会相互评价及自我评价。

三、游戏式学习的教学设计过程及分析

以初一信息技术上册“使用计算机管理文件”为例,来说明基于任务驱动的游戏式学习的教学设计:

1.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①认识资源管理器;②学会快速查找文件或文件夹的方法;③学会对文件及文件夹操作(新建、复制、移动、删除、重命名);④知道什么是回收站,并能加以使用。(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观察、比较、分析能力;通过教师的启发、诱导,设置情趣任务,掌握操作方法,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学会在指定的文件夹中创建子文件夹。(3)情感目标:上课过程中对学生进行爱护机房设备的教育;通过设置情趣任务的驱动教学,培训学生竞争协作精神。

2.教学重难点。重点:用资源管理器方便快捷的操作来管理文件与文件夹。难点:资源管理器窗口结构的理解;通过自主探究解决问题,掌握文件的操作。

3.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法、实践法、演示法、比喻法、对比法、观察法、任务驱动法。

4.教学过程。(1)创设情境,提出任务。一进教室,学生们就要打开电脑中的“金山打字通”,可发现没法打开“金山打字通”这个游戏软件。于是学生们就讨论:“为什么金山打字不能运行?”这就引发了学生的思考。这时候教师就导入本节课的课题。生:为什么金山打字通打不开?师:因为老师不小心操作错误,把金山打字通文件夹中的很多子文件给弄到了其他地方。要操作这些文件夹,就得先认识并学会使用“资源管理器”。教师介绍启动“资源管理器”的几种方法及其窗口界面组成,并请学生们玩“找茬游戏”找出“资源管理器”与“我的电脑”的异同点。(2)自主学习,协作探究,完成任务。发放学习任务卡,要求学生通过自学或是小组互助,按照学习任务卡片的要求完成任务后才能玩游戏。学生操作过程,教师巡视班级,及时给予帮助。到一定时间请完成任务的学生举手,以鼓励其他未完成任务的学生加紧时间,请已完成任务的学生帮助其他同学。(3)相互评价,经验交流。学生大部分进入游戏阶段,教师适度地进行游戏控制。请各小组学生进行经验交流,探讨快速进入游戏的方法,并进行组间互评。同时也要注意对自身学习知识的评价。最后请一位已完成任务的学生在自己的电脑上操作演示一遍,并控制学生机以供其他学生观看。通过教学案例,可总结出:

1.教学设计前应对学习者进行分析。

2.以实用的任务驱动,即分步骤的游戏程序,贯穿于整个学习过程,注重对学习效果的评价,鼓励学生自主学习与小组协同学习相结合。

3.教师扮演着组织者、指导者的角色,适时给予学生帮助,适当给予学生鼓励,以增强其学习自信心。在教学设计中,要充分利用资源,设计富有趣味性的基于任务驱动的游戏式学习的课堂,使学生在完成任务、玩游戏时学习到信息技术知识。

4.游戏式学习方式能满足广大中小学生爱玩游戏的特性,同时也能愉悦地学习信息技术课程知识。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也应注意对数字式游戏进行适度控制,以增强学生的自我控制能力。

参考文献

[1]陈凤悦趣化学习促进学习者高阶思维能力的培养[J].软件导刊,教育技术,2010,(5)。

[2]陈鼎明“任务驱动法”在信息技术教学中的运用[J].考试周刊,2010,(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