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管理分析与应用的思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5-15
/ 2

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管理分析与应用的思考

吴剑飞

(广东电网有限责任公司东莞供电局广东东莞523000)

摘要:随着我国配网建设范围的不断扩大,其调度管理模式也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传统配网调度管理模式已无法满足当下人们日益提升的高用电需求,必须采取集约化的配网调度管理模式,这样才能确保整个配网工程的安全可靠运行,减少其故障问题的发生几率。本文也会对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管理模式的应用类型以及应用的重要意义进行着重的分析,并结合配网调度要求,提出一些科学有效的风险防范措施,以便相关人士参考。

关键词: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应用分析

近年来,随着人们用电量的不断增大,对于配网调度的稳定性也会提出较高的要求。因为在我国人口众多的发达地区,其配网调度工作常常会因为供配电设备的不断更新换代以及社会供电要求的不断提升,出现一些不稳定因素,相对,这就会给人们的正常用电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为了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相关供电企业就要对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工作给予相应的重视,不断采用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和方法,这样才能确保配网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新形势下社会以及民众对优质供电服务所提出的高要求。

1.应用类型

现阶段,各级政府开始大力重视集约化管理,并逐步向着地市级发展方向迈进。这种趋势下,也会使得配网调度工作发生一定的变化,因为其调度的最终目的就是为了实现资源优化配置和宏观管理,所以,对配调调度采取集约化的管理模式,十分必要。但是在实际应用时,必须结合实际情况,进行优化选择,具体可以从以下三种管理模式上入手:

1.1分布式管理模式-“N”模式

一般情况下,配网调度专业管理职能都是由地区供电企业调通中心来进行承担。因此,要想促使配网调度工作能够达到集中统一的管理效果,就要对地区供电企业的配网调度专责和配网运行方式专责进行充分的明确。同时,还要在各城区、郊区、县市区供电企业调度机构中开设配网调度班,以便可以很好的开展辖区内的配网调度业务,使地区配网调度达到最高标准。另外,还要对各县市区供电企业的配网运行方式和二次专业管理专责人员进行合理的确定,以便确保配网调度工作能够符合大部分供电企业生产实践要求和管理需求,这样才能提高整个配网工程的运行稳定性,最大化降低其运行风险和运行成本。此外,还要对主、配网调度运行管理机制进行有效协调,进以使两者停电管理工作能够做到同步开展,这样才能更好的提高供电可靠性。最后,还要增强配网调度的适应性,使各城区、县(市)区配电网装备水平及运行管理水平都能保持一致,以便可以实现地调各专业统对配网的专业化管理,从而最大化规避因为调管半径区域过大而带来的风险问题。

1.2城区加县(市)/区模式-“1+N”模式

为进一步发挥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模式的作用,地调与地区调控中心的配网调度班组应对自身的职能作用和配网调度专责进行相应的明确。特殊条件下还要对整个地区的配网调度管理工作的有序开展进行充分考虑,即在相应的供电企业调通中心建立完善的配网调度机构,且城区配网的运行方式和二次专业管理责任要交由地调相应专业进行管理。另外,基于“N”管理模式的应用特点,要想使其成为目标模式的过渡阶段,满足城区配网建设以及供电企业的长期发展需求,应将“N”管理模式逐渐转变成“1+N”的管理模式,并按照集约化的管理原则,对现有的各县市区供电企业调度机构的职能作用进行重新调整,以便使其能够达到集约化调度、集约化监控的标准,这样才能发挥出相应的应用优势,具体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去体现:第一,能够有效缩小城区与各县市区配电网装备水平和运行管理水平之间的差异;第二,能够对主、配网调度运行管理协调机制进行全面的优化,进而使其能够实现主、配网的综合停电管理,提高配网工程的供电质量;第三,能够有利于以调度运行为核心的监控管理机制以及操作管理机制的建立,突出地调各专业对全地区配网调度工作的专业化管理水平。

1.3地区大集中管理模式-“I”模式

第一,要在地调建立专门且职能与地区调控中心分离的配网调度专业,这样才能促进地区配网调度值班工作以及管理工作的有效开展;第二,要由地调相应专业来承担配网运行方式和二次专业管理责任,并做到专人专岗。另外,由于“I”模式属于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的目标模式之一,所以,其一般较适用于配电网装备水平和管理水平差距较小的城区、县市区;第三,各县市区供电企业调度机构的整体工作水平应能够满足以地市为主体的集约化配网建设需求,且要全面取消相关主网调度职能专业,建立职能独立的配调机构以及多样化的集约化管理途径,这样才能确保配网调度工作效率,实现主、配网调度运行管理的协同发展以及综合停电管理,从而最大化提高供电企业的市场竞争能力,使其获得相应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第四,要组建一支综合素质和能力较强的配网调度运管理团队,进以着重体现地调各专业,为配网调度的集约化管理打下良好的基础。

2.应用意义及风险防范对策

2.1应用意义

2.1.1近年来,国家对于配网调度的宗旨要求就是要在短期内快速恢复故障用电,因此,要想实现最终的目标。就要积极采用运行集约化管理模式。因为通过该管理模式,不仅各级供电企业的内部组织结构以及管理流程等得到全面的完善和优化,而且还能增进供电企业与用电户之间的关系,使其能够利用一体化的配网自动化系统来对配网调度中的故障问题进行有效分析和解决,进而在最短时间内恢复故障用电。

2.1.2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管理模式能够实现配调管理的规范化。因为该模式主要是根据以往成功主网调度管理经验,来实现集约化管理与配网调度工作的有机结合,进以使其各项管理制度、流程和信息系统等都能不断向集约化管理方向发展,从而有效形成健全科学的以调度运行为核心的监控、操作管理机制。

2.1.3配网调度运行集约化管理模式能够加快相应管理组织体系的科学构建,以便可以对配网调度人员进行优化配置,更好的提高配网调度工作效率和工作质量,从而帮助相关供电调度人员减轻工作负担。

2.2风险防范对策

2.2.1配网图纸资料的风险防范

近年来,配网电气设备更新换代的速度越来越快,相对,这也使得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难度大大增加。若是相关供电企业无法保证配网图纸资料质量,则必定会导致配网调度中出现误调度、误操作等不良情况。因此,只有对配网图纸资料加大管理力度,确保其各项环节内容的衔接性,进而做到规范有序、相辅相成,这样才能提高图纸资料的实效作用,帮助供电企业减少配网调度风险的发生几率。

2.2.2人员整合及工作风险防范

由于各县(区)局配网设备、电网结构、运行环境等内容不尽相同,所以使得配网调度运行的集约化管理方式和业务流程等也是存在很大的差别。再加上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和能力有着一定的差距,所以,这就导致配网调度集约化管理后,很难与整个电网结构以及新的业务流程和工作方式保持一致,这种情况下就会增加配网调度风险发生几率。因此,必须提高配网调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和专业能力,这样才能确保调度工作的顺利开展,满足配电网长期安全、稳定运行需求。

结束语

综上所述,集约化管理模式已成为当下各地供电企业配网调度工作的必然趋势。为了确保最终的集约化管理效果,相关调度管理人员不仅要提高自身的专业化水平,而且还要对集约化管理的意义以及管理模式的应用要点以及风险防范对策做到全面掌握,这样才能达到理想的集约化管理目的,提高我国配网调度运行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汤志锐,邱桂华.佛山配调集约化管理及应用分析[J]中国电业,2018,11:23-24.

[2]张菲菲.配网调度集约化与支持技术研究[J]科技与企业,2018,09:25-2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