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对比

史桂莲

(同煤白洞医院山西大同037003)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舒适护理、常规护理对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方法: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此次的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则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比较两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和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7.74%,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观察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90.32%,对照组患者的护理舒适度为80.64%,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P<0.05)。结论:心律失常患者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与常规护理措施相比较为良好,加快患者身体康复,值得借鉴与推广。

【关键词】常规护理;舒适护理;心律失常;护理效果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3-0210-02

心律失常患是一种常见的心血管疾病,该疾病极大的影响了患者的日常生活,该病一旦发作,严重时甚至危及患者生命[1]。该疾病主要是由于患者患有植物神经功能异常、体内酸碱平衡和水电解质失调以及气质型心血管疾病所导致的[2]。当前主要针对心律失常患者采用常规护理措施与舒适护理措施所取得的护理效果进行比较分析,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自我院2015年1月至2017年1月期间收治的62例心律失常患者作为探究对象,采用随机方法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31例。观察组患者中有房性早搏6例、房室传导阻滞13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室性早搏4例、束支传导阻滞3;男性患者有16例,女性患者有15例,年龄39~81岁,平均年龄为(58.42±3.01)岁。对照组患者中有房性早搏8例、房室传导阻滞11例、室性心动过速5例、室性早搏3例、束支传导阻滞4例;年龄40~80岁,平均年龄为(57.84±3.16)岁。两组患者在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对比无显著差异。统计学意义不存在(P>0.05)。但具有可比性。

1.2护理方法

给予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护理措施,具体内容有:

(1)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需将住院的相关注意事项告知患者;

(2)治疗期间的用药护理;

(3)治疗期间的饮食护理等。

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舒适护理,具体内容如下:

(1)环境护理。患者入院后,可根据患者的实际需求将病房布置好。通常情况下,心律失常患者所住病房的温度需维持在21~24℃,湿度需维持在51~60℃之间;定期打扫病房,并开窗通风,保证空气流通,避免细菌感染。

(2)饮食护理。患者在接受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正确指导患者的饮食习惯,尽量多食用维生素高、易消化、低脂等营养物质较高的食物,可以帮助患者的肠胃蠕动,避免出现便秘等不良症状,从而导致腹压增高,极有可能使患者病情加重,增加患者的治疗风险;指导患者在卧床期间尽量采用舒适姿势;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实施有效措施,若患者患有糖尿病,则严格根据医师医嘱,给予患者采用降糖类药物,维持患者血糖在稳定标准。

(3)心理护理。护理人员根据患者的心理情况实施针对性的心理辅导,患者难免会产生焦虑、紧张等不良心理情绪,在治疗期间护理人员需加以重视,多与患者进行沟通交流,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情绪;也多与患者家属进行沟通,让家属尽量多抽时间陪伴患者,给予患者精神上的鼓励,增强患者对于治疗的信心,使患者保持身心愉悦,有利于患者的身体康复。护理人员在给予患者进行心理疏导的同时,可观察患者的兴趣爱好,如:音乐、读书或观看影视作品等,在适合的时间可播放视频或音乐作品,也可给予患者阅读患者喜欢的书籍,患者的心情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有效放松。

1.3疗效评价指标

患者护理结束后,可调查患者及家属对于此次护理探究的护理满意度、舒适度进行评价。采用自制的评分标准给予患者和家属进行评价。两项指标的分数为均100分,65分及以上为满意和舒适,75分及以上为非常满意和非常舒适;50及以下则为不满意和不舒适。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满意+非常满意;舒适度=非常舒适+舒适。

1.4数据处理方法

此次探究采用SPSS18.0软件对两组患者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百分比(%)来表示,计量资料采用χ2进行检验,两组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表示统计学意义存在(P<0.05)。

2.结果

2.1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对比分析

经过护理后,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与对照组患者相比较优,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67.74%,数据对比有显著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结果见表1。

3.讨论

心律失常是临床上常见的心血管疾病,患者的心脏会在发病时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甚至会出现心力衰竭的情况[3]。若患者出现突发性心律失常,有极大的可能会出现猝死等危险现象。基于此,当前主要探究常规护理与舒适护理运用在心律失常患者的护理效果。

舒适护理是一种顺应整体护理上进行的护理措施,主要体现了以人为本的护理内涵[4]。通过进行舒适且个性化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在接受治疗的过程中体会到舒适的护理手段。此护理方法主要通过对患者进行的环境护理、心理护理以及生活饮食护理,使患者全方位的感受到优质的护理[5]。保持患者的心理情况处于良好的状态中,在一定程度上加快了患者的身体康复,减轻了患者的临床症状,对于病情发展起了积极作用。

当前的探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较高于对照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观察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为96.77%,对照组为67.74%,数据有明显差异(P<0.05)。由此可见,心律失常患者患者采用舒适护理的效果十分理想。

综上,心律失常患者可采用舒适护理措施,护理效果十分理想,值得借鉴和推广。

【参考文献】

[1]刘淑华.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研究[J].中国实用医药,2015(9):253-254.

[2]王国萍.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对比探析[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5,3(36):120-121.

[3]孙艳.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中国保健营养,2017,27(15).

[4]刘晓燕.舒适护理和常规护理在心律失常患者中的护理效果分析[J].母婴世界,2017(9).

[5]曹晓文,王文君.舒适护理在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室性心律失常中的应用效果[J].特别健康,2017(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