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1-03
/ 1

腹腔镜与开腹手术对胃穿孔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比较

吕茂修

(巨野县北城医院普外科山东菏泽274900)

【摘要】目的:比较胃穿孔患者应用腹腔镜手术与开腹手术对其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方法: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修补术治疗,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结果: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患者术后1h胃泌素含量均较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术后72h观察组患者的胃泌素含量较对照组显著升高,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肠鸣音恢复时间和排气时间均较对照组短(P<0.05)。结论:在胃穿孔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术期指标并促进术后胃肠动力恢复。

【关键词】胃穿孔;腹腔镜;开腹手术;胃肠动力

【中图分类号】R57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9)22-0072-02

胃穿孔属于胃溃疡疾病的严重性并发症,胃穿孔多是由于患者患胃溃疡后饮食不调,特别是暴饮暴食使得胃蛋白酶和胃酸异常升高进而引发胃穿孔。临床中针对胃穿孔患者常采取手术方案治疗,腹腔镜手术和传统开腹手术均是常用术式[1]。本次研究将着重分析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手术或开腹手术对于其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影响作用。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以本院2017年4月-2018年6月行手术治疗的胃穿孔患者84例作为此次的研究样本,以随机数字法分组,并依次分别纳入观察组、对照组。观察组资料:42例,男性22例,女性20例;年龄范围23~64岁,平均(37.2±0.4)岁。对照组:共计42例,男性23例,女性19例;年龄范围22~66岁,平均(38.2±0.3)岁。两组病人的线性资料对比较为均衡,具备可比性(P>0.05)。

1.2方法

两组患者均气管插管后常规全麻。对照组患者采取常规开腹修补术治疗,于上腹部正中处行一10~12cm的切口,直视下以4.0丝线行穿孔缝合;而观察组患者则采取腹腔镜下修补术治疗,建立气腹后,把腔镜和管鞘均插入脐部内进行腹部探查,结合患者穿孔部位采取其他管鞘建立,于腹腔镜辅助下由患者穿孔位置处把吸引器深入到胃腔内部彻底吸尽腔内脓液。手术中留取穿孔边缘组织进行病理检查,排除患者癌性穿孔后于腹腔镜辅助下应用0/1Dexon线于距离患者穿孔处5mm处行全层间断缝合,覆盖并固定大网膜,表面可喷洒生物蛋白胶,并彻底清除患者腹腔内的残余积液。两组患者手术后均采取常规营养支持和抗感染治疗。

1.3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围术期指标,包括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引流管拔除时间和住院天数;对两组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进行评估,包括患者血清胃泌素含量、肠鸣音恢复时间和肛门排气时间。

1.4统计学方法

数据采用SPSS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χ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进行t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照

观察组患者的手术用时、术中出血量、拔管时间和住院天数等围术期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两组对比具有显著差异(P<0.05)。

表1两组患者围术期指标比照(x-±s)组别例数手术用时

3.讨论

胃穿孔患者的致病原因在于胃溃疡后由于患者暴饮暴食,致使胃蛋白酶以及胃酸分泌量增加,进一步加重了基层和肠黏膜层的溃疡情况,最终引发胃穿孔[2]。同时胃穿孔也是胃溃疡患者的严重性并发症,此类患者临床症状集中表现为腹痛、恶心、呕吐等[3]。本次研究结果提示,观察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用时等其指标均较对照组明显更优。同时观察组患者术后排气时间、常鸣音恢复时间以及胃泌素含量等指标均较对照组更优。这提示,对于胃穿孔患者行腹腔镜修补术有助于提高手术质量,能够促进患者术后胃肠动力恢复。分析原因,主要在于腹腔镜下行修补术可降低术中创伤,能够减少患者应激反应,同时可降低患者术中儿茶酚胺的分泌量。而儿茶酚胺减少可缓解其对于胃泌素分泌产生的抑制性作用,因而患者术后能够实现早期进食,有助于促进胃肠动力恢复。因而腹腔镜下行修补术在胃穿孔患者的治疗中具有较高应用价值。

综上所述,在胃穿孔患者治疗中,采取腹腔镜修补术有助于优化患者围术期指标并促进术后胃肠动力恢复。

【参考文献】

[1]王彬.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患者对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效果的影响[J].医疗装备,2018,(12):128-129.

[2]黄树民.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治疗胃穿孔术后胃肠动力恢复情况对比研究[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6,(24):2467-2469.

[3]邵明建.胃穿孔腹腔镜修补术与开腹修补术术后胃肠动力恢复的对比研究[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电子杂志,2018,(11):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