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觉对早期艺术空间观念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3-13
/ 2

知觉对早期艺术空间观念的影响

毕崇旭

毕崇旭(辽东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辽宁丹东118003)

摘要:透视学利用了视觉系统中尤其是知觉长期以来形成的习惯性经验,当面对二维平面图形时会出现与之相对应的三维知觉,实际上就是通过对空间的联想形成对二维平面图形认识上的一种错觉。中心投影原理的积极能动的价值意义,就是它对人类视觉方式的重要影响。尽管它与人类真实的视觉过程存在一定差异,尽管它在反映三维世界时存在近似性、假设性,但它丰富了人类的视知觉经验,为视觉艺术的创作提供了更多的新的可能。

关键词:三维;透视法;知觉

视觉经验的世界在其自身的多样性上是及其丰富的,但这是人们对视觉方式的认识不断深化的结果。这其中包括人们对空间的理解与认知,这也是除色彩外最具特征的物体属性。我们通过视觉所能感知的物体绝大多数都是处在空间中的三维存在形式,那么对于三维空间的不同的认识就会造就不同的观察方式,并且直接体现在不同时期不同地域不同民族的绘画作品中。于是分析这类视觉现象、观察方式和绘画作品时,以时间顺序为纵向的脉络,以东西方两大地域为横向比较结构,这成为分析此类问题的行之有效的基本的出发点。所围绕的核心问题便是对以三维空间为存在形式的绘画对象如何进行描绘,或者确切的说,运用何种方法对眼前的空间景象进行由三维到二维的形式转化,并且要求这些落实在画面中的二维形式要呈现出一种三维的空间透视感。

1对三维世界的探究

透视法作为西方画家运用的典型方法直至今日仍发挥着其自身的作用,早在文艺复兴时代,西方的画家们就曾用这样的绘画取景方法:在观者与景物之间立一透明板,透过透明板把眼前所观测到的空间景象描绘在透明板上,这样就可以较为准确的在二维画面上体现三维的空间感。为了追求其精确性,画家们甚至在透明板上画出均匀等大的方形网格,以避免在复制过程中出现偏差。这样便会在画布上得到与透明取景框上所呈现的景象几乎一致的线形轮廓。像丢勒这样的画家还亲自动手制作了专门用于绘制各种透视图的工具、仪器。这种线透视法在文艺复兴时期得到了最终的完善,尤其是伴随着绘画、建筑的发展而日趋成熟,逐渐演变成为西方写实性绘画的重要制作方法和评判标准。

但人类最初的视觉方式、表现方式并没有发展的如此成熟,这一点在原始绘画中可以得到印证。尽管早期人类并不懂得如何应用所谓的“透视法”来描绘三维景物空间,但画面中具有规律性的趋于一致的表现手法足以证明他们已经具备了一种较为普遍、固定的代表他们特有视觉观察方式的表现方法。如古埃及人对物体的刻画完全采取的是一种我们今天意义上所说的正面(或顶面)投影的表现手法,画面当中并不出现由于透视变化而产生的大小、形状的差异。这一点在东方的古代绘画上也有充分的体现。

2三维到二维的转换——知觉上的特征把握

对于中国古代绘画中空间表现方法的探讨以有多种不同观点的论述,但为大多数所公认的一点就是:中国古代绘画的作品中,画面里所形成的空间感并不是依靠由西方人发明的中心透视法来实现的。实际上,在中心透视法出现以前的西方绘画也是这样的,甚至在画面上与中国古代绘画出现大量的在表现方式上的类似。这是值得我们探讨的问题之一。面对三维的客观世界,将一切客观物体经过一种空间转换落实到二维的画面上,这是从古到今东西方的画家们面临的相同问题,也是进行描绘的首要问题。中国古代的商、周时代遗留至今的绘画作品是十分匮乏的,因此不便于深入的研究,但到了战国、秦汉时代,其可供研究的资料较商周相比则比较丰富,比如:数量不多但质量较高的帛画;青铜器和漆器上用于装饰的各种绘画;甚至宫室墓室壁画还有画像石的的出现都为我们提供了丰富的资料。在青铜器上的装饰绘画为了突出其装饰效果,有意识的加强了画面形象轮廓的完整性,因此,以线型为主要表现手段的描绘物体轮廓的绘画方法决定了这些线条在描绘客观物体时必须遵守这样的规则,那就是:通过对轮廓的描绘来帮助观者实现他们对画面形象的辨认。也就是说,各种各样的轮廓线必须极具所要描绘物体的特征性,不然的话会直接影响观者对画面形象的辨认。至今我们很少碰到诸如画面形象无法辨认的情况,那就是说,这些轮廓线绝大多数都遵循上述规则,即富有特征性。而且更为重要的是,我们会发现在这些画面形象中,除了正面和正侧面以外没有其他更为复杂的形象空间状态,就像我们今天意义上的平行投影。也就是说,画面中虽然出现了可以辨认的客观形象,但并未表现出由于景物空间的三维纵深性和视觉器官的生理条件的限制而出现的透视变形现象。这些画面就像是由多个正、侧面平行投影的图形(或者用透视学术语所描绘的原线、原面)构成的画面,没有任何透视变形的错觉痕迹在画面里。这也许是受到以线条为表现手段的限制才出现如此的画面效果,但我们相信,一种表现手段和表现效果的背后一定隐藏着其自身独特的视觉观察方式,表现手段只能是作为一种再现方法罢了。

正如英国的艺术史学家贡布里希所说的那样,艺术家看到他所要画的东西,而不是画他看到的东西。对于这话的理解应该解释为:(1)画家画出来的都是他看到的;(2)他所看到的不全都画出来,因此画家所看的一定也不是全部,是有选择性的。从心理学角度讲,人的视觉对信息的接受是有选择性的,并且只有那些符合人的潜意识需求的信息才能被注意到并被有意识的接受。这说明人对客观世界的反映不是被动的、消极的,而是能动的、积极的。就好比当我们面对一个陌生人一样,只有那些在形象上不同于别人而为他所独有的东西才能给我们留下深刻的印象,便于日后的辨认——这便是物体的特征。而且我们会发现不管是面对一个人还是面对任何一个客观物体,只有它(他)的正面、正侧面的平行投影的轮廓线形象,才是最具其特征性的。此时我们会领悟到原来那些用来描绘轮廓的线条其实并不一定是古人唯一的绘画表现形式。但确是意识尚处在当时条件下的古人把空间物体用来进行空间转换的最佳表现形式。因此,画面中并没有出现什么可供我们找寻的视点,它几乎摈弃了物体的立体属性而只将物体转换成最富特征性的二维图形来构成画面。画面中没有形成具有纵深感的空间错觉,只是通过对单个物体的描绘最终组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具有内容连贯性的情节空间,甚至把时间也作为一个因素运用其中,其目的就是为了形成画面模拟真实的空间。真实空间中的透视变形,包括大小形状的变异并没有过多的体现在画面上,相反,对这些变形变异的现象画家们运用了相当主观的处理方法:以上为前,以下为后;主人在上,仆人在下等等。尽管这些处理方法在很大程度上与当时社会的等级制度、社会意识、人的观念有很多联系,但作为视觉艺术的最基本表现方法,其方法本身就已经说明了当时在这一地域生活的人们的普遍看待客观世界并将其转换为二维视觉艺术作品时所持有的独特的视觉方式。

3结论

用富有特征性的轮廓线来描绘客观物体不是中国古代画家们所持有的方法,在同时代的西方绘画作品中也大量的运用此方法。甚至在更为遥远的原始艺术中,这种异曲同工的现象更加明显。当我们面对两件中国、西方的原始岩画时,如果不借助文字说明的话,实际上是很难进行分辨的。这足以说明人类早期对待外界客观物体形象的观察方式与表现方式是不具有明显地域特征的,更谈不上文化特征。那只是一个符合今天意义上生理学、心理学、物理学等自然科学领域关于人的视觉、知觉描述了观察与表现的过程,一个具有普遍意义的过程。并且在这一过程中体现出人类最为具有高级知觉功能的群体,在接收外界信息的时候所表现出的主观选择性,尤其是对物体形成的特征性客观认识的能力。这种能力来源于人们对不同物体的分辨,时至今日作为一种本能它仍然对我们的视觉世界乃至生活起着重要的作用。可以这样说,早期人类正是利用了自身的这一认知能力来进行和创造着不同地域各自的二维视觉艺术,完成和实现由三维空间向二维平面的转化。

参考文献

[1]尹定邦.图形与意义[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2]范景中.贡布里希论设计[M].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英]格列高里著.视觉心理学[M].彭聃龄,译.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

[4][英]贡布里希著.艺术与错觉[M].林夕,李本正,范景中,译.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0.

作者简介:张洋(1979-),女,蒙古族,黑龙江佳木斯人,硕士,讲师,研究方向:美术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