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课标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07-17
/ 2

新课标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的问题及措施

韩堪华

广东省徐闻县第一中学广东徐闻524100

摘要:新课标环境中,更加注重培养学生各项能力,对传统教学方式予以了整改与完善,使得教师在教学中实现引导作用。鉴于此,本文分析了新课标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并提出了教学中存在问题和相应教学策略。

关键词:生物教学;存在问题;教学策略

引言

生物学是一门研究生命物质结构、规律、功能以及与环境之间关系的学科。高中生物教学,更加侧重于知识运用以及知识延伸,但是目前在教学中存在着一些问题,导致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有所下降。因此,在实际教学当中,教师应当规避问题,以有效提升教学质量。

1.新课标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现状

1.1更加注重师生互动

新课程标准下,互动教学模式被高中生物教学广泛应用,并且教师在传授知识同时提出知识相关问题,起到了引导性作用,使得学生在学习中增加了学习兴趣,也促进了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1]。这种教学手段能够充分发挥出学生作为教育主体作用,也能够帮助教师更加全面对学生予以了解,另外,互动式教学方法具有多样性,比如在教学中可以将学生划分为各个小组实现分组讨论、做实验,也可以由教师提出灵活性问题,引导学生进行思考,在课下完成自主探索问题答案,然后在一下课时进行相互交流,这样还能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提升。

1.2教学手段多样化、科学化

目前社会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互联网涉及范围极为广泛,在教学当中,也经常用到多媒体设备,从而使得高中生物教学产生了一些变化。在教学当中,有一部分教师会利用多媒体形式进行教学,使得学生从图像、音频等信息当中,认识到本节课知识点,这种教学手段能够良好提升学生生物学习兴趣,同时也能实现学生对生物知识进行加深和巩固。随着互联网技术不断发展和普及,现代高中生物教学中所应用教学方式逐渐呈现出多样化、科学化发展趋势,使得教学内容不再局限于课本,拥有了更多学习资源,实现了知识拓展。

2.新课标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问题

2.1师生之间缺乏交流

高中学生已经形成了一定思维模式,所以教师在对其开展教学过程中,要使得师生之间维持良好沟通与交流,这对教学质量以及学生学习知识能力有着直接影响。同时,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时常会遇到问题,这就需要教师要对学生予以耐心解答,维持好师生之间良好沟通与交流,使得学生提升学习自信心,以提升教学质量。

2.2忽略学生主体地位

当今高中生物教学模式主要还是遵照传统教学模式进行,教师过度重视知识传授,但是忽略了学生在教育中的主体地位,使得学生学习过程中处于被动,降低了学生学习兴趣[2]。另外,实际教育中,大部分学生受到传统教育模式约束,使其获取知识时对教师依赖性较大,自主学习能力较差,这样在高中对于生物教学质量起到严重负面影响。

2.3学生缺乏归纳分析能力

在高中生物学习过程中,其归纳分析能力具有重要作用,目前处于网络信息时代,学生通过互联网能够搜集到大部分有利于生物知识学习信息,但是获取这些知识后,就需要具有较强归纳分析能力,以有效解决学习过程中遇到困难。实际教学过程当中,教师没有注重培养学生形成自主归纳分析意识,使得该项能力不足,最终导致学生在大量知识库中不能合理选择有利知识进行分析归纳,从而不能从大量信息中使得问题得以解决。

3.新课标环境下高中生物教学策略

3.1创新性教学模式

在新课程标准之下,对于学生学习活动参与性、积极性、主动性有了更高层次要求,同时,教师要发挥出其主导作用,积极对学生加以引导,使其调动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在课堂上加以解决,使得学习效率得以有效提升。另外,高中生物在日常教学当中,教师应当选择具有创新性教学方式进行教学,比如可以利用分组教学方式来激发学生积极性,并且分组教学方式不仅能够对自主学习能力有所锻炼,还能使得学生之前维持良好沟通与交流。教师在教学时,注重教学模式选择具有合理性、科学性,学生在此种学习氛围中,能够有效提升独立思考能力,使其形成一定思维模式,将所学知识内容进行加深和巩固,有助于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比如在学习《细胞分化》一课时,教师可以合理利用创新性教学模式,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分组讨论教学方式进行教学,将学生划分为几个小组,通过多媒体设备观看细胞分化相关资料,获取相关信息,并提出相应问题,比如细胞分化过程等。然后通过学生小组讨论得出问题答案,这样不仅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也能使得学生知识得以拓展,从而实现教学目标,提升教学质量。

3.2学生明确教学内容

高中生物知识较为繁多,涉及范围较为广泛,对于刚刚开始接触生物学的学生来说,要实现独立探究具有较大难度。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程教学内容予以明确,并对其加以引导,使学生自主确认学习目标,维持良好沟通与交流,根据学生实际学习情况,综合考虑学生个体差异性,使得学习内容具有一定针对性。学生在学习过程中,教师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其进行知识指导,使其能够通过合理学习方式对生物知识加以掌握和巩固,这样能够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和主动性,使其自主学习能力以及知识运用能力得以强化。比如在《生命活动的主要承担着——蛋白质》一课中,教师可以通过多媒体形式将教学内容先展现给学生,使得学生对于本节课教学目标以及研究内容予以明确[3]。然后提出相关问题,引导学生思维,使得学生根据教学内容活跃思维能力,以有效解决问题。在此过程中,不仅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强化,对其思维活跃、创新思维能力提升起到重要作用,学生知识巩固程度有所提升,从而实现了生物教学质量提升。

3.3加强师生沟通与交流

高中生物教师与学生之间维持良好沟通与交流极其重要,高中学生之间具有较大个体差异性,其学习能力也有所不同。由于学生对于基础知识以及学科知识接受程度不同,导致课堂上学习压力较大,再加上教师对其心理状态变化不能够及时了解,导致对学习失去兴趣。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学生心态变化,并及时对其引导,保持师生之间良好沟通与交流,充分发挥工作职能,意识到与学生之间形成良好沟通重要性所在,通过交流,明确学生学习能力,遵循因材施教原则,帮助学生解答学习中所遇到困难。

3.4学生发挥出主体作用

学生在教育中占据主体地位,教师主要起到引导作用,新课改标准背景下,更为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想有效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能力,要将学生教育主体作用充分发挥出来,真正做到将学生作为教学主要发展目标[4]。在这过程中,教师可以展开倾听式教学模式,鼓励学生在学习中遇到各种困难表述出来,教师作为倾听者,引导学生寻找解决问题方法,从而使得学生自主学习能力有所增强,同时也使得学生在课堂能够充分调动自身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浓厚学习兴趣,以提升教学质量。比如在《器官移植》一课中,涉及到知识面较为广泛,那么在课堂上,教师可以选择合理教学模式进行教学,将本节课程基础知识以及知识重点传授给学生,并引导学生进行知识拓展,在拓展过程中,鼓励学生提出问题,并与学生共同探索问题答案。在这一过程中,充分展现出了学生教育主体作用,并将其发挥到了极致,根据学生学习能力引导其探索不同层次知识内容,这对学生提升自主学习能力有着重要影响,并且,通过对知识探索,了解到课程更加深层次内容,能够激发出学生学习兴趣,以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为学生知识运用能力也起到一定提升作用。

4.结束语

综上所述,高中生物课程知识较为广泛,所以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发挥学生主体作用,充分调动学生对课堂活动的参与度,以确保学习兴趣得以维持,满足新课程标准需求,有效提升高中生物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孔繁君.高中生物新课改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青海教育,2016(6):43-44.

[2]谭丽芬.新课标背景下高中生物课堂教学中的问题与对策[J].考试周刊,2016(42):146.

[3]黄新.新课标下高中生物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课程教育研究:学法教法研究,2015(5):43.

[4]叶红霞.新课标下高中生物课堂实验教学问题及对策分析[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5(4):45-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