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04-14
/ 1

谈初中化学教学内容的整合

程好华

内蒙古阿拉善左旗第四中学程好华

〔摘要〕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在同一个课程标准下,衍生出许多不同版本的新教材,但每一版新教材,在理念、体系、形式和内容等方面,新教材和旧教材相比都有了巨大的转变,体现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和素质教育的宗旨。

〔关键词〕化学教学新课程整合教材提高效率

新的课程改革正在轰轰烈烈的进行中。给广大教师带来了严峻的挑战和不可多得的机遇。工作在一线的化学教师如何深刻理解新课标,认真钻研新教材,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合理整合教材来切实提高课堂效率,使学生真正的乐于学化学、用化学,最终学好化学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

1具有良好的可接受性,能更好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材编排上内容上顺理成章、深入浅出,将枯燥的化学知识演变得生动、有趣,有较强的可接受性、直观性和启发性,对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有极大的帮助。新教材使得化学中的基础理论知识更加有机的联系起来了,便于教学,便于学生系统、顺利成章地去体会、掌握知识,从而使初三化学的知识结构设置更趋合理。如:在讲化学式时,学生很好奇也很有兴趣用化学式来表示物质的组成,但由于没有化合价的知识,学生只能去识记一些简单物质的化学式,失去了学习的积极性。同时,对化学式的理解也只是停留在一个表面的认识上。但假如先学习了化合价知识,先使学生对化合物中元素与元素相化合时的性质有比较清醒的认识,也就是先有感性的认识,再去认识化学式,便会使学生对化学式的认识升华到理性。从而使学生实现真正意义上的理解,再去认识化合价,应用化合价去理解化学式,就能一气呵成,也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

2创造性地使用教材,拓展学生的能力

如:在讲“水的组成”时,学生观察的十分清楚,水电解生成了氧气和氢气,但从微观方面解释,老师就变得非常被动,因为按照教材的顺序来看,学生“分子、原子、元素”都没学,那么水分子分解成原子,原子重新组合成分子学生就无法理解了,以及最终的结论:水是由氢、氧元素组成的。学生只能是死记硬背了。但如果按照整合后的教材去教学,学生在掌握分子、原子、元素的基础上对水组成上由微观到宏观进行理解就变得非常简单了。

3与学生实际有机结合,大胆的突破新教材

作为一线的化学教师可能都遇到过这样的现象,就是学生刚开始学化学时兴趣都非常高,但等化学方程式学完后,很多学生成绩就会一跌再跌,分析原因就会发现这一段时间学生学的很凌乱。一会儿学的是宏观的物质,一会儿又学微观粒子。知识不系统、思维很混乱。但整合后的教材就可以使学生由微观到宏观,能层次分明,比较系统地掌握知识。

4提高老师的素质,驾驭新教材、新课堂

新课程改革中的教师应该是一个勤于学习的教师。新课程强调以学生为主体,强调把时间还给学生,把课堂的空间还给学生,让学生充分“动”起来。可是当学生真的动起来以后,新的问题又出现了,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课堂气氛空前活跃,学生会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甚至是令人始料不及的。为此我们的教师必须不断丰富自己的内涵,认真学习各种教育教学理论、知识,以及新教材的理念,增加自己的业务技能,提高对本学科知识的理解和整合能力。

但这样调整后,使得本册的化学基础知识、概念、化学用语等重点和难点都过于集中,同时也就增大了学生理解和记忆的难度。其次,根据新课程的理念,我认识到,不是课本上所有的内容都要由教师在课堂上讲授,也不是只有教师讲过的内容才算学生学过,才能掌握。我们教师应该尝试着放手,充分发挥学生动手、动口、动脑的能力,凡是学生能说的、能做的,自己能学会的,教师都要给学生充分的时间、空间,不要再包办代替。通过学生间合作学习不能完成的,教师要及时巡视指导并给予点拨,教师要成为学生学习的组织者、引导者、合作者。但整合后的教材从理念上还是有点注重知识的传承、讲授、灌输,有点忽略学生的探究性学习,在教学过程中不能很好地培养学生的独立性、自主性,老师不能给学生在质疑、调查、实验、收集、分析和解读数据等方面的时间让他们去探究和自主学习。

效果如何有待于在教学中去实践。当然,每一位化学教师都清楚,教无定法,任何一种教学方法没有最好只有更好。总之,新课程中教材仅是学习的一种范例和文本,教材整合的目的不是教材整合本身,而是以人为本,以学生的发展为本,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教材整合的意义不仅在于教师创造整合的方法,更要关注整合背后的推动力量。既要满足学生学习的需求,又要提高学生的整体素质。

参考文献

1沈建民.课程教材教法.人民教育出版社,2003

2吴凤英.新课程有效教学疑难问题操作性解读报.教育科学出版社,2007

3黎奇.新课程背景下的有效课堂教学策略.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