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组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讨论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6-16
/ 2

分组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的应用讨论

朱月玲

朱月玲

(六合区人民医院江苏南京211500)

【摘要】目的:关于分组护理在血液净化患者中应用的讨论与分析。方法: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20例。对照组将20例患者分为5组,每组安排4名普通护士护理,不设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服务;观察组护士分组不变,透析全程给予患者特定的护理人员进行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服务。观察指标为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低血压和内瘘刺穿点渗血的发生率。结果:对照组低血压4例,内瘘刺穿点渗血2例;观察照组低血压3例,内瘘刺穿点渗血1例。结论:不同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患者的治疗中差异较大,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液净化的风险。

【关键词】分组护理;血液净化;护理模式

【中图分类号】R473【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6-0333-02

近年来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肾脏衰竭的发生率也是逐年提高。血液透析便是治疗急慢性肾功能衰竭的常用方法之一[1]。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具体报告如下。

1.资料和方法

1.1基线资料

本次研究选取我院2013年2月~2015年2月期间收治的40例血液透析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随机分成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有20例患者。所有患者均符合血液透析相关诊断标准,且均剔除对实验有影响的患者。

对照组:男性血液透析患者12例,年龄范围(26~85)岁;女性8例,年龄范围(23~86)岁;对照组患者平均年龄(42.5±6.8)岁。

观察组:男性血液透析患者11例,年龄范围(24~89)岁;女性9例,年龄范围(22~84)岁;观察组患者平均年龄(43.3±7.4)岁。

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在年龄,性别比例等资料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

1.2方法

将对照组20例患者分为5组,每组安排4名普通护士护理,不设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服务。

将观察护士分成四个小组进行护理,透析全程给予患者特定的护理人员进行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服务。

特定护理内容:

饮食护理组:对患者每日饮食严格监控。限制患者食盐的摄入及含高盐量食物的摄入。每日饮水量需严格控制在500毫升左右。对于特殊患者,如:出汗多和腹泻严重的患者需要按照患者自己实际情况来调节饮水量。

透析监控护理组:在患者进行血液透析前做常规检查,进行血液透析时要时刻注意患者血压变化,如有异常当及时告知医生做相应处理[2]。

动静脉内瘘侧手术护理组:对患者进行动静脉内瘘侧手术时,护理人员应当时刻注意患者生命体征,定时对患者内瘘侧进行清洁及消炎护理。

1.3观察指标

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低血压和内瘘刺穿点渗血的发生率。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8.0软件,对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的各项观察指标情况,进行统计处理。两组患者男女例数等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平均年龄等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代表对照组和观察组血液透析患者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两组血液透析患者之间具体信息如表所示。

表对比两组血液透析患者的相关信息对照表

组别例数(例)低血压(%)内瘘刺穿点渗血(%)

对照组204(20.0)3(15.0)

观察组202(10.0)1(5.0)

3.讨论

血液透析主要是通过将患者体内血液引流至体外进入透析器中,将血液与透析液通过弥散或对流的方式进行物质交换,从而清除体内的代谢废物、维持电解质及酸碱平衡[3]。

本次实验中两组患者采用不同的护理模式后其治疗效果及低血压发生率、内瘘刺穿点渗血发生率均有较大差异。患者在血液透析过程中发生低血压,其主要原因是血液透析过快引起血容量下降或透析液中钠浓度过低,以及患者服用的降压药物所致等。分析实验数据可知,对照组患者发生低血压例数4例,发生内瘘刺穿点渗血3例;观察组患者发生低血压2例,发生内瘘刺穿点渗血1例。其结果是明显可知观察组不良反应低于对照组。其原因主要是因为观察组为患者采用的是单一特定护理服务。在一定程度上降低了内漏刺穿点渗血的发生率。正是由于观察组采用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模式从而减少血液透析后的不良反应。血液透析的过程中,护理人员时刻监测患者血压、生命体征等情况,极大的减少了不良反应的发生,降低危险。

本次研究结果表明,患者在接受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后,其血液透析后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明显降低(P<0.05)。

综上所述,不同护理模式在血液净化患者的治疗中差异较大,单一特定性分组护理能有效降低血液净化的风险。

【参考文献】

[1]李惠梅,赵学珍,杨铁成.血液透析患者的生活质量调查及护理对策[J].现代护理,2011,13(4):317-318.

[2]黄晓峰,张金元,韩国锋等.维持性血液透析患者抑郁患病情况及相关因素研究[J].中华肾脏病杂志,2011,21(2):93-94.

[3]秦敏,文艳秋,林丽等.连续性血液净化在危重患者手术中的应用及护理[J].华西医学,2010,23(5):1169-11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