疼痛科普–针灸的禁忌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7-17
/ 2

疼痛科普–针灸的禁忌

张怀东

张怀东

(三台县人民医院;四川绵阳621100)

摘要:针灸是中国传统医学的治疗方法之一。它被广泛应用于,效果是准确的。然而,使用不当针灸可引起患者的伤害。掌握针灸的禁忌可以更好地提供以提高疗效,减少针刺事故的发生临床正确的治疗方案。

一、针灸注意事项

1、过度饥饿、疲劳者

针灸应该休息和吃饭后服用,否则会很容易引起昏厥。昏厥针的表现是突然精神疲倦,头晕,气短,呼吸急促,恶心,呕吐等,面色苍白,出冷汗等。如果上述任何一项是真实的,医师应当及时通知。患者昏厥针可以正常休息后恢复正常。

2、针刺产生的疼痛感主要是针进皮肤时产生

针灸师可以将大部分疼痛减轻到可以承受的程度。第一次接受针灸时请不要紧张,尽量放松以方便针刺。将针头放入皮肤后,患者会感觉到酸,麻,肿胀,体重或热,凉,瘙痒,抽搐,蚂蚁形状等。有些穴位可能有不同程度的接触电感或其他针传导和扩散。等等,这是正常的针灸反应,中医称为"得气"。

3、患者在进行针刺操作时应取舒适自然的体位

否则,很容易将针保持期间疲劳;肢体不应该被针保持期间再次移动,以避免不利的后果,例如折叠针,移针体和伤害组织。有些患者在针后穴位有些不适,并通常在数小时内消失。

4、针进皮肤后若又感到疼痛

这可能是针尖已经触及血管。请告诉医生调节针的方向,避免血管。针灸有时遇到小血管引起出血,这是不可避免的。除了影响外观一些地方,有没有危害到人体。一个小血袋出现在针孔并按下超过3分钟的力量。当地小块是青紫,一般不需要治疗,并能逐渐消退。

5、针灸留针时应闭目养神

看书看报看手机聊天等会降低针灸的疗效。

6、针孔处皮肤应保持洁净

一般针后2小时不要着水,以防感染。运用火针、挑刺、刺血或耳穴割治处,一般针眼当天不要着水。糖尿病患者皮肤容易感染,更应保持局部皮肤的洁净。

7、运用烤灯或艾灸时

8,穴位应该保持一个舒适温馨,如果你觉得太热,你应通知医生及时避免灼伤的形成。如果患者的皮肤感觉功能障碍,还告诉医生,以避免因无意识烫伤。当拔罐和保持即可,通常不超过10分钟,否则会容易形成水泡。请医生还记得当时合作。

二、针灸禁忌:

部位禁忌

1、五脏禁刺从现代医学角度来看,针刺若刺中脏器会导致不同程度的损伤,如熟知的刺中肺会导致气胸等。

2,蝎子的身体,血马刺刺破血管周围重要脏器,还可以使器官失去其功能,造成严重后果。

病情禁刺

1,邪恶不利于针灸《灵抠?邪气脏腑病形》曰:"诸小者,阴阳形气俱不足,勿取以针。"《针灸问对》:"若患者形气不足,病来潮作之时,病气亦不足,此阴阳俱不足也,禁用针。"意思是当气体和疾病的形状不够时,就是当邪恶在衰落,而不是针灸。

2、热证不可用刺《灵枢?逆顺》曰:"无刺煽煽之热",并明确指出了九类不可刺的热病。

3,女性在怀孕期间,经期禁忌西晋王叔和《脉经》记载:"怀娠者,不可灸刺其经,必堕胎。"指出,怀孕期间不能针灸本月经络提高胎儿,否则会导致流产。

4、患者在情绪不稳定和机体状态不良,特别是"大醉、大怒、大劳、新饱、大饥、大渴、大惊"的情况下不宜行针刺,否则不但无效,而且可导致针刺意外。

5、热症不可用灸"热证禁灸"最早出自《伤寒论》,后世主张禁灸者多沿习此说,并把阳证、热证、实证、阴虚乃至湿热之疾列为禁灸之列。

三、针灸的好处

1、疏通经络

可使淤阻的经络通畅而发挥其正常的生理作用,是针灸最基本最直接的治疗的作用。经络"内属于脏腑,外络于肢节",运行气血是其主要的生理功能之一。

经络不工作,血液和血液被阻塞,临床表现为疼痛,麻木,肿胀,瘀斑。针灸选择相应的穴位针灸技术和三角针刺出血,使经络通畅,以及血液和血液的正常运行。

2、调和阴阳

可使机体从阴阳失衡的状态向平衡状态转化,是针灸治疗最终要达到的目的。疾病发生的的机理是复杂的,但从总体上可归纳为阴阳失衡。针灸调和阴阳的作用是通过经络阴阳属性,经穴配伍和针刺手法完成的。

3、扶正祛邪

可以帮助身体直立和驱邪避凶。发生和疾病的发展和疾病的结果的过程本质上是正确的和邪恶之间的对抗的过程。针灸治疗是在加强对与错,以发挥其作用。

四、哪些人不能针灸

1、不建议对孕妇针刺。

2、器官移植后禁用。

3、脏器衰竭者禁用。

4、血压≥150/95mmHg禁用。

5、心脑血管病急性期禁用或慎用。

6、面神经炎发病7日内不可针刺面部。

7、痉挛瘫,肌肉抽搐,以及躁动不安者,不宜针刺。

8、脏器部位不可深刺。

9、针刺应避开血管、神经、筋骨。

10,肉的形状已经采取,大汗淋漓,大呕吐,腹泻,严重出血和产后新禁令。

11、过度疲劳,饥饱,喜怒,悲伤,以及惊恐时禁针。

12、惊恐者待其气定方可针刺。

13、针刺前患者应静息片刻,待气血平和后再针刺。

14,年老体弱者应针灸尝试走位,少取分,手要轻。

15,儿童应使用快速针;婴幼儿和儿童在屯门部,风府,哑门禁针。

16、胃溃疡、肠粘连、肠梗阻患者的腹部,尿潴留患者的耻骨联合区针刺时应掌握深度和角度,禁用直刺,防止误伤重要脏器。

17、肤感染、溃疡、瘢痕和肿瘤部位不予针刺。

18、出血性疾病的患者,或常有自发性出血,损伤后不易止血者,不宜针刺。

总结:针灸是用于治疗疾病和预防疾病的较好方法。针灸可以使我们的身体更健康的生活,许多疑难病症可以通过针灸治疗可以治愈。但是,我们必须在针灸后要注意针灸的需求。要注意的唯一的事情是保护您的健康。

参考文献

[1]张丽蒋,乔岩岩.禁针禁灸规律初探.中国中医药信息杂志,

第18期CHINESEANDFOREIGNMEDICALRESEARCH2000,7(11)

[2]姜翼.禁灸穴考议.上海针灸杂志,1990,(4):32-34.

[3]袁青,马瑞玲.热症可灸与热症禁灸.新中医,2003,25

(2):70.

[4]陆寿康.刺法灸法学.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0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