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1-11
/ 2

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的急诊护理与并发症预防

李浩洁

李浩洁

上海长征医院200001

【摘要】目的:探讨在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急诊护理期间实施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的效果。方法:将我院2009年7月~2011年10月收治的66例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护理干预,实验组患者在对照组治疗基础上给予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急救护理效果及并发症发生率。结果:实验组患者33例,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2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并发症发生9例,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论:使用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宋意义。

【关键词】失血性休克;上消化道出血;急诊护理;并发症;预防性护理

上消化道出血致性失血性休克在临床的发病率正呈逐年上升趋势,其发病率和死亡率也逐年升高。因此,有效的救治和急诊护理的重要性日益突出,我院为提高临床急救护服务水平,降低失血性休克患者并发症发生床护理中,应用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效果显著,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15年7月~2017年10月收治的66例上消化道出血致失血性休克患者作为本次实验的研究对象。将患者按照随机数字表随机分为两组。对照组33例,其中男23例,女10例,患者年龄在19~70岁之间,平均(36.99±8.24)岁。受出血原因包括:胃溃疡出血13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7例,急性胃粘膜病变4例,吞食异物6例,腹部刀伤3例。失血量经评估在10%~60%之间,平均(35.26±10.33)%。实验组33例,其中男21例,女12例,患者年龄在18~72岁之间,平均(36.33±8.51)岁。受伤原因包括:胃溃疡出血14例,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出血6例,急性胃粘膜病变5例,吞食异物5例,腹部刀伤3例。失血量经评估在10%~55%之间,平均(35.84±10.36)%。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出血原因及出血量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对照组患者给予常规急救护理干预,患者在入院后,护士迅速为患者补充血容量,并积极给予止血,根据患者的休克程度,为其建立2~3条静脉通路[1],必要时可以给予中心静脉置管和静脉切开[2]。在不影响呼吸的情况下,为患者给予止痛药[3]。保持患者呼吸道通畅,密切监护患者的生命体征、尿量、意识和瞳孔的变化。做好急诊手术的术前准备[4]。

实验组患者给予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内容为:(1)评估:急诊收治患者入院后,护士要对患者的生命征、意识、瞳孔及尿量等进行详细的检查和评估,发现患者可能出现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同时评估患者对护士的配合程度,对清醒的患者评估其心理状态。(2)预防并发症:针对患者的不同情况给予不同的针对性护理干预措施。使用平均动脉压对患者进行监测,有血流动力学改变的患者,护士要早期给予体液复苏治疗,并监测血常规及凝血功能;对腹部刀伤的患者,护士要在急诊抢救同时,积极对创面进行深度清洁,并遵医嘱为其给予抗生素,以防止患者出现感染[5];对有严重恐慌患者,护士要加强心理干预,对患者实施心理护理、放松训练等,以降低其负性情绪,避免由于过度恐慌造成心血管不良事件发生。(3)评价:形成性地对护理干预效果进行评价,分析患者的抢救成功率,护理干预效果,患者病情发展和心理状态的改变,以实施下一步的护理干预。

1,3观察指标

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后的急救成功率、患者并发症发生率及其急诊救治成功时间。

1,4数据处理

将我院的实验数据均录入SPSS18.0软件包进行统计学分析。检验水准α=0.05。当P<0.05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急救成功率和并发症发生率比较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各组间对比方法为t检验。急诊救治成功时间比较采用例数(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x²检验。

2结果

实验组患者33例,死亡1例,并发症发生2例;对照组患者死亡3例,并发症发生9例,两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实验组患者在急诊救治的时间较短,其可以更快的转入到普通病房,与对照组患者比较有显著差异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详细结果见表1。

3讨论

上消化道出血致性失血性休克患者的病情较为危重,有效、积极的护理干预,是保证患者得到成功救治的关键[6,7]。以往在临床工作中,我们要求护士具有高度的责任感,并具有娴熟的技术和丰富的理论知识[8-10],争分夺秒地为患者进行抢救。但是,仍有较多患者出现了并发症,影响其治疗。

针对这种情况,我院在临床工作中,实施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并发症预防作为急诊护理干预的一项重要内容。在患者入院后,即对患者进行评估,分析患者可能出现的危险并发症,如感染等,并实施预防措施,同时,形成性地评价患者护理干预效果。这样,护士能够对患者的病情了解更加充分且做到急救护理干预具有个性化,更符合患者的实际情况。

从本次实验结果也可以看出,使用我院并发症的预防性护理干预后,患者并发症发生较少,与对照组比较有显著差异,护理干预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同时验组患者在急诊治疗的时间短,可以早期脱离危险,进入普通病房进行治疗,降低了经济负担,与对照组比较P<0,05。

综上所述,使用并发症预防性护理干预具有积极的临床意义,可以降低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效果,值得在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霍红,86例创伤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与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1;8(16):128~129

[2]周洋,陈武荣,失血性休克中医药复合液体治疗的新进展[J],中国医药导刊,2009;l1(10):1708~1709,1711

[3]卞朝华3尤艳3李东姝,妇产科失血性休克的抢救体会[J],中国医药导报,2009;6(8):160,163

[4]张秋丽3李阁,失血性休克的救治及临床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7(12):137~

[5]李春菊3逯鸿州,失血性休克患者低体温的护理干预研究[J],中国医药导报,2010;7(26):82~83

[6]张丽洁3袁秀华创伤性失血性休克的急救和护理[J],中国医药导报,2010;3:116-117

[7]周文茹,1例子宫破裂伴失血性休克患者的抢救及护理体会,中国当代医药,2009;16(24):111

[8]赵秀芝,失血性休克患者的观察及护理[J],中国当代医药,2009;16(8):97~98

[9]雷姗姗,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探讨[J],中国当代医药,2010;17(19):140~141

[10]华素丽,45例产后出血性休克的临庆救治体会[J],中国医药导刊,2009;11(7):12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