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与破解之路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1-21
/ 2

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与破解之路

张健全

张健全

黑龙江八一农垦大学黑龙江大庆163319

摘要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总体趋势良好,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严重的资金困境、土地困境、制度困境以及环境困境,为此有效破解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应做到转变经济制度,增强政府扶持政策、合理开展农村土地规划、完善农村城镇化发展制度、改善农村城镇生态环境。保证农村地区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

关键词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破解之路

1.农村城镇化发展中的困境

1.1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资金困境。从我国农村城镇化发展整体情况来看,总体趋势良好,效果明显,但仍然存在较大的资金难题。资金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血液,尽管农村地区城镇化发展地域、转型方式、经济基础、地区政府扶持力度各有侧重,但在发展过程中均存在资金短缺困境:一是国家财政部门没有设立专项城镇化发展资金,改革开放后期,我国开展的农村城镇化建设仅限于政策扶持层面,并未针对农村城镇建设给予专项资金支持,未有效带动农民参与城镇化建设积极性;二是正规金融机构融资渠道狭窄,正规金融机构资金扶持存在不确定性,扶持城镇基础建设的金融机构少之又少,导致难从正规金融机构获取建设资金;三是村镇企业规模小、发展滞后,带动不了地区经济发展,农村地区乡镇企业半数以上归属于小规模生产结构或生产设备落后企业,这些村镇企业在市场竞争浪潮夹缝中生存,难以得到发展空间,一定程度上阻碍地区经济增长,对农村城镇化发展起不到资金互助作用。

1.2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土地困境。土地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关键要素,要想有效的发展农村城镇化必须合理解决农村土地问题。伴随着农村土地规模经营工作的不断推进,农村城镇化发展所需的土地逐渐聚集起来,为现代化大农业生产奠定坚实基础,然而农村城镇化进程中土地浪费现象依然严重:一是农村土地布局不合理,随着中小型村镇不断融合成为全功能新型城镇,城镇内部基础设施建设速度明显加快,由此引发分布混乱现象越发凸显,道路修建杂乱不规范、空闲面积大且零散;二是旧房屋拆迁难,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出现“只建不拆”现象,形成新型农村社区化管理,由此腾出的农村原有宅基地很难再次利用,土地重新播种难,开发利用价值不大;三是农村土地流转速度慢,现有农村土地流转资金短缺与社会保障不足致使农民生活保障机制缺失。

1.3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制度困境。制度困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源,有效破除农村城镇化制度困境能最大限度提高农村城镇化建设和谐程度。从农村城镇化发展制度困境来看,主要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管理制度三大约束,这些制度困境阻碍农村城镇化发展进度。具体上,一是农村土地困境,土地是中国农民生活最有效保障,然而随着农民进入城镇角色和身份转变,很难享受农村土地保障功能,处于城镇化发展边缘;二是户籍制度困境。从二元经济体制来看,城镇居民相比农民仍具有较大户籍优势,享受到更多国家优惠政策,农民因户籍制度控制,在教育、养老、就医等方面无法获得城镇居民待遇;三是管理制度困境。这一方面尤为突出的是农民就业管理制度约束,是农民劳动力转移最大阻碍,由于我国农民受教育程度低,未接受过专业知识与技能培训,公开招聘岗位上很难享有就业优先选取权,使得农民市民化进程难度加大。

1.4农村城镇化发展的环境困境。环境困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衍生困境,也是农村城镇化影响深远难题。当前我国农村城镇发展速度迅猛,城镇数量从最初1000个试验点增长到20000余个,是世界同期农村城镇化发展国家的1.5倍,这种快速增长导致农村城镇建设呈现生态环境问题:一是生活方式仍未改变,农民长期生活恶习,如生活垃圾随便处理堆放对新城镇建设造成环境污染;二是城镇设施建设混乱,城镇基础公共设施建设资金匮乏,迫使城镇内部建设出现施工停顿、交通混乱等现象;三是大量企业加入城镇建设引发环境污染,本着工业带动经济的工作思路,新型城镇大量引进重工企业,这些企业生产过程中为节省资金未设排污设施,监管部门监督管理缺失,导致大量废气、废水、废渣直接排放引发严重环境问题,对空气、水、土地造成严重伤害,对人的身体健康产生威胁;四是企业重建造成资源与资金的双重浪费,严重影响农村城镇化发展进程。

2.农村城镇化发展困境的破解之路

2.1转变经济制度,增强政府扶持政策。农村城镇化快速发展离不开政府部门有效支持,为此要做到:一是政府对城镇化发展给予强有力专项资金扶持并放宽正规金融机构贷款准入条件,从国家财政系统中设立专门用于农村城镇化建设资金,营造良好农村城镇化扶持政策环境,对正规金融机构(如农业银行、农村信用社、村镇银行、农村商业银行)农业资金扶持工作给予补贴,降低正规金融机构农村城镇化发展资金获取门槛;二是针对农村乡镇企业规模小,带动功能弱的现实状况,增加企业科技含量,依托科学技术提升企业总体实力,监管部门应给予村镇企业技术与资金支持,促使小微企业通过多种融合方式,扩大生产规模并配备专业技术指导,保证企业长期稳定发展。面对企业生产设备滞后状态,政府和企业应共同出资替换生产设备,使企业健康稳步发展,保证农村地区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协调发展。

2.2合理开展农村土地规划。农村土地浪费严重具有普遍性,为此农村城镇化发展应逐步取消零星分散的农村居住地,开展社区化管理与服务。具体上,一是按照统一规划、集约用地、保护土地的工作原则,改革和完善城镇建设用地,针对旧房难拆现象给出合理进程安排,使农民自愿加入土地复垦行动中来,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二是加快农村土地流转,土地流转慢是阻碍城镇化进程绊脚石,为此应提高农民对城镇化认知程度,了解农村城镇化发展的必要性,组织农民进行技能培训,增强农民就业率,为农村土地流转提供外部支持和动力。

2.3完善农村城镇化发展制度。制度困境是农村城镇化发展的根源,为此必须破解农村城镇化制度难题。一是要进行农村地区土地制度改革。土地是农民重要生活来源且土地权益受到法律保护,但有限的土地难以适应农村城镇化规模发展要求,为此应实行多种农村土地规模经营方式,促进农村土地流转,在自愿、平等、有偿原则指导下开展农村土地合作社、家庭农场、土地托管等多种新型农村城镇化土地规模经营工作,促使大量农民从土地中解放出来参与新型城镇的二、三产业生产,为城镇工业化成长打下基础;二是解除户籍制度困境,改变户籍制度是农村城镇化发展亟需解决问题,为此放宽户籍管理政策,实施城镇中合法、固定住所制度,当农民拥有稳定职业或生活来源可以申请户籍变迁更改并办理城镇户口,享有城镇居民的同等待遇;三是降低管理制度门槛,城镇应放宽对农村居民就业管理制度,给予相应的优惠政策,加大农村居民在城镇的就业率,为农村居民安心工作奠定基础。

2.4改善农村城镇生态环境。针对环境衍生困境,各级政府部门要建立完善的法律体系,严格控制城镇企业污染源,加强宣传并提高村民环境保护意识,改变原有生活陋习,做到保护生态环境便是保护自己和家人生命安全思想宗旨,促进人与自然同步发展,为生态文明助力、加油。

参考文献

[1]史仙妮,马勇.陕北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J].中外企业家,2011,04:42-43.

[2]马文琛,刘晓霆,刘媛.农村城镇化问题研究——以山东省德州市为例[J].当代经济,2013,14:64-66.

[3]郑康宁,周蔓,傅正.金融支持农村城镇化问题的思考[J].时代金融,2014,29:2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