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研究

董娜胡黎明

董娜胡黎明(河南省濮阳市中医院检验科457001)

【中图分类号】R73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14-0144-02

【摘要】目的探讨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价值与临床意义。方法收集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之间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理资料,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其血清样本中的肿瘤标志物含量。结果98例恶性肿瘤患者血清样本中肿瘤标志物含量在正常范围内者19例,占全部标本的士19.38%,1项指标异常者33例,占33.67%,2项及2项以上指标异常者40例,占40.81%,肿瘤标志物全部异常者6例,占6.12%。结论肿瘤标志物的检测不是做为诊断恶性肿瘤的首选指标,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能有效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

【关键词】肿瘤标志物恶性肿瘤诊断临床价值

肿瘤标志物(TM)单指标检测在临床上应用已久,但这种单指标的检测检出率低,漏诊率大。TM异常在各种恶性肿瘤中的表现不一,如何分析确诊,是临床医生把握的关键所在。本报告旨在研究探讨TM检测中,单一的检测与联合检测的优缺点,并做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收集自2010年6月—2012年6月之间被确诊为恶性肿瘤患者的病例,共98例。其中男:52例,女:46例,年龄在35—86岁之间。

2方法

2.1采用电化学发光法检测患者血清标本中TM含量。男性测定肿瘤抗原CA19-9、CA15-3,癌胚抗原(CEA),前列腺特异性抗原(PSA)等项目,女性测定项目有CA19-9、CA15-3、CA125、CEA、等。

2.2分析比较每一种类型恶性肿瘤的TM异常与发病例数的百分率,计算异常例数最多的恶性肿瘤例数,和异常百分率。

2.3统计学处理在本次研究采用的是SPSS19.0的软件包进行相关数据的统计与分析,以α=0.05作为检验水准,患者的计量资料采用的t检验,计数资料则采用的是x2检验,P<0.05代表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

3结果

98例恶性肿瘤患者的血清样本检测TM结果因所患肿瘤不同显示不同程度的异常,并且存在较大的差异。见表1

表198例恶性肿瘤患者TM检查异常例数分布

4讨论

肿瘤标志物是指肿瘤在发生和增殖过程中由肿瘤细胞生物合成或者释放的一类物质,或者是机体对上皮细胞异常增生产生的一类反应物质。

研究比对得知,TM不能做为肿瘤诊断的首选指标,只能作为辅助性诊断措施。血清TM检测无严格的组织器官特异性,但在某些肿瘤有相对高的含量。CEA在肺癌和胃癌、食管癌、大肠癌等消化道肿瘤中普遍检测率很高,但在女性子宫内膜癌、子宫颈癌以及卵巢癌中则阳性率偏低。CA19-9在腹腔肿瘤的检出率普遍较高,可以做为腹腔肿瘤检查的一线实验室指标。TM对肿瘤的早期筛查、鉴别诊断和疗效观察,复发与转移以及预后判断都有极其重要的意义。多项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查能够更加有效有地提高恶性肿瘤的检出率,是临床上值得推广应用的。

参考文献

[1]李常林,张艳,何培华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对恶性肿瘤诊断的意义探讨[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9,8(15):1240-1241.

[2]冯笑山,曲智锋,高社干.12项肿瘤标志物检测在5种常见恶性肿瘤诊断中的应用[J].河南医学研究.2006,4(15):322-324.

[3]张宝秋,王雪玉,张洁等.肿瘤标志物联合检测在肺癌诊断中的应用价值[J]国际检验医学杂志.2012,2(4):388-3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