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骨近端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10-20
/ 2

股骨近端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的临床疗效分析

李俊

李俊(玉环县第二人民医院骨科浙江台州317605)

【中图分类号】R683.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550-1868(2014)10

【摘要】目的:对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方法:随机抽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120例,平均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对两组患者的术中失血量、完全负重时间、手术过程时间与伤势愈合时间等进行观察分析,并进行ASA评分。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后的随访,随访时间约为5~10个月,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比较其手术时间、临床特征、术后并发症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但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与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股骨近端髓内钉在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应用中具有良好的效果,伤势愈合速度快,创伤较小,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股骨近端骨折;髓内钉;临床疗效股骨近端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人,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治愈率,患者尽量及早进行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分为股骨粗隆下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两大类型,骨折部位位于粗隆部位与股骨干狭窄部之间。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严重,同时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且容易摔倒,骨折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将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4岁~72岁,AO分型A1有20例、A2有23例、A3有17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5岁~68岁,AO分型A1有22例、A2有21例、A3有17例。实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AO分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手术方法①实验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手术取仰卧体位,术前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时垫高患髋、患肢内收位,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做长约5cm的弧形切口,切开至股骨大粗隆的顶点处,行股骨近端扩髓,然后在患髋的前外侧取切口,使股骨近端骨折处与股骨粗隆部暴露于视野中,将骨折进行复位。使用髓内钉主钉从切口处插入股骨髓腔,使用导针钻入股骨粗隆下方约3cm处的股骨头,钻入时可用瞄准器进行引导,并调整导针位置与透视,最后置入股骨颈螺旋刀片,如果主钉较长可应用C型臂X光机进行锁钉的固定,主钉较短可使用定位器进行引导固定锁钉。②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取仰卧体位,术前行硬膜外麻醉,首先使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骨折复位,若是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在大粗隆远沿股骨干处取3cm~4cm长的纵行切口,依次将皮肤表层、皮下组织、肌腱切开,把股外侧肌向前牵引,显露大粗隆并进行骨块固定,之后行近端锁定钢板的植入,先于近端切口的骨膜外进行骨膜的钝性分离,使其形成软组织隧道,选择合适的接骨板通过软组织隧道由近端逐渐推向远端,手术过程最好保留骨折块的骨膜完整。最后在远端取3个板孔长的纵行切口,采用自锁螺丝钉进行钢板的固定。1.3观察指标观察实验组与对照组的ASA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完全负重时间、手术过程时间与伤势愈合时间进行分析对比。术后随访5~10个月,观察患者的愈合情况,骨折愈合的影像学指标为越过骨折断端的骨痂到骨折端的二分之一,临床指标为髋关节侧位与摄骨盆正位X线片摇以局部叩痛或无疼痛。最后采用Parker—Palmer评分对患者的活动能力进行评估。2.结果对两组患者进行康复后5~10个月的随访,所有患者骨折均正常愈合,股骨近端髓内钉组患者的愈合时间与完全负重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比较其术前ASA评分、术中失血量、术后并发症、手术过程时间与等指标无显著差异且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体数据如下表所示。Parker—Palmer评分实验组为(7.92±1.12)分,对照组为(7.83±1.33)分,实验组略高于对照组。

3.结论随着人口老龄化的严重化,股骨近端骨折中的高龄患者逐渐增加,伤势多是由外部物理性冲击造成的粉碎性骨折,加上高龄患者骨质较为疏松,增加了手术治疗的难度。所以需要根据患者的伤势、骨折类型、年龄等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式,在手术前做好基础疾病的治疗,并注重围手术期的护理,术后做好并发症的预防工作,提高治愈率。本文着重分析的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疗效,相对于其他手术方式,股骨近端髓内钉具有复位效果较好、创伤微小、并发症发生率低、患者完全复位时间短、愈合快等优势,尤其适用于股骨粗隆下骨折,手术中对骨折处的血供破坏较少,出血量较小,且直接锤击将螺旋刀片置入股骨内的方式,对松质骨损害小。同时对于股骨近端病理性骨折、粉碎性骨折与股骨近端多段骨折都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综上所述,股骨近端骨折应用股骨近端髓内钉治疗具有显著的临床效果,提高股骨近端骨折的治愈率,改善了患者的生活质量,是值得临床推广与应用的手术方式。

参考文献[1]张魁忠,周荣平,徐聪,等.股骨近端锁钉钢板治疗股骨粗隆间骨折的临床疗效评估[J].南方医科大学学报,2013.29(12):25—26[2]郑东,张云坤,于中杰,等.高龄患者股骨粗隆周围骨折3种手术方案的选择与对比分析[J].实用临床医药学杂志,2014.14(9):46—4

来源期刊

医药界

相关关键词

股骨近端骨折 髓内钉 临床疗效股骨近端骨折是最为常见的骨折类型之一,多发于老年人,一般采用手术治疗,为了提高手术治愈率,患者尽量及早进行治疗。股骨近端骨折主要分为股骨粗隆下骨折与股骨粗隆间骨折两大类型,骨折部位位于粗隆部位与股骨干狭窄部之间。近年来,我国人口老龄化现象逐渐严重,同时高龄股骨近端骨折的患者也逐渐增多,由于老年人本身骨质疏松,且容易摔倒,骨折的几率远远高于其他年龄段人群。本文将采用对比分析的方式,将股骨近端髓内钉与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治疗股骨近端骨折的临床效果进行分析比较,现报告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3年1月到2014年1月期间收治的股骨近端骨折患者120例,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两组,每组60例,其中实验组男33例,女27例,年龄44岁~72岁,AO分型A1有20例 A2有23例 A3有17例。对照组男29例,女31例,年龄45岁~68岁,AO分型A1有22例 A2有21例 A3有17例。实验组采取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进行治疗,两组患者的年龄 性别 AO分型等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1.2手术方法①实验组采用股骨近端髓内钉进行治疗,手术取仰卧体位,术前行硬膜外麻醉,手术时垫高患髋 患肢内收位,在股骨大粗隆上方做长约5cm的弧形切口,切开至股骨大粗隆的顶点处,行股骨近端扩髓,然后在患髋的前外侧取切口,使股骨近端骨折处与股骨粗隆部暴露于视野中,将骨折进行复位。使用髓内钉主钉从切口处插入股骨髓腔,使用导针钻入股骨粗隆下方约3cm处的股骨头,钻入时可用瞄准器进行引导,并调整导针位置与透视,最后置入股骨颈螺旋刀片,如果主钉较长可应用C型臂X光机进行锁钉的固定,主钉较短可使用定位器进行引导固定锁钉。②对照组采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的手术方式进行治疗。手术取仰卧体位,术前行硬膜外麻醉,首先使用C型臂X光机透视下进行骨折复位,若是股骨近端粉碎性骨折,在大粗隆远沿股骨干处取3cm~4cm长的纵行切口,依次将皮肤表层 皮下组织 肌腱切开,把股外侧肌向前牵引,显露大粗隆并进行骨块固定,之后行近端锁定钢板的植入,先于近端切口的骨膜外进行骨膜的钝性分离,使其形成软组织隧道,选择合适的接骨板通过软组织隧道由近端逐渐推向远端,手术过程最好保留骨折块的骨膜完整。最后在远端取3个板孔长的纵行切口,采用自锁螺丝钉进行钢板的固定。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