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5例产褥期感染临床回顾报道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09-19
/ 2

35例产褥期感染临床回顾报道

谢平

谢平

湖南省常德市西湖人民医院415900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方法:选取2010年10月到2014年9月于我院生产的35例产妇,均发生产褥期感染,回顾性分析其临床资料。结果:3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产褥感染症状明显得到控制,均获得痊愈;在3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9例(54.3%),消化道感染8例(22.9%),宫腔感染1例(2.9%),手术切口感染2例(5.7),泌尿道感染2例(5.7%),其他感染3例(8.6%)。结论:由于产妇在生产时机体消耗较大,并且伴有创伤及出血,导致产妇成为医院感染中的高发群体,医务人员应当强化自身无菌观念,并合理使用药物,采用严格、正确的护理方式降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关键词:产褥期感染;临床特点;预防措施

产褥期感染是指产妇在产褥期发生生殖道感染,引起局部炎症变化,甚至全身炎症变化。一般情况下,产程中操作、手术产及孕末期性交等均可诱发感染。其主要临床表现为切口感染、产后发热、宫体压痛等,是造成孕产妇死亡的重要原因之一[1]。近年来,随着医疗技术的快速发展,孕产期保健水平明显提高,产褥期感染发生率明显降低。本文主要针对产褥期感染的临床特点及预防措施进行研究,选取35例发生产褥期感染的产妇作为本次研究对象。现将具体研究内容整理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0月到2014年9月发生产褥期感染的产妇共35例,年龄22-35岁,平均(28.2±2.3)岁;孕周38-40,平均(39.1±0.2)周;初产妇18例,经产妇17例;剖宫产19例,自然分娩15例,产钳助产1例。

1.2临床表现

部分患者出现高热、寒战;下腹部疼痛、局部伤口疼痛或下肢疼痛,伴有行走不便,肛门坠痛;腹部伤口或会阴侧切口红肿、触痛甚至有脓性液体渗透;下腹一侧或下腹双侧有压痛感、反跳痛,肠鸣音较弱或消失,偶可触及包块;下肢红肿,有压痛感,静脉明显呈红色线条状;深部静脉炎时,疼痛患肢比对侧患肢粗大,但表面无红肿现象。

1.3治疗方法

采用支持疗法纠正水、电解质紊乱及贫血;增加维生素、蛋白质的摄入量;将宫腔内残留物清除干净;盆腔脓肿进行穿刺引流或切开排脓;根据细菌培养以及药敏试验结果合理选择抗生素;感染严重者给予广谱高效抗生素治疗,必要时采用肾上腺糖皮激素治疗。

1.4统计学处理

采用SPSS17.0统计软件对所有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对比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和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治疗效果分析

3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疼痛感均有所减轻,且患者情绪稳定,产褥感染症状明显得到控制,所有患者经治疗后均获得痊愈。

2.2医院感染率

我院近四年出院的16086例产妇中,共发生产褥期感染126例,感染率为0.78%。详见表1。

2.3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经分析,在3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9例(54.3%),消化道感染8例(22.9%),宫腔感染1例(2.9%),手术切口感染2例(5.7),泌尿道感染2例(5.7%),其他感染3例(8.6%)。由此可见,呼吸系统感染较多,其次是手术切口感染;在2013年10月-2014年9月中,共出院4215例产妇,其部位感染率及构成比如表2所示。

3讨论

3.1产褥期感染原因(1)自身因素:产妇进入产褥期后,内分泌、生理均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变化。再加上分娩消耗大量体力,受到了创伤,尤其是产后出现大量的褥汗,使机体抵抗力大幅度降低,极易受到不同种类病原微生物的入侵,引发感染[2];对于剖宫产产妇来说,由于创口疼痛,对深呼吸、咳嗽、改变体会等可能牵引创口的动作存在恐惧心理,使呼吸道分泌物无法彻底排除,极易造成呼吸道感染;产妇术后留置尿管,由于处理不当,不注意个人卫生,使尿道粘膜受到一定程度的损伤,使尿道感染率升高[3]。(2)外界环境因素:绝大多数产妇受到传统观念的影响,门窗多处于紧闭状态,室内通风不畅,空气质量下降,为呼吸道疾病的交叉感染提供了有利条件,导致产妇呼吸道感染疾病发生率升高;陪护家属、探视人员的增多也是造成产妇感染的重要因素;母婴同室后,由于哺乳、产后疼痛、婴儿哭闹等对产妇睡眠质量带来不良影响,使机体抵抗力下降,极易导致产妇感染。(3)医护人员综合素质:医护人员对感染知识缺乏足够的认识,未按照相关标准进行无菌操作,外源性细菌通过手传播,使医院感染率增加;医护人员使用药物不合理,使用时间太长,也会使耐药菌群滋生[4]。

3.2措施针对这一系列原因,产科医护人员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充分重视医院感染问题,自觉根据相关制度和要求进行操作,强化消毒管理,避免抗菌药物的过量或长期使用,严格执行无菌操作,最大限度避免产妇产褥期医院感染。除此之外,在术中应根据解剖关系学进行手术切口的缝合,杜绝死腔的产生,降低术中出血量,进而降低手术切口感染率。与此同时,医护人员应加强对产褥期感染知识的宣传和教育工作,细致讲解各项卫生知识,严格限制陪护和探视人数,确保室内空气的流通,降低产褥期感染率。

本次研究选取35例产妇临床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据分析结果显示,35例患者在接受治疗后产褥感染症状明显得到控制,均获得痊愈;在35例患者中,呼吸道感染19例(54.3%),消化道感染8例(22.9%),宫腔感染1例(2.9%),手术切口感染2例(5.7),泌尿道感染2例(5.7%),其他感染3例(8.6%)。提示产褥期的感染控制对产妇产后生活质量的提高至关重要。

综上所述,由于产妇在生产时机体消耗较大,并且伴有创伤及出血,导致产妇成为医院感染中的高发群体,医务人员应当强化自身无菌观念,并合理使用药物,采用严格、正确的护理方式降低产妇产褥期感染的发生。

参考文献:

[1]梁凤.产褥期感染的临床治疗效果观察[J].医学理论与实践,2014,09(22):1205-1206.

[2]王梅.产褥期感染相关因素研究和预防措施探讨[J].中国现代医生,2014,11(03):22-23+26.

[3]王凯萍,陆林飞.初产妇产褥期感染发生情况及其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预防医学,2014,06(17):720-721.

[4]张常乐.169例产褥期产妇医院感染的临床分析[J].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9,10(12):1204-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