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164例报告

/ 1

非数字化乳腺X线摄影诊断乳腺癌164例报告

王海林邵晓东宋大勇

王海林邵晓东宋大勇(解放军313医院放射科125000)

【中图分类号】R737.9【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38-0215-01

研究背景:乳腺癌发病率目前占国内妇女恶性肿瘤的第2位,在部分大城市已占第一位,且近年来发病率呈较快上升态势。而乳腺钼靶X线摄影是目前敏感性、特异性较高、操作方便,价格较低,易普及的乳腺癌影像检查方法。

材料与方法:回顾性分析164例乳腺癌患者178个经病理证实的乳腺癌的X线检查的各种征象。使用设备为意大利GIOTTO高频智能乳腺摄影机,柯达Min-R2000乳腺专用暗盒及胶片,所有病例均摄侧斜位和轴位片,读片时借助放大镜观察病灶细节,每位患者均亲自触诊检查。

结果:本组164例乳腺癌患者,41-60岁占73.2%,39岁以下占18.9%,预示乳腺癌有向低龄化发展的趋势。乳腺癌主要X线表现为分叶状肿块影,伴或不伴肿块边缘毛刺,中心密度往往高于周边密度,间接征象主要为恶性钙化灶,漏斗征,乳腺一级导管增粗,近年来部分乳腺癌患者影像表现为局部腺体结构紊乱伴或不伴恶性钙化灶而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本组164例中154例为单乳单发癌灶,6例为单乳双发病灶,4例为单乳多发(三个及以上)病灶。发病部位:外上象限占59.7%,内上象限占20.8%,乳晕区、外下、内下象限共占19.5%。病灶大小:最大为6.5cm×6.9cm,最小为0.7cm×0.8cm,其中一期乳腺癌占53.1%。病理:主要为浸润性导管癌122例(68.5%),浸润性小叶癌31例(17.4%),单纯癌15例(8.4%),粘液癌7例(3.9%),原位癌3例(1.7%)。各组中伴或不伴毛刺的分叶状肿块加泥沙样、小杆状等恶性钙化共136个癌灶,其准确率为100%,提示这两种征象对乳癌X线诊断最为可靠。

结论,乳腺癌影像诊断目前敏感性、特异性最高的是MRI,但国内开展此项工作的医院较少,且费用昂贵,数字化乳腺摄影(乳腺DR)是较为理想的检查设备,但在中小型医院仍然很少,而非数字化钼靶X线机较为普及。屏-片系统如注重质量控制与质量管理,仍能获得具有较高分辨率(高于乳腺CR片)的照片,借助放大镜读片则更易观察密度较淡的微小钙化灶及病灶周边浸润毛刺等。本组病例中,恶性钙化灶出现率73.6%,高于文献上44.8%的比例,如若出现簇状分布的密度较淡的泥沙样、小杆状钙化灶,即使未发现明确肿块影,亦可诊为乳腺癌。与之需鉴别的是形态繁多的圆点状、环状、小斑片状、条带状等良性钙经灶。乳腺癌需与纤维腺瘤、囊肿和脂肪瘤等良性肿瘤鉴别,纤维腺瘤活动性好,中等或较高硬度,多无触痛,X线表现为边界清楚的圆形、椭圆形肿块,有时在包膜外可见低密度环状影,钙化灶为小环状、粗颗粒状、小斑片状等。最后需特别强调的是,对X线照片上怀疑乳癌的患者,必须亲自触诊,因为乳癌病灶除了活动度差、触痛外,其癌灶直径大于X线片上所见病灶大小。对于少数致密型乳腺,由于缺乏自然对比,MRI检查则是最佳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