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摆脱“说破嘴、跑断腿”之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摆脱“说破嘴、跑断腿”之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

吕纯莉朱绍玲韦莹肖代敏(通讯作者)

吕纯莉朱绍玲韦莹肖代敏(通讯作者)

(遵义医学院医学检验系遵义医学院附属医院医学检验科贵州遵义563000)

【摘要】“有形成分的识别”是临床基础检验实验课程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也是体现教师讲授水平和学生课堂接受能力最重要的部分,在教学压力和教学要求的矛盾日益突显的今天,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使学生和老师从“说破嘴、跑断腿”的传统教学模式解放出来,极大地提高了本课程教学效率和教学质量。

【关键词】临床检验基础;实验形态教学;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

【中图分类号】R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7-8231(2018)19-0325-03

国家教育局在2013年将医学检验专业更改成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即2013年之后将不存在医学检验,而都是医学检验技术,学制也从五年改为四年[1]。检验技术日益蓬勃发展,报考人数增多,随之而来的教学压力和教学要求日益突显。特别是涉及形态学最多的临床基础检验和血液检验,从前的教师“说破嘴、跑断腿”的教学模式根本适应不了现代教学的需求,在电子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风靡一时的慕课、微课等新的教学手段和方法迅猛发展,但毕竟医学相关教学资源有限,学生系统地学习形态学的内容还是主要依赖实验课,实验教学比理论教学在加强对学生的素质教育与培养创新能力方面更具有直观的实践性与创新综合性[2]。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是集数码显微系统、应用软件和语言交流系统为一体的现代化教学手段[3],已经进入越来越多的医学形态学教学中,比如解剖学、组织胚胎学、病理学、微生物学等试验课程都在使用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并且获得良好的教学效果[4-6]。我系于2013年积极建立显微镜数码互动实验室,自使用以来,教学效果提高明显,为了充分利用其优越的性能,除了日常的实验教学外,我们还利用周末和夜间进行实验室开放性试验,大大调动了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7]。

1.数码互动实验室的系统组成

显微镜、多媒体电脑、投影仪和耳麦等组成硬件系统;教师机和学生机都装有专用于图像和信息交流的软件系统。

2.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教学优势

2.1利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授课可提高教师上课效率

以前的教学方式中教师讲解完当日的教学内容和实验示教,之后的时间便是在各个需要解答疑问的同学之间来回奔波于进行示教、解答,但是时常出现学生排队依次等候教师重复回答相同问题、大多数学生还不能得到及时辅导,正所谓是“说破嘴、跑断腿”,既增大了教师的工作量又挫伤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课堂进度和效果还不如人意。利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师生对讲模式”和“全通话模式”可以很好地解决这个问题[8]。首先,“师生对讲模式”是针对学生观察过程中若有疑问要向老师提问,学生只需要点击该模式对话框就可语音向老师提问,学生无需等待,授课的老师可以不用走下讲台而通过教师机控制在同一画面上动静结合向学生讲解答疑,实现个性化单独辅导;其次“全通话模式”则是一对多进行解答,比如遇到典型形态和有代表性的问题时,老师点击“全通话模式”,同时就对多人进行重难点示教、讲解[8-9],有效杜绝以前的教学模式教师“说破嘴、跑断腿、共享性差、效率低下”的尴尬,这种新的教学方式让师生教与学的交流和互动更加方便,事半功倍。

2.2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实现对学生实验过程实时监控[9]

“学生通道”是该系统实验室的一大特色,可以实现全体学生机实时监控。实验授课教师点击选择“学生通道”即能随时观察所有学生机显微镜下图像,及时发现实验中存在的问题并对学生进行指导[10]。如在进行血常规白细胞分类计数时,我们要求学生“先低倍镜浏览全片,找到细胞50%重叠区域,在油镜下开始进行分类计数,以‘城垛式’方向移动视野”。但学生是否按要求操作浏览全片、找到的分类位置是否正确、油镜下焦距是否调好等关键问题上,以往的实验条件老师不可能了解每一个学生的动态,而现在“学生通道”就能实现监控,教师在讲台上通过教师电脑浏览监控画面,清楚的看到每位同学的标本观察过程,及时指导和纠正[10-11]。

2.3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实现图像捕捉

“拍照功能”实现图像捕捉让学习更加丰富便捷。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所有电脑都能进行图像捕捉。由于学生较多,在以往的教学中,学生在镜下发现目标内容或有疑问时,这期间不能移动显微镜视野,大量的宝贵的实验时间浪费在排队等候老师解答上,但使用数码互动系统的“拍照功能”成功地解决了这个问题,学生还可以根据需要拍摄镜下图像拷贝下来供日后复习巩固,教师可使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系统建立图片库,方便用于以后的教学中,解决教学资源不足的问题[3-4]。

2.4用显微数码互动教学系统营造井然有序的课堂环境

“分组讨论模式”让课堂秩序井然。以往的的教学方式下,学生只能观察自己的镜下标本形态,至多与临座的同学互换观看一下,如想看其他远一点的同学的观察结果,难免要离开座位,在实验室内走动,致使课堂秩序混乱同时还会影响其他同学的实验操作和教学进程,此时利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分组讨论模式”就可以实现“生-生”通话,教师也可随时加入,利于学生互相学习、团结协作[9-10]。

2.5积极利用课余时间开展实验室开放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具有清晰的图像管理、功能齐备的师生交流教学模式和功能,为了鼓励学生自主学习和研究需要,我们组织专业教师在每周六早上8点至晚上8点进行实验室开放,教师可根据实际需要进行形态学培训或指导,积极倡导学生利用课余时间学习验证理论知识。鼓励学生参加各种形式的大赛并利用实验室开放进行培训。

2.6学生教学效果评价及反馈

在我们已开展《临床检验基础》实验课程教学活动中,共有红细胞计数、网织红细胞计数、末梢血常规检查、尿沉渣显微镜检查和脱落细胞学检查5个内容使用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上课,占实验总数的30%以上。2013年建设实验室以来,经过3年的建设成熟,学生成绩较以往提高明显,学习积极性和自主性明显高涨,为迎接2017年7月举办首届“泽众杯”全国医学检验技术专业大学生在线形态读片大奖赛,我们利用数码互动实验室对学生进行培训,并最终挑选2名优秀人员参赛,最终分别获得该次大赛的一等奖和二等奖。为了能更好地建设和利用这种先进的教学技术,我们在全系学生中随机发放了60份关于教学模式满意度的调查问卷。具体评价效果见表1。

本次调查问卷共发放60份,回收60份,有效率100%,调查结果显示98.3%的同学通过数码互动实验室授课能够得到有效的指导,并认为数码互动实验室的使用能够更加方便客观地验证理论知识,提高大家的学习兴趣;为了能够更好地、充分利用发挥数码互动实验室的优势,我们还开展了周末和夜间实验室开放、全系实验技能大赛等相关活动,在2016年7月举办的医学检验系首届检验杯技能大赛中,各参赛选手在形态技能考核中成绩尤为突出。

3.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在使用中应注意的以下问题

3.1仪器维护保养

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属于精密贵重教学设备,应加强对学生的使用前培训,使用后应注意清洁、调试[9-11]。

3.2注意监管

在利用本系统开展实验教学的时候还应注意个别学生开小差玩电脑,需要加强监控和引导;

3.3合理教学分配

临床基础检验学技术学实验除了显微镜观察玻片标本外还有操作技能如末梢血采集、尿液化学检查等内容,教学设计上不应该只重视数码互动系统的使用而忽视其他的实验教学内容。

综上所述,利用数码互动实验室,学生得到了明显有效的指导,提高了其学习兴趣,使“生-生”间有更多时间和机会互相学习、团结协作;我们还开展了周末和夜间实验室开放、技能大赛等相关活动,对教学质量的提高起到了良好的推进作用[12]。

【参考文献】

[1]陈婷梅,尹一兵,冯文莉,等.四年制医学检验技术专业的培养目标及教学的思考[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4(8):38-39.

[2]张天俊.关于实践教学的认识与实践[J].陕西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3(s1):193-195.

[3]彭安,郭冬生,张维.生命科学创新教育模式--显微数码互动系统[J].现代教育技术,2003,13(4):56-57.

[4]李雷生,杨海霞,聂尚丹,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在临床检验基础实验教学中教学效果比较研究[J].中国高等医学教育,2012(11):105-106,129.

[5]曲均革,陈阳建.科学利用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提高微生物学实践技能[J].微生物学通报,2016,43(1):226-229.

[6]姜晓刚,张国安,魏红,等.显微数码互动系统及其在形态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济宁医学院学报,2012,35(3):218-220.

[7]肖代敏,吕纯莉,郑国波,等.医学检验本科《临床检验基础》教学体会[J].现代医药卫生,2013,29(23):3661-3662.

[8]方强,王雪梅,陈兴智,等.应用显微数码互动模式改进寄生虫学实验教学[J].山西医科大学学报:基础医学教育版,2010,12(4):387-389.

[9]季凤清,孙海梅,李保红,等.组织学实验课教学新模式--显微数码互动实验室的应用[J].中国医学教育技术,2005,19(1):40-41.

[10]黎鹏韦立军.多媒体技术在组织胚胎学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中华医学实践杂志,2005.

[11]杜丽坚.数码显微互动实验室管理与维护[J].医疗设备信息,2007,22(7):78-79.

[12]翟少华,赵红琼,夏利宁,等.Motic数码显微互动系统在动物医学专业实验教学中的应用[J].黑龙江畜牧兽医,2014(1):185-187.

基金资助:遵义医学院院级教改项目(XJJG2015-02-54,2015-0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