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核小体抗体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抗核小体抗体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徐江霞梁林熊智敏霍颖

徐江霞梁林熊智敏霍颖(南昌大学第四附属医院检验科江西南昌330003)

【中图分类号】R593.2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8-0083-03

【摘要】目的探讨血清抗核小体抗体(AnuA)检测在狼疮性肾炎(LN)患者中的临床意义。方法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26例LN和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无肾炎患者血清AnuA。并跟踪分析了11例LN患者治疗过程中血清AnuA与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LN组与SLE无肾炎组患者AnuA阳性率差异极显著性(P<0.001),LN组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显著高于SLE无肾炎组(P<0.01);AnuA与LN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呈正相关(P<0.01);血清AnuA与LN患者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LN患者血清ANuA随着病情的好转,由强变弱直至转阴。结论血清AnuA的检测对于LN的诊断及疗效评价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抗核小体抗体免疫印迹法系统性红斑狼疮狼疮性肾炎

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是一种以体内出现多种自身抗体为特点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病变可累及多个器官、多个系统。狼疮性肾炎(LN)是SLE主要的并发症,临床表现为蛋白尿、血尿、肾衰竭甚至发生尿毒症导致患者死亡。因此,适时监控系统性红斑狼疮患者肾脏是否有活动性炎症,对LN的判断、免疫抑制剂的及时应用至关重要,可阻止病情恶化。近年来,核小体及其抗核小体抗体(AnuA)在LN发病机制中的作用得到的重视,本文检测了26例LN和32例系统性红斑狼疮(SLE)无肾炎患者血清AnuA,旨在探讨AnuA在狼疮肾炎患者血清的表达及临床意义。

1材料和方法

1.1研究对象选取临床确诊的SLE患者58例,其中LN患者26例,女26例,18-68岁;无肾炎SLE患者32例,女31例,男1例,年龄19-69岁。诊断均符合1997年美国风湿病学会修订的SLE分类诊断标准[1]。近期未接受激素及细胞毒免疫抑制剂治疗。

1.2方法

1.2.1标本的采集与处理抽取患者静脉血,充分凝固后离心取血清保存于2-6℃冰箱,一周内检测。

1.2.2AnuA检测LN组与无肾炎SLE组的AnuA的检测均采用德国欧蒙公司提供的免疫印迹法ANA谱(IgG)检测试剂盒,同时检测抗dsDNA、RNP、Sm等14种抗原IgG类自身抗体。操作步骤:取包被了抗原的醋酸纤维膜条置入反应槽中,字面朝上,加入1.5ml1:101稀释的血清,置摇床上室温摇摆温育30分钟,用洗涤液摇洗三次后加入1.5ml1:10稀释的酶标抗人IgG(酶结合物),室温摇摆温育30分钟,重复摇洗三次,加入酶底物温育10分钟以产生颜色反应,观察反应区内的颜色强度。与非抗原包被区域相比,阳性反应将在相应的抗原线处出现综色条带,根据棕色条带的深浅与标准带比较,判断结果:弱阳、+、++、+++。如果结果肉眼不好判读,可用扫描仪判断。

1.2.3统计学方法率的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认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一、LN和SLE无肾炎患者血清ANuA检测结果:LN组与SLE无肾炎组患者血清ANuA阳性率差异具有显著性(P<0.001)。LN组患者血清ANuA定性结果阳性明显强于SLE无肾炎组(P<0.01)。

二、LN患者治疗效果与ANuA阳性率关系

跟踪观察了11例LN患者治疗过程中AnuA与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结果显示:AnuA与LN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呈正相关显著性(P<0.01);AnuA与LN患者的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P<0.01)。LN患者血清AnuA随着尿蛋白、血尿的消失而转阴,AnuA也随着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而转阴。

3讨论

狼疮肾炎是SLE最严重的并发症,肾炎的严重程度直接与SLE预后有关,肾衰竭是SLE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虽然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错综复杂,但目前已公认狼疮肾炎是一种免疫复合物介导性肾炎[2]。核小体在狼疮肾炎的发生和病程进展中起着重要作用[3]。

核小体(nucleosome)是真核细胞染色质基本重复结构的亚单位。Berden[4]等认为细胞凋亡是机体产生核小体唯一途径,同时凋亡过程还为这些抗原提供修饰,增强其免疫原性,当机体清除能力下降时,便激发自身免疫反应。生理情况下,凋亡形成的少量核小体可被邻近单核-巨噬细胞迅速吞噬而清除,而不诱导机体产生自身抗体,导致炎症反应,不能在外周血中检出凋亡核小体。病理情况下,大量细胞发生坏死或凋亡,产生核小体不能被及时清除,大量释放到细胞间质中,诱导机体产生一系列自身抗体,早期以AnuA为主,后期出现抗dsDNA抗体。

核小体引起肾小球肾炎有两条重要途经[5](1)核小体与AnuA结合形成的免疫免疫复合物沉积于肾小球通过激活补体,致使炎症介质释放,出现单核巨噬细胞浸润,损伤肾组织,同时肾脏固有细胞的细胞因子分泌增加,进一步介导炎症损伤,最终形成不同的组织病理改变。最近的动物模型研究发现,核小体免疫小鼠肾脏有明显的IgG型免疫复合物沉积,组织病理显示核小体免疫小鼠发生了明显的肾小球肾炎,说明核小体确实参与SLE相关自身抗体的产生和随后的免疫病理损伤[6]。(2)核小体除了它的自身抗原作用外,还通过介导抗DNA抗体与肾小球基底膜GBM)上硫酸类肝素的结合而破坏GBM的电荷屏障,出现大量的蛋白尿。

2000年Amoura等[7]对596例患者用酶联免疫吸附法(ELISA)进行了抗核小体抗体的检测及分型,发现抗核小体抗体IgG3亚类与SLE病情活动相关,并且是狼疮肾炎的标记性抗体。本研究采用免疫印迹法检测了58例SLE患者,AnuA在LN组中的阳性率为88.5%,非LN患者中的阳性率为37.5%(P<0.001),与帖彦清等[8、9]结果一致。我们实验研究也说明AnuA是LN较为敏感的自身抗体,与LN的发生密切相关,通过跟踪观察了11例LN患者治疗过程中AnuA与尿蛋白、尿红细胞、血清白蛋白的相关性,发现AnuA与LN患者的尿蛋白、尿红细胞呈正相关,与血清白蛋白呈负相关,LN患者血清AnuA随着尿蛋白、血尿的消失而转阴,AnuA也随着血清白蛋白恢复正常而转阴。也观察到有病情稳定AnuA转阴的年轻女性LN患者,出院后因不规范用药LN活动AnuA重新转阳的病例,说明AnuA可以考虑作为LN患者疗效监测的指标。由于我们本实验报告观察的病例数量有限,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肾炎的相关性还有待累积病例进一步研究。

参考文献

[1]HochbergMC.UpdatingtheAmericanCollegeofRheumatologyrevisedcriteriafortheclassificationofsystemiclupuserytyematosus.ArthritisRheum.1997,40:1725.

[2]许韩师叶任高.狼疮肾炎的发病机制和治疗进展新医学.2004.35(8):502-504.

[3]TaxWJ,KramersC,VanBruggenMC,etal.Apoptosis,nucleosomes,andnephritisinsystemiclupuserythematosus.KidneyInt,1995,48:666-673.

[4]BerdenJH,LightR,vanBruggenMC,etal.Roleofnucleosomesforinductionandglomerulurbindingofantoantibodiesinlupusnephritis.CurrOpinNephrolHypertens,1999,8:299-306.

[5]胡坚,姚迈华.核小体在狼疮性肾炎中的作用.天津医药1999.27(7):444-446.

[6]郝进、郝飞、钟白玉等.核小体诱导BALB/c小鼠产生狼疮肾的研究。中华皮肤科杂志.2004.37(1):12-14.

[7]AmouraZ,KoutouzovS,ChabreH,etal.Presenceofantinucleosomeantibodiesinarestrictedsetofconnecivetissuediseases.ArthritisRheum,2000,43:76-94.

[8]钟清,甘华,陈瀑,陈恩静.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的相关性研究.中华风湿病学杂志.2003.7(2):111-113.

[9]帖彦清,陈伟华,崔秋英等.抗核小体抗体与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及狼疮肾的关系.河北医药2007.29(7):658-6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