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护理风险管理在临床中的应用

孙元婧

孙元婧(山东大学第二医院消化内科山东济南250033)

【摘要】在临床护理中,护理风险贯穿整个护理操作、处置、配合抢救等各个环节中,尤其是内科患者年龄大、反应力下降,自我保护能力差、病情危重且变化快,易反复,在住院期间发生意外伤害的潜在危险概率高,因此护士在整个护理工作中承担着重大的责任和风险。针对这些问题,我科开展了一系列措施,就如何进行护理风险管理,帮助护士树立正确的护理风险意识,针对临床中风险因素,制定防范护理风险的措施,收到较好效果。

【关键词】护理风险风险管理持续质量改进

1健全临床护理风险管理机制

制定科室护理风险管理计划对照《医疗事故处理条例》、《中华人民共和国护士管理办法》、《临床技术操作规范(护理分册)》等法规文献,有针对性的查找科室安全隐患,识别并确定目前我科室现存的和潜在的护理风险问题,例如抽血、给药、注射、灌肠,压疮、胃管及鼻胆管的脱管、消化道出血病人大量呕吐物引起的气道阻塞和交叉感染等问题,制定护理风险管理计划,明确护理风险防范措施。

构建科室护理风险管理责任体系,成立护理风险管理小组,护士长负责制,责任护士具体护理风险管理。定期召开护理风险管理会议,分析护理现状及存在问题,讨论风险的危害因素,并有动态变化及监测,提出有针对性的防范措施,由护士长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检查督促,发现问题及时改正,消除安全隐患。护士长经常巡检、督导责任护士工作与制度落实情况,检查危重患者护理完成情况,广泛征求病员及家属意见,及时掌握各种信息,以便及时发现护理安全隐患及时整治,综合评价护理风险管理的成效。每个护士按照其所在岗位职责的要求,规范护理行为,提高护理质量,形成“护士长→科室风险管理小组→责任护士→全体护士”的四级护理风险管理责任体系。

完善科室护理规章制度制度的建设是根本性建设。依据相关法律法规以及医院各项诊疗操作规范等文件,完善规章制度,调整适合本科室的项目,增加重要环节的管理规定。例如针对护理人员习惯于按医嘱机械工作,而忽视观察患者病情等无形工作,专门修订护士各班工作程序,突出病区责任护士的工作职责,实行责任制整体护理,为病人提供以人为本的全面,全程,连续,延续的优质护理;如针对护理人员习惯常规化管理而忽视细节管理的问题,通过分析护理的每个环节和过程,发现以前未出现问题的某些环节和过程,仍存在潜在的护理安全隐患和护理管理的薄弱点,注重杜绝隐患,制定“护理不良事件应急预案”每个护士知晓熟悉“护理不良事件上报流程”,完善“交接班制度”“三查九对”、“护士长四查房”等制度。科室修订完善了查对、交接班、不良事件上报,临床危急值报告等多项制度,严格按制度办事、凭制度管人,保障各项护理措施及时准确落实。

2规范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控制及持续质量改进(CQI)

规范护理物品管理我科注重了解各类护理仪器、物品的质量,及时发现问题,分析原因,抢救设备做到“五固定、一及时”,即定物、定量、定位、定专人保管、定时检查,及时检查维修,确保完好率100%。各急救物品(呼吸机、监护仪、除颤器、吸痰器等)保持清洁,性能良好,处于备用应急状态,并有使用操作流程。成立科室抢救小组,抢救设备实施责任人封条式管理,用后及时清洁消毒,检查性能并进行保养,物归原处,每周由抢救小组责任人集中检查保养1次,及时登记维修保养记录,并实行签名制度,护士长每月检查1次。

规范护理文书书写定期组织护士学习护理文书的规范与写作,学习《护理病历书写要求及质量标准》,遵循护理文书客观、真实、及时、准确、完整的书写原则来记录文字内容,仔细观察病情,从法律的角度规范护理文书,禁止涂改、粘贴、错写、漏写,提高护理文书书写质量,有效减少因书写中出现失误而导致的护理纠纷。

规范护理质量管理,持续护理质量改进(CQI)护理人员加强巡视,严密观察病情,做到观察细致、全面,处理正确、及时。做好精神与生活护理,成立护理质量管理及病房管理小组,定期测评护理质量,对于急危重症患者实施动态监测,每月总结分析护理过程和环节评价、监测护理风险管理的可行性和有效性。鼓励护士主动上报所有与患者安全相关的“护理不良”事件或隐患事件,坚持非处罚性、主动报告的原则,强化护理人员安全防范意识,达到持续改进护理质量的目的。

3提高科室护理人员整体素质

提高法律意识,全面培训护士,组织学习《医疗事故处理条例》、《护士管理办法》、《护理核心制度》、《护理差错标准及处理方法》、《各种意外事件的应急预案》《侵权责任法》等与护理风险防范有关的法律法规,组织护理人员参与法律专题讲座,及时通报其他科室相关安全信息,在科内开展护理风险讨论会,让护理人员在认识上提高、思想上统一,不断强化法律意识,增强责任感和诚信度,自觉执行各项规章制度,为患者提供安全的护理。

提升护理人员自身业务素质针对科室护理队伍年轻化、临床经验不足等问题,积极利用晨会、业务学习、护理查房等机会,组织护理人员进行业务学习和专科培训,培养护士评判性思维,进行危重、疑难病例讨论,不断学习新的护理理念、知识、技能,减少风险的发生。鼓励年轻护士学会观察、思考、分析、判断,不断提高观察能力和评判性思维能力,使其在碰到具体问题时能尽早尽快预见、鉴别、评估风险。每月进行常规技术操作、急救技术操作等考核,提高业务质量水平。

提高护士沟通能力倡导换位思考,通过规范护理人员言语行为,掌握沟通解释技巧,提高护患沟通能力,积极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做到“二及时”,患者病情变化时,及时消除患者及家属的顾虑,他们因某事对医护人员有意见时及时化解,及时解决患者及家属遇到的问题。在护患沟通中尊重患者的人格,回答患者询问时语言要同情、关切、热诚、有礼,避免冷漠粗俗。保护患者隐私,向患者做好沟通宣教工作,提供有关的健康知识和信息咨询及心理支持,帮助患者预防并发症,努力提高其自我护理能力,增进他们对护士和护理工作的理解、信任和支持,提高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避免护理纠纷的发生。

护理风险管理已经成为护理质量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我科通过加强对护理风险的管理,在全科开展“自我找茬”活动,不断提升了护士在护理工作中识别现存和潜在的风险的能力,健全护理风险管理机制,强化各种防范措施,强化护理人员的法律意识、责任意识及防范护理风险的意识,使得护士的临床应对技能不断增强,能够主动查找护理安全隐患,发现现有工作中的薄弱环节,自觉地执行各项规章制度,把各种护理差错、事故消灭在萌芽状态,提高了护理安全系数,护患关系趋于和谐,护理不良事件,护理差错,护理投诉及纠纷显著减少,赢得了患者及家属的信任,提高了患者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