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与对策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3

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与对策

朱霞红

朱霞红(江阴市新桥卫生院江苏江阴214426)

【摘要】人口老龄化是我国乃至全球面临的重要问题,社区卫生服务中心是集医疗、卫生、保健、疾病防治、健康教育、康复于一体的综合卫生机构,在社区,老年人作为社区的特殊人群,在社区护理需求中占有很大的比例,并且这一人群在不断增加,老年人在社区医疗服务及疾病防治方面包括社会角色、生理、心理、社会适应能力等方面具有特殊的要求,存在诸多问题。特别是进入二十一世纪后,以人为本的理念在医疗服务上得到了深刻的体现,随着我国居民的生活水平及医疗服务水平的提高,医疗模式已由过去的单一模式向生物-医学模式转变,老年人对社区护理的需求也增高,希望能得到方便、经济、快捷的社区卫生服务以满足健康需求。因此,通过对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针对目前的现状提出针对性的护理对策,通过切实有效的社区护理,提高老年人的生存质量与自我保健能力具有重要意义。

【关键词】社区护理需求老年人现状对策

【中图分类号】R473.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2)31-0058-02

老年人社区护理是指由社区卫生服务中心为社区老年人提供的一系列有组织的社区护理服务[1],老年人社区护理的特点是首先具有针对性,服务对象为社区60岁以上的老年人,其次是护理工作具有全面性和连续性,护理重点是家庭护理、健康教育、医疗保健等,老年人社区护理是一个新兴的、发展迅速的社区服务。据最新人口普查数据,我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已达1.77亿,占总人口的13.26%。预计我国2015年60岁以上的老年人将超过2亿,老年人发病率一般比年轻人要高出3-4倍[2],我国老年人的社区护理起步较晚,无论是护理经验及护理质量与发达国家相比均存在很大的差距,为了尽快满足我国人口老龄化及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开展有针对性的社区老年护理,是社区护理工作的重点,笔者现就老年人社区护理措施与护理形式等方面对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如下:

1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现状

根据健康促进模式,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主要包括三方面的需求,第一是疾病护理需求,是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的主要方面,内容包括社区紧急救护,老年慢性病患者家庭护理、慢性病患者的康复指导、老年残障患者社区康复护理、家庭病床及临终护理等;第二是疾病预防需求[3],包括老年慢性病预防宣教、健康体检、传染病预防宣教等;第三是健康促进包括老年心理卫生宣教、老年保健知识宣教及老年人饮食营养宣教等。首先,随着年龄的增加,老年人各器官生理功能逐渐衰退,近年来,由于我国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心脑血管为首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发病人数不断攀升,而发病的高危人群主要是老年人,从诸多文献报道显示,老年慢病患者大多数伴发两种或两种以上疾病,70%以上的社区老年人患有一种或多种慢性疾病,其中最主要的疾病为高血压及心脑血管疾病,另外白内障、肝胆疾病及关节炎也是发病率较高的疾病,相关调查资料显示,60%以上的老年患者因疾病而导致日常生活质量下降,而且比例与年龄呈正相关,年龄越大,所占比例越高,其中对生活质量影响最大的疾病是痴呆,失明、中风、关节炎和慢性肺部疾病五种[4]。以上种种疾病是导致老年人生存质量降低及生活自理能力下降的主要原因之一,同时各种疾病也是老年人主要的健康问题。其次,由于老年人各器官退行性变,大多数老年患者往往伴发多种疾病,一旦得病后往往病程迁延难愈,极易发展为慢性病,老年人一旦患病,随之而来的是生活需要他人帮助,日常生活能力下降,有的甚至长期卧病在床,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了沉重的负担,据社区一份调查报告显示[5],超过20%的老年人需要家庭病床及康复护理,超过30%的老年人需要护士上门服务,健康老年人(无重要脏器疾病)仅占老年人的20-25%[6]。第三,计划生育在我国也实行多年,一个家庭只生育一个孩子,中国的传统老年人是在家庭中得到子女的照顾,但现在大多数家庭为独生子女,家庭对老年人的照顾能力已严重削弱,而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建立是医院护理的延伸,根据老年人的需求给予针对性的护理,包括家庭护理、家庭病床、康复训练等,以满足日益增多的老年人的需求,从而缓解社会负担和家庭负担。第四,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对健康及保健的要求越来越高,需求量也越来越大。杨娜等[7-8]关于社区的调查报告显示,社区老年人中85.9%的人要求得到传染病预防宣教。多项调查报告显示,超过50%的老年人有心理障碍,超过70%[9]的老年人想要了解慢性病防治相关知识,超过50%的老年人存在体格检查的需求,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老年人对疾病预防的重视程度与日俱增。第五,多项调查报告显示,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中对健康促进需求最高,所谓健康促进是指以组织、教育和经济等手段对不健康的生活方式进行干预,以提高老年人的生命质量。采用社区健康促进,具有以下有利条件,首先社区老年人口较集中,便于组织。其次,是开展健康促进的有利场所,社区开展健康促进活动容易普及,社会受益面大。

2社区护理现状

2.1社区护理现状:我国从上世纪90年代末开始在各大城市建立社区医疗中心以来,经过十几年的发展,现在全国各大、中、小城市已初具规模。社区医疗中心为社区居民除提供基本医疗和预防保健服务外,还起着健康宣传以及对重点人群(老年人、慢性病人、妇女儿童等)的医疗保健服务的作用,取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10]。但目前社区医疗中心建设的重点是医疗、康复、保健、计划生育技术服务、健康教育等,对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开展还远远不能满足广大老年患者的需要,通过对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现状分析,目前在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还未受到足够的重视,老年人社区护理尚缺乏必要的政策支持,而且专业护理人才匮乏,社区康复工作人员学历低,没有制定专门的老年人社区护理岗位职责、技术规范、工作职责及工作流程,大多数社区无健康档案,护理文书的书写不规范甚至无记录。以上种种现状显示,现有的老年人社区护理现状远远不能满足社区老年人的护理需求[12]。

2.2老年患者现状:目前我国老年人社区护理资源还未得到充分的利用,老年人生病后还是习惯于去各大医院就诊,社区卫生资源利用率低,据相关调查显示,还有研究发现,超过40%的城市老年人患病后选择省级医院就诊,仅有1.6%的老年人选择社区卫生服务。大多数社区老年慢性非传染性疾病患者没有定期接受检查的习惯,如糖尿病患者很少没空腹血糖或根本不测血糖,高血压病患者很少定期检测血压或不对血压进行检测等,其原因是社区护理在我国起步晚、起点低,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服务内容及服务质量还未得到社区居民的认同,因此,还需要加大宣传及提高护理质量。

2.3老年人社区护理的影响因素:首先,改革开放几十年,我国的经济发展严重不平衡,到目前为止,东南沿海发达地区与西部地区间存在着极大的差异,另外城市与乡村也存在着很大的差异,老年人由于文化层次与经济收入不同,其护理需求也不尽相同,文化程度高,收入水平高的老年人,自我保健意识相对较强,对社区护理的利用意识也较强,而大多数社区老年人文化层次不高,更重要的原因是经济收入低,因此自我保健意识及对社区护理的利用意识相对相差。其次,老年人社区护理还存在着容易产生医疗纠纷的问题,这一潜在因素阻碍社区护理的发展,束缚医护人员的手脚。第三,社区护理人员需要具有全科护理知识,具备全面的护理技术和应付能力,而在我国,社区护理人员普遍文化水平较低,知识层次与素质达不到老年人社区护理的要求。第四,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无统一收费标准。统一规范的收费标准是树立良好的专业形象及专业服务发展的必要条件。目前老年社区护理服务无统一收费标准,也是制约老年社区护理健康发展的重要因素。

3护理对策

首先,要建立和完善社区医疗护理制度,增强社区医护人员的工作责任心,随着新的《医疗事故处理条例》的出台,为了实现医患纠纷中的无过错举证,必须要对社区医疗护理制度进行完善,使医护人员有法可依。其次,为了实现健康老龄化,给老年人更多的自主性、独立性,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无疾而终,或者把需要照料的时间缩得很短。要实现健康的老龄化,就需要有效的、切实可行的老年社区护理作保障,需要大量的社区护士走进家庭,为老年人提供必须的护理指导、家庭护理及健康咨询。第三,针对目前国内社区卫生服务中心的护理人员学历普遍较低,全科护理知识较少的问题,要引起人才,多吸收从正规院校康复专业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老年社区护理人才梯队,对现有社区护理人员采取引进来与走出去的形式进行培训,全面提高现有护士的知识水平及业务素质[11]。第四,老年人社区护理较之康复护理及常规护理具有一定的特殊性,社区老年患者在躯体疾病的同时,还不同程度的存有较大的心理障碍及不良行为等,因此,在护理时,护理人员要运用自己的专业知识及沟通技巧,对老年人的身体状况及心理状态进行综合评估,从而制定切实可行的护理计划,从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康复护理和健康教育进行多角度全方位的护理,并做好护理记录,定期进行评价,以观察护理效果。第五,学习发达国家的先进护理模式及经验,并实施和推广。发达国家的社区护理起步早,取得了较多的成功社区护理经验,我国的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建立晚,起点低,目前尚处于初级阶段,因此,借鉴国外成功社区经验,同时结合我国国情,在社区老年护理上进行运用,有利我国老年社区护理的发展。如实行老年人社区整体护理模式,鼓励老年人参加力所能及的娱乐活动和体育活动[12],为老年人提供全方位的人性化的护理,使用社区老年人保持良好的心态及充实老年人的生活,同时通过各种宣传资料及健康知识讲座,录像等,让老年人改变不健康的日常生活行为方式,掌握预防疾病的知识及简单的治疗和护理知识,全面提高社区老年人的自我检测和自我防护能力,有效降低各种疾病的发病率,有效控制慢性非传染性疾病的进展,通过健康促进活动,让越来越多的老年人学会和掌握自我调解与疏泄情感的的方法,保持身心健康,掌握科学的饮食,提高生活质量。

综上所述,我国社区卫生服务中心还处在起步阶段,相比发达国家的社区服务中心还有很大的差距,在完善管理机制的前题下,加强人才的引进和培养,同时政府应加大对社区卫生机构的投入,首先要引进人才,吸收从正规院校护理专业毕业的专业技术人员,建立老年人社区护理人才梯队,合理的借鉴国外的成功经验,有的放矢地为老年人提供有针对性的社区护理服务,使老年人安度晚年,建立老有所养的和谐社会。提高社区老年人的生存质量。

参考文献

[1]张静伟,姜丽萍.国际社区护理体系对我国社区护理开展的借鉴作用及启示[J].中国全科医学,2008,7(11):1257-1258.

[2]杨娜,曾慧,韩小怀,等.吉首市城区土、苗、汉民族老年人社区护理需求及影响因素调查[J].医学临床研究,2006,23(11):1817-1820.

[3]程冉冉,张勇,贾力品.城市老年人对社区护理需求的调查分析[J].现代护理,2007,13(12):11l3-1114.

[4]彭迎春,詹媛麟.我国社区卫生服务现状及新型模式研究进展[J].中华全科医学,2011,9(3):432-434.

[5]林婷,黄俊山,姜小鹰.社区老年人生活质量及其社区护理需求调查分析[J].护理学杂志,2006,21(18):4-7.

[6]杨敏,高玉霞,邢沈阳.影响中国社区老年护理的因素分析及对策[J].现代护理,2008,14(1):41-43.

[7]张楠,李伟.浅议我国城市社区老年护理的发展与完善[J].卫生经济研究,2010,272(3):22-24.

[8]邵梅,姜科,银全有.老年人对社区健康服务需求的护理对策[J].中国医药导报,2006,3(34):123-124.

[9]王凤卿,王苏梅,陈红,等.社区老年人护理需求及生活质量的相关性研究[J].国际护理学杂志,2009,28(4):449-452.

[10]黄玲,杨敏,赵会芳,等.长沙市老年人健康促进生活方式及相关分析[J].医学理论与实践,2009,22(11):1403-1405.

[11]黄艳悔,刘辉.家庭病床护理人员风险意识调查分析及对策[J].护理研究,2009,23(5):1348-1349.

[12]陈雪萍,许虹,王先益,等.养老机构老年护理管理现状及建议[J].中华护理杂志,2010,45(5):454-45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