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生互动以趣促读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8-18
/ 1

师生互动以趣促读

安振波

安振波山东省胶州市马店小学266300

新课改倡导研究性学习,鼓励学生自主探究,主动求知。要求教师把课堂和实践还给学生,极大地解放了学生,使学生的主体地位得到了真正的体现。反观我们的语文阅读教学,老师眉飞色舞的讲,学生死气沉沉的听,老师穷追猛打地问,学生手忙脚乱地答,课堂并未呈现新课改追求的生机勃勃的状态。原因很简单,老师并未真正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学生带着自己的知识经验,兴趣情绪,道德认知去参与学习过程。在语文阅读教学中,我们必须充分理解并尊重学生的情感体验。现代教育教学研究发现:决定学生学习效果的因素包括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学生的智力水平差距不大,习惯、态度,特别是兴趣对学习效果有着重要的意义。因此,进行阅读教学,就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兴趣。

苏教版语文教材设置了“我读书、我快乐”这一板块,这一板块推介的名著大多具有浓郁的趣味性。因此,我们在语文阅读教学中可以以“我读书、我快乐”为突破口,师生互动,以趣促读,藉此活跃课堂,活跃思维,活跃语文学习。

师生互动是指在学习中,教师给每个学生充分发言的机会,尤其是鼓励学困生发表自己的见解。同时,教师作为群体中的一员,与学生进行广泛的信息交流。这是一个既有利于每个学生获得成功,又有利于集体获得成功的活动方式。在阅读教学中,实施师生互动法来调动情绪,就是教师充分发挥主导作用,激发学生兴趣;学生发挥主体地位,主动探趣、品趣。通过师生互动,营造出一种其趣无穷的氛围,以此推动语文学习。

一、阅读之初,激发兴趣

阅读之初,学生对文章一无所知,教师宜设计精彩的导语,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如在六年级下册《西游记》的阅读之初,教师可以以电视剧《西游记》导入,同时提出问题:“孙悟空出世有何不同?他有什么高超的本领?”这些问题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他们立刻兴致勃勃地翻书阅读。通过设疑激趣,激情渲染,勾起学生初步探究文章的欲望与兴趣。

二、重点探讨,寻找兴趣

重点研讨,品味语言文字时学生要更多的参与到趣味性的探究与体验中来。此时,教师应自觉地走下讲台,变导为拨,助学生寻趣、品趣。以《西游记》为例,学生在通读《美猴王》之后,教师问:“石猴的出世,美猴王的得名又是怎样的传奇色彩?你能品味出石猴的乐趣吗?”学生用喜欢的方式,去体验石猴,美猴王的乐趣。有摇头晃脑大声朗诵的,有像模像样编剧演出的,有凝神静思的……真是不亦乐乎。通过寻趣,品趣,使学生加深了对文章的理解。

三、总结收获,提升兴趣

教师应根据具体情境来提升,巩固学生读书之趣。仍然以《西游记》为例,《美猴王》一段情节引人入胜,学生读完之后感觉酣畅淋漓。此时,教师需要做的就是提升读书之趣,问:“你为什么觉得过瘾?你还知道小说中的哪些精彩故事?”这一问为了释放学生的想象力与创造力,给学生以充分的空间,挥洒自如,使学生尽享读书之趣。在收束阶段,教师既要引导学生充分享受解读作品之趣,又要引导学生充分享受作品的重建过程的创造之趣。在实施师生互动法时,要注意以下几点:

1.教师介入时间要适度,介入时机要适当。“趣”需要学生去探究,去品。教师介入时机需注意,不能太早,也不宜太迟。太早学生尚未产生兴趣,太迟学生兴趣已回落,错过时机,事倍功半。把握好“度”,在学生最兴奋的时候轻轻一点,效果最佳。

2.注意倾听,师生互动。教师要注意倾听学生,学生要注意倾听教师,真正的搞好信息的广泛交流,而非各自为政。通过相互间的倾听来激趣,品趣,追求一种课堂的整体效益。

在阅读教学中运用师生互动,以趣促读,不但激发了学生探究的欲望,增强了学生认真学习的信心,而且发展了学生的思维,锻炼了学生的能力,也充分体现了新课改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