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1-11
/ 1

浅析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

甲么

甲么四川省阿坝州马尔康市疾控中心624000

【摘要】目的浅析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的效果及安全性。方法选取我院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92例,对所有患者均采用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观察患者的临床疗效。结果有70例患者治疗痊愈,有11例患者治疗显效,有10例患者治疗有效,仅有1例患者治疗无效,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91%,临床治疗效果较好。结论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安全性较高,具有较好的临床应用效果,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小儿;流行性腮腺炎;西咪替丁

流行性腮腺炎在小儿中是一种常见的病毒性传染病,对小儿患者的呼吸道、腺组织、神经系统、肾脏的影响较大,严重威胁了小儿患者的生命健康和成长,成为了广大家长和医疗人员关注的重点[1]。现针对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经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治疗的效果和安全性进行分析,报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1月至2015年12月收治的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92例,均采用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其中,男52例,女40例,年龄2-14岁,平均年龄(7.8±1.3)岁,所有小儿经临床诊断确诊为流行性腮腺炎。经医院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1.2方法

医护人员对92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进行常规指标检查,并且将检查数据予以详细、准确记录,为主治医生制定科学合理治疗方案提供有力支持。根据患者的患病病情,医护人员对患者予以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嘱咐患者每天早中晚三次分别服用夏萨达斯玛保丸7丸/次,夏萨五鹏丸7丸/次,服用药物的过程中需用温水服送,随即观察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

1.3评定标准[2]

治疗痊愈:患者接受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后,发热、头疼、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均消失,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检查均处于正常水平。

治疗显效:患者接受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后,发热、头疼、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消失超过百分之八十,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检查基本处于正常水平。

治疗有效:患者接受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后,发热、头疼、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均得到有效改善,并且患者各项生命体征指标检查也比较稳定。

治疗无效:患者接受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后,发热、头疼、呕吐等相关临床症状均没有出现任何改善迹象,甚至出现病情恶化现象。

2.结果

对92例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患者应用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取得较好临床治疗效果,92例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为98.91%。表1为具体详细数据。

表170例慢性浅表性胃炎患者临床治疗效果分析表

3.讨论

腮腺是痰液腺中最大的腺体,位于两侧面颊近耳垂部位,腮腺炎主要是由于感染性、免疫性、阻塞性及原因未明星炎症肿大等,最常见的是感染引起的腮腺炎,多为病毒性和细菌性。细菌性腮腺炎主要表现为发热、腮腺局部红肿、白细胞计数增多。病毒性腮腺炎主要为流行性腮腺炎,本研究主要对流行性腮腺炎进行针对性研究,主要是由腮腺病毒感染引起的呼吸道传染病,特征为腮腺的非化脓性肿胀并可侵犯到各种腺组织或神经系统、肝脏等重要器官,严重时甚至会引起脑膜炎、胰腺炎等并发症状,病后可获得持久的免疫力。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起病较急,常伴有发热、头痛、食欲不佳等症状,数小时后体温可升到39℃甚至更高,出现唾液腺肿胀,局部皮肤发热,临床中多通过药物进行治疗[3]。

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是强效的抗病毒药物,目前广泛应用于藏区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治疗中,能够起到抗毒、消肿和止痛的作用。并且小儿患者在用药后,其腹胀、腹泻和口干等不良反应较少,安全性较高,逐渐成为藏区临床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首选治疗药物,治疗效果较为理想。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采用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联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治疗总有效率为98.91%。治疗效果明显。

综上所述,藏药夏萨达斯玛保丸与夏萨五鹏丸能够有效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降低不良反应发生率,安全性较高,取得显著的临床治疗效果,临床中应广泛应用和推广。

参考文献:

[1]苏艳琼,杨春燕.痰热清注射液联合利巴韦林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合并脑膜脑炎临床观察[J].中国中医急症,2015,24(6):1014,1017.

[2]王军.高频超声诊断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临床价值[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3,22(36):4079-4080.

[3]张淑娟.西咪替丁治疗小儿流行性腮腺炎的效果及安全性探究[J].吉林医学,2013,34(13):2487-2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