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2-22
/ 1

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临床观察

谭明松

湖北省巴东县官渡口镇卫生院444309

摘要:目的:观察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的疗效。方法:利用中医辨证论治,对慢性胃炎分型(脾胃虚寒型、胃热炽盛型、肝胃气滞型、瘀阻胃络型、胃阴亏虚型)的诊治方法。结果:大部分患者病情好转,症状明显减轻.结论:在临床通过健脾和中、清脾泻热、降逆和胃、疏肝泄热、调气和胃、活血化瘀、养阴益胃等治法治疗慢性胃炎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关键词:慢性胃炎;中医辩证分型;香砂六君子汤加味

慢性胃炎是临床常见病、多发病之一。随着人们生活节奏的加快,近来该病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慢性胃炎属于中医学“胃痞”、“胃脘痛”等范畴,病因多由感受外邪、饮食不节、七情所伤而致。目前慢性胃炎的发病率居消化系统疾病的首位,近年来亦有上升趋势。中医中药治疗本病具有疗效好、价格廉、不良反应少、复发率低的特点,适用于广大农村推广运用,现将个人的诊疗体会介绍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2011年至2014年间,我院内科采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治疗慢性胃炎,根据就诊随机分为两组。治疗组100例,其中男40例,女60例,最大年龄71岁,最小年龄13岁,平均年龄39.5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2年,平均病程3.3年;对照组90例:其中男40例,女50例,最大年龄70岁,最小年龄15岁,平均年龄40岁,病程最短1年,最长13年,平均病程3.2年。两者在性别、年龄、病程上无统计学差别(P>0.05)。

1.2诊断标准

1.2.1参照《中西医临床消化病学》中关于慢性胃炎的诊断标准,全部病例具有反复发作的消化不良的症状:脘腹胀满、胃痛、嗳气、吞酸、嘈杂,其中2项以上;纤维胃镜检查发现胃粘膜充血、水肿、粘膜斑点糜烂或出血。

1.2.2中医辩证施治可根据以上特点,结合胃镜再运用中医基本理论和思维去对应进行辨证施治。我们根据国家中医管理局1994年发布的《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临床常分五型论治。

1.3临床治疗

1.3.1治疗方法方用香砂六君子汤加味,药用:党参15g白术12g茯苓12g炙甘草6g木香9g砂仁9g(后下)厚朴18g陈皮12g半夏12g郁金15g。加减:胀满甚者加陈皮、枳壳;吞酸明显者加乌贼骨、锻瓦椤;偏于郁热者加黄芩、黄连、苡仁;胃痛甚者加元胡、白芷、片姜黄、郁金;便血者加杜仲炭;纳差明显者加鸡内金、焦三仙;大便溏者加炒白术、车前子;便秘者加槟榔、威灵仙。

1.3.2煎服方法上药加水浸泡半小时,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煮30分钟,后取汁300毫升;再加水500毫升,武火煎沸后改文火煮30分钟后取汁200毫升,上两次汁混合后,早晚两次分服。服3-4周为一疗程。

对照组盐酸雷尼替丁胶囊150mg,日二次口服;硫糖铝片1.0,日三次,餐前嚼服;维生素B6片20mg,日三次口服。连续服用3-4周为一疗程。

2治疗结果

2.1疗效评定标准两组病人治疗一疗程后,对其自觉症状以及胃镜复查结果进行观察分析。痊愈:临床症状消除,胃镜复查胃粘膜无糜烂、充血、水肿;显效:临床症状消除,胃镜检查无糜烂、水肿,但仍有少量充血或红斑;有效:临床症状有改善,但胃镜检查无明显改变者;无效:治疗前后临床症状和胃镜检查均无改变者。

2.2治疗结果治疗组100例,痊愈51例,治愈率51.0%;显效31例,显效率31.0%;有效15例,有效率15.0%;无效3例,无效率3.0%;总有效率97.0%。对照组90例,痊愈28例,治愈率31.1%;显效24例,显效率26.7%;有效13例,有效率14.4%;无效25例,无效率27.8%;总有效率72.2%。治疗组治愈率及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两组有显著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慢性胃炎属中医“胃脘痛”范畴,多由忧思郁怒、肝木横逆犯胃,饮食劳倦损伤脾胃或禀赋不足、脾胃虚弱所致。临床上以脾胃虚寒多见。《素问?举痛论》云:“寒气客于胃肠之间膜原之下,血不得散,小络引急故痛。”“寒气客于肠胃,厥逆上出,故痛而呕也。”张介宾《景岳全书?心腹痛》论胃病病因:“惟食滞、寒滞气滞者最多……。而总其大要,因寒者常居八九因热者十惟一、二。……盖寒则凝滞,凝滞则气逆,气逆则痛胀由生。”故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治宜温中健脾、行气和中、散寒止痛。香砂六君汤具有健脾和胃、理气止痛的功效,方中白术、茯苓已具备燥湿利湿的作用,但作用较弱,加陈皮、半夏后行气化湿止呕作用增强,在六君子汤的基础上,再加行气的木香,化湿温脾的砂仁,其理气化湿止呕的功效更大。故香砂六君汤在临床中治疗脾胃虚寒型慢性胃炎疗效显著。

参考文献:

[1]陈灏珠.实用内科学【M】.第11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1:1737

[2]方芳;香砂六君子汤加减治疗脾虚型功能性消化不良的临床疗效研究[D];湖北中医药大学;201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