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2-12-22
/ 2

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的相关因素分析

陈锐群

陈锐群(深圳市坪山新区坑梓人民医院<区妇幼保健院>518122)

【中图分类号】R714.6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2)22-0068-02

【摘要】目的探讨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的相关因素,为预防子宫复旧不良采取有效的措施提供依据。方法对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产后6周随访的2380例产妇的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结果2380例产妇随访6周,发现共有762例发生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为32.02%。阴道分娩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率为25.63%,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产妇的4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的相关因素有多种,剖宫产是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的主要因素。因此,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指导产妇进行适当活动和盆底功能恢复训练,以促进子宫复旧,降低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

【关键词】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

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是产科常见的并发症,直接影响了产妇的身体健康。影响子宫复旧的因素很多,而剖宫产是主要因素[2]。我们对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者进行调查分析,旨在为有效的预防子宫复旧不良提供科学依据。现将我院调查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09年10月~2011年9月产后6周随访的2380例产妇,年龄20~39岁,平均年龄29.6岁,初产妇1684例,经产妇696例,剖宫产901例,阴道分娩1479例。

1.2方法

产后7天由产后访视员发放调查问卷,内容包括年龄,产次,分娩方式,阴道流血持续天数,是否出现阴道大量流血,产后访视员检查宫底高度、恶露性质等。

1.3诊断标准

正常产妇子宫于产后10天降入骨盆腔内,腹部检查触不到宫底,产后6周恢复到孕前大小[1];产后血性恶露持续3-4天,浆液恶露持续约10天[1]。出现如下任何一项为阳性结果1、阴道流血时间≥15天和(或)产后14天(第二次产后访视时间)在耻骨联合上方触及子宫底;2、产后6周回院妇科检查或超声提示子宫未恢复至孕前状态和(或)阴道不规则流血。

1.4统计学处理

选用SPSS16.0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单因素分析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子宫复旧不良发生情况

2380例产妇随访6周,发现共有762例发生子宫复旧不良,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为32.02%。

2.2子宫复旧不良相关因素统计

2.2.1年龄因素

如表1所示,25岁以下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率较低(28.63%),30岁以上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率较高(35.28%),子宫复旧不良率不同年龄段之间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表1不同年龄段子宫复旧不良发生情况比较[n(%)]

年龄(岁)正常(人)子宫复旧不良(人)子宫复旧不良率(%)

≤2554121728.63

26~3072335232.74

>3035419335.28

注:﹡与其它年龄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2产次因素

初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率为34.80%,高于经产妇的25.29%,组间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不同产次子宫复旧不良发生情况比较[n(%)]

产次正常(人)子宫复旧不良(人)子宫复旧不良率(%)

初产妇109858634.80

经产妇52017625.29

注:﹡与经产妇组相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2.2.3分娩方式因素

阴道分娩组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率为25.63%,显著低于剖宫产组产妇的42.51%,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表3不同分娩方式子宫复旧不良发生情况比较[n(%)]

分娩方式正常(人)子宫复旧不良(人)子宫复旧不良率(%)

阴道分娩11003725.63

剖宫产51838342.51

注:与剖宫产组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产褥期是指从胎盘娩出至产妇全身各器官除乳腺外恢复至正常未孕状态所需的一段时间,通常规定为产后6周。子宫在胎盘娩出后逐渐恢复至未孕状态的全过程称为子宫复旧,主要变化为宫体肌纤维缩复和子宫内膜再生[1]。我们通过对2380例产妇随访6周发现,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为32.02%。这一结果低于肖娟[2]等人的报道(39.37%),而高于吴芷兴[3]等人的报道(22.28%)。我们辖区剖宫产率是30-38%,产后6周内随访的2380例产妇中剖宫产者901例,所占比例是37.86%,与剖宫产率基本持平。

影响产褥期子宫复旧不良的因素很多,本研究结果显示: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增长,但差异未见统计学意义(P>0.05);初产妇子宫复旧不良率高于经产妇,可能与初产妇剖宫产率比经产妇剖宫产率高有关,但组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阴道分娩组子宫复旧不良率显著低于剖宫产组,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分娩后,由于子宫体肌纤维收缩及缩复作用使肌层内的血管管壁狭窄甚至栓塞,局部血液供应明显减少,子宫肌细胞缺血,因而子宫体积明显缩小[4]。剖宫产术影响子宫复旧的原因:1、剖宫产术使子宫的整体性受破坏、肌纤维断裂,影响了肌纤维的收缩与缩复;2、剖宫产术产妇由于腹部切口存在,卧床时间延长,受体位影响,恶露排出受阻,导致宫腔积血,而进一步影响肌纤维的收缩与缩复。

因此,在行剖宫产手术时应严格掌握手术指征,降低剖宫产率,同时应该加强孕产妇产前、产后保健宣教工作,指导产妇进行适当活动和盆底功能恢复训练,以促进子宫复旧,降低子宫复旧不良的发生率。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7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9:77.

[2]肖娟,张海燕,张琳琳,等.产后子宫复旧不良发生现况分析[J].中国社区医师·医学专业,2010,12(27):42-43.

[3]吴芷兴,曾永红,朱玲玲.产后子宫复旧不良238例分析[J].现代医院,2011,11(3):41-42.

[4]曹泽毅.中华妇产科学[M].人民卫生出版社,2003.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