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5-10-20
/ 2

浅谈心理护理对分娩的影响

徐健王婕赵雪

徐健王婕赵雪

(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产科山东泰安271000)

【摘要】通过分析孕妇分娩期的心理特征,提出有效的心理护理方法,从而消除孕妇分娩期的不良情绪,医护人员用良好的语言及态度,对孕妇给予照顾和支持,给予孕妇精神鼓励,为其讲解正常分娩的过程,使其了解分娩的全过程,消除思想顾虑和对分娩的恐惧感,能够在最佳的心理状态下安全顺利分娩,从而减少因心理性疾病导致的难产的发生,并减少产后并发症的发生。

【关键词】孕妇;分娩;心理护理

【中图分类号】R473.71【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5)10-0287-02

对于孕妇来讲,分娩不仅是一种喜悦,也是一个比较危险的过程,多数孕妇因缺乏相应的生育知识而产生烦躁恐惧心理,严重地影响了分娩过程,出现难产,甚至危及母婴生命安全。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孕妇的心理也越来越多地被人们关注,不同的孕妇,其社会角色、道德水准、性格修养、文化素养不尽相同,这就必然导致不同的孕妇分娩前心理状态各不相同[1]。因此,作为产科人员应根据孕妇的心理特点有针对性地加强心理护理。针对我院自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以来1026例经阴道分娩的产妇进行心理分析,并制定一系列的心理护理措施,取得了较为满意的效果,现报告如下。

1.临床资料与方法

1.1临床资料

2014年1月1日—2014年12月31日,我院收住阴道分娩产妇1026例,年龄22~39岁,其中初产妇770例,经产妇256例;大学717例,高中以下309例。

1.2方法

对产妇进行心理分析并分型,针对不同的心理特征采取有效的护理措施。

2.产妇心理分型

2.1适应型

这类产妇一般都有较高的文化素质,适应能力强,对妊娠分娩知识有基本的了解。如对分娩带来的疼痛与不适有精神准备和自制力,能以良好的心态、稳定的情绪配合医护人员完成分娩。经产妇也有较好的适应能力,能够较好的配合医护人员。

2.2紧张恐惧型

这类产妇对分娩知识缺乏,在分娩前后依赖性增加,被动性加强,疼痛阈值降低,心理素质较差,不了解产程进展情况、宫缩疼痛、阴道流血、流水等,以至精神变得非常紧张敏感,稍有变化便不能耐受、大喊大叫。也有些产妇未临产前就出现精神紧张,影响饮食和睡眠,以至于疲惫不堪、体力耗尽而影响产程的进展,造成难产的机会增多。

2.3忧虑型

这类产妇一般有多年不孕、习惯性流产、死产、死胎或高龄初产、妊娠合并其他疾病等病史。对本次妊娠期望过高而又忧虑重重,如对婴儿性别、婴儿是否健康、自己能否顺产,助产人员技术上是否过硬等问题考虑较多。害怕侧切、胎吸、产钳及剖宫产等,害怕胎儿及自己出现意外,特别是临产前有异常情况的产妇,担心分娩会引起并发症,总之,忧虑心理在产妇中是最常见的。

2.4兴奋忧伤型

受传统思想观念的影响,有些产妇有“重男轻女”的观念,尤其是农村产妇表现较为突出,有些在产检检查时发现胎儿有微小异常的,在完成第二产程时迫切想知道胎儿性别和胎儿是否健康,达到愿望后的兴奋不已和事实与愿望相反后的忧伤,这种兴奋与忧伤的情绪波动往往是造成产后大出血的主要原因。

3.心理护理

3.1给予良好舒适的分娩环境

产房应保持温度适宜、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柔和、环境安静、产床整洁。优美舒适的环境可使产妇感到心情舒畅、精力充沛,有利于激发产妇主观的积极心态,细心观察临产妇的情绪变化,以便适时地给予解释,以逐步消除焦虑情绪,增加力量来源,使产程顺利进展。

3.2让产妇了解分娩过程

在分娩早期产妇感觉不适可与之交谈,对有产兆的产妇细心地观察产妇的神态,热情主动,分散其对阵痛的注意力,客观地告诉产妇疼痛的原因和分娩的关系,用身体语言,如抚摸、擦汗、按摩、压迫法止痛来减轻阵痛,宫缩后应全身肌肉放松,并利用宫缩间歇鼓励进食、进水,以保证产妇的能量供给和充分休息,积蓄力量,迎接下一次宫缩。

3.3建立融洽的护患关系

助产人员与产妇之间应建立平等合作的关系,互相尊重、相互依赖。助产人员在观察产程过程中应热情友好、态度和蔼诚恳,注意倾听产妇的陈述,仔细做好各项产前检查,尽量回答各种询问,以获得产妇的信任,取得其积极的配合,并利用适当的言语指导产妇认识分娩的生理过程。有异常情况不要向产妇直接交待,应及时报告值班大夫,针对情况及时处理,用通俗易懂的语言有分寸向产妇和家人说明情况,不要惊慌失措,避免给产妇造成不必要的思想负担。鼓励、安慰产妇,使其有信任感和安全感,并指导产妇如何利用呼吸及松弛技巧,达到尽快平安分娩的目的。

3.4正确应用护理技巧

心理疗法是心理护理的重要方法之一。给产妇以安慰、支持、诱导、鼓励等适当的心理调整,可减轻疼痛。催眠暗示疗法、导乐陪产疗法、松弛疗法和生物反馈疗法都是指导产妇放松肌肉的好疗法,因肌肉过度紧张会影响产程的进展,疲劳又会增加疼痛的感受,降低宫缩的强度。护理技巧得当可减轻分娩疼痛,增加产妇分娩的自信心,改善产妇的心理状态,使产程进展顺利。

3.5缓解兴奋与忧伤心理

婴儿娩出后不要急于道出婴儿的性别,如果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愿望相同,可在第二产程完成后直接告诉产妇,如果新生儿性别与产妇愿望相反,可暂时不告诉产妇,待胎盘娩出后加压按摩子宫直到宫缩良好后再告之,并且在新生儿与母亲皮肤接触时,多说些新生儿漂亮可爱之处,增加母婴感情,稳定产妇情绪,从而减少产后出血。

4.体会

良好的心理疏导和护理可减轻疼痛,并明显提高产妇对疼痛的耐受性,且平均产程缩短,能够安全顺利的渡过分娩,降低了剖宫产率及产后出血率,有效地减轻或消除产妇的痛苦,降低精神和体力消耗,从而减少母婴并发症。总之,应重视心理护理在产科领域中的重要作用,以便尽量减少因心理性疾病导致的难产发生,使产妇能够安全顺利地渡过分娩期[2]。

考文献】

[1]郑冬燕.孕妇产前心理状态调查及对分娩方式的影响[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2,19(5):10-11.

[2]张静.浅谈心理护理对分娩的作用[J].护理探讨,2008,03-019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