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应用清经散的体会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12-22
/ 2

临床应用清经散的体会

田春燕

田春燕(黑龙江省大兴安岭地区人民医院黑龙江加格达奇165000)

【中图分类号】R285.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2-5085(2010)17-0297-02

【摘要】目的探讨清经散方剂对不同年龄段的女性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的疗效。方法本文针对17岁少女与31岁已婚妇女月经不调采用了不同的配方。结果患者服药后月经量趋于正常。结论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是辨证施治的重要参考,治疗时要根据兼证加减药引,临床应用清经散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关键词】清经散月经临床应用

清经散是傅山在《傅青主女科》调经门中的一首方剂,由丹皮、地骨皮、白芍、大熟地、青蒿、白茯苓、黄柏组成。全方清热泄火,却不伤阴耗血,有养阴凉血之功。主治阳盛血热而致的月经先期。笔者根据热邪的轻重及侵犯的脏腑不同辨证应用月经先期、月经过多、经期延长、崩漏等病,取得了很好的疗效。

中医学认为月经的定期蓄溢,须赖肾肝脾相互协调,才能使气血和调,冲任通盛,以建立正常的周期,月经的产生及来潮需要一定的条件。临床可见有些妇女素体阳盛,加之过食温燥辛热之品,或过用辛热的药物或补品,或七情过度,五志化火,而致血分蕴热,热扰冲任。《傅青主女科》说:冲脉太热而血即沸,血崩之为病正中脉之太热也。

热伏冲任初期热势较轻,未侵犯其他脏器,未伤阴血,仅乘经行之际,迫血下行,使血量增多,此时主要的治疗原则是清热凉血而不伤阴。可用清经散原方治疗。经量多者,去茯苓之渗利,以免伤阴,酌加炒地榆、炒槐花。正值经期,还可酌加土石类止血药、胶类止血药。在经前还可应用宁血药。

热邪盛于里,热势较重,损伤冲任,血热妄行,而致崩漏,亦较重,冲任二脉受损程度达到完全不能制约经血,经血非时妄行而发为崩漏。治疗崩漏不仅要清热凉血,还要滋养肝肾。此外,崩漏的治疗除了近期达到止血的效果,更需要调整周期与恢复卵巢功能,恢复其按期排卵的生理状态,取得远期疗效。

经行吐钮,是由于素性抑郁,或怒气伤肝,郁久化热,热邪伤肝,冲脉隶于阳明,而附于肝,肝失疏泄,肝气上逆,灼伤血络,而出现经前或经期吐血,纽血,热扰冲任,则经期超前,两胁为肝经所布,肝气郁结,则两胁胀痛,肝郁化火,则心烦易怒,口苦咽干,肝火上扰则头晕耳鸣,热灼阴津,则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弦数为肝热内盛之象,两胁胀痛,口苦咽干,是肝热内盛的重要体征。治疗方法,除清热还要疏肝,引血下行,用清经散加当归养血柔肝,川楝子疏肝理气,茜草、白茅根佐以清热凉血之功,牛膝引血下行,甘草调和诸药。

《傅青主女科》:夫同是先期而来,何以分虚实之异……可见血热型月经病分清虚实是重点,可从症状上鉴别:

量多,面红口干,小便短黄,是火热而水有余,属实热。(治疗同前)

量少,伴两颧潮红,手足心热,舌红苔少,为火热而水不足,属虚热。治疗方法以养阴清热为重,以滋水为重,使水足而或自平,则经行如常矣。

病案举例:

(1)李梅,女性,17岁,2005年6月15日初诊。望诊:面色苍白,舌质红,苔干,脉浮数而大,患者平素嗜食辛辣之品。病情分析:患者17岁,属肾气已盛,血海充足,处于体实阳盛之期,加之平素过食辛辣之品,大便秘结,使积于胃肠之热不能通过大肠正常传导泻热,使体实内热加剧,复值经期过力,冲任受损,导致已蕴热之血海沸动不安,血热妄行而出血不止,属血热实证,诊断为崩漏。用丹皮15g,地骨皮15g,白芍20g,生地20g,青蒿25g,黄柏15g,炒地榆15g,炒槐花15g,血余炭10g,阿胶15g,焦栀10g,每剂煎2次,日服3次,4付血止。再用清经散3付,血热去。嘱忌食辛辣之品。

(2)海子春,女性,31岁,已婚,2005年7月4日初诊。望诊:面色潮红,舌质红,苔黄。病情分析:患者为育龄期妇女,平素脾气急躁,属肝郁化热,蕴伏于血分,热迫血行,治以清热凉血,兼疏肝解郁。用丹皮15g,黄柏15g,青蒿15g,生地20g,地骨皮20g,白芍30g,柴胡20g,郁金15g,经期过后服逍遥丸。一个月后月经量趋于正常。

体会:

(1)患者不同的年龄阶段亦是辨证施治的重要参考,如青春期先天肾气不足,治疗着重补肾气,益冲任;育龄期多见肝郁血热,治疗着重舒肝养肝,可加柴胡、郁金、薄荷,调冲任等。

(2)具体治疗时根据兼证加减:气阴两伤者加白术、黄芪,另炖西洋参;少腹刺痛,多是痰阻胞中,加桃仁、红花,祛淤止痛;少腹痛拒按,经血臭秽宜加入清热解毒、化淤之品如黄柏、败酱草、红藤、益母草;少腹及两胁胀痛,心烦易怒,脉弦宜加入柴胡、夏枯草、益母草;经血多去茯苓,加炒地榆、炒槐花,以免伤阴;实热耗气兼见少气懒言,加党参以益气。

(3)从治疗结果上看,中药对重证功血有较好的治疗效果,无应用大量激素治疗的有关副作用,如肝肾功能损伤,对生殖功能无损伤,无体重的增加。

(4)脉象可帮助认证,而且能预测病情的转归,脉滑数而大表示热盛,预示出血多且不易止,病情有加重的趋势。若脉细而小,沉取无力,说明热势已去,出血之势趋于缓解,可减轻清热药的用量。

(5)血热型月经病的治疗还应注意,出血量大,尽管出现气血虚弱的症状,也不妄用参、芪等燥热之品,以防进一步鼓动血海加重出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