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市区防汛墙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9-19
/ 2

上海市区防汛墙现状存在的问题与对策探讨

于瑞东

于瑞东

(上海市堤防(泵闸)设施管理处,上海,200080)

摘要上海市位于长江三角洲前缘,地处太湖流域下游,黄浦江和苏州河贯穿全境,汛期常受台风、高潮、暴雨、洪水侵袭。通过分析上海市防汛墙存在的问题,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措施,降低水害对上海市的影响,将对防汛墙建设管理和防汛安全带来帮助。

关键词防汛墙问题对策

一、上海市区防汛墙概述

上海市区防汛墙全长208Km(不包括110km新增防洪工程),位于黄浦江及其支河口两岸,涉及宝山、杨浦、虹口、黄浦、徐汇、闵行及浦东新区等7个区,担负着上海市中心城区免受黄浦江洪水和风暴潮袭击的重任。为了确保上海市区防汛安全,198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按千年一遇标准(水利电力部(84)水利水电规字第94号文批示)对市区208Km防汛墙进行加高加固,建筑物达到1级水工建筑物标准,并于同年10月正式开工建设。

二、现状防汛墙存在的问题分析

自1988年大规模加高加固改造以来,通过20多年的运行,对市中心的城市防洪发挥了巨大的作用,但仍存在着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①防汛墙使用年限久远,部分在30年以上,墙身薄弱、老化现象比较严重;随着使用年限的增加,这些结构首先暴露出内在质量不高、容易损坏及老化的问题,随后出现墙体破裂,引起墙后渗水。

②防汛墙整体、结构稳定安全存在隐患,当时建设执行的标准相对现行的规范和规定偏低,同时河道由于航道需要疏浚较深,地质钻孔点偏少,地质参数准确性偏低,常出现墙体滑移、整体失稳等险情。

③防汛墙抗渗能力不足,常在高潮位时发生墙后渗水和管涌;主要由于墙体底板埋深浅、长度偏短;墙后地势较低;板桩脱榫;墙前泥面淘刷;墙后填土质量较差;浆砌石墙身结构勾缝容易脱落等因素造成。

④部分防汛墙墙顶高程未达防汛标准,根据实测资料统计,约有8%防汛墙墙顶高程低于设防标准0.20m以上,若遇到天文大潮,有些地段极有可能出现墙翻水现象。就其原因有三,第一,城市地面普遍沉降;第二,防汛墙自身的基础沉降;第三,沉测点高程的调整。

⑤支河桥梁桥面高程未达防汛标准,据统计黄浦江支河口共有12条支河上的17座跨河桥梁的桥面高程未达防汛标准,高差为0.12m~1.6m。这些桥梁因建造年代较早,桥堍地势较低,每逢汛期,这些桥梁必须采取临时防汛措施,有几座老桥甚至采取筑坝导流、压重抗浮等措施,每年花费大量的财力、物力,以确保防汛安全。

⑥配套设施不足,1988年上海市人民政府报经国家计委批准立项时,未包括墙后防汛道路的建设项目。目前,根据8个区对实地进行调查后的资料统计显示,除部分公用段及厂区防汛墙墙后有防汛道路外,全市约有40%防汛墙墙后因拆迁量较大、资金不到位等原因,未设防汛道路(包括场外防汛道路)。

三、解决问题的对策探讨

根据以上的分析研究,相关职能部门充分采取了相应的对策和措施,确保了特大型城市防汛安全,保障了全市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促进了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具体对策和措施如下:

①针对使用年限久远,结构整体稳定安全标准偏低的防汛墙,采取统计各区防汛墙的建造年代、结构型式、受力特点,根据《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安全鉴定办法(试行)》第3条规定,使用年限已经达到甚至超过15年的防汛墙,必须进行安全鉴定。对使用年限超过30年或基础资料缺失的地段,一般结构老化严重,标准低且不安全,原则上拆除新建;对使用年限在15~30年之间的地段,对其断面的结构稳定、抗渗稳定等方面按现行规范和新的地质资料进行计算复核,如不满足要求,则采取加固或新建措施,如满足,下一步将进行安全鉴定。

②针对墙顶高程未达标段防汛墙,根据《上海市黄浦江防汛墙维修养护管理技术规定》第三十二条规定:对由于地面沉降等原因引起防汛墙墙顶降低超过20cm(含20cm)的进行加高。根据复核计算,对L型墙,前趾地基应力增加值一般小于5kpa,地基应力一般均可满足要求,所以拟全部采用简单加高形式。

③针对防汛墙抗渗能力不足,主要采取以下的对策与措施,解决其渗透稳定:(1)对浆砌块石墙身结构引起渗漏水,一般采用钢筋混凝土墙加固或改建方案;(2)对高桩承台结构下部基础土淘空、墙后冒水情况,采取底板以下土体进行压密注浆,并对板桩脱榫处进行封闭处理;(3)对因墙后填土不实,引起地面渗水情况,可对老填土用粘性土置换,有条件时墙后修筑混凝土地坪;(4)对因L型底板埋深浅、长度偏短或拉锚板桩结构,由于其渗径较短,可采取墙后土体注浆加固法,如结构稳定允许,墙后可加设土台。

④针对支河桥梁桥面高程未达标,采取以下的处理方式:对于低于防汛标准0.5m以下的桥梁,原则上采用轻型材料(如不锈钢板)简单加高,以防止越浪,并对桥梁采取适当的加固措施;对于高于防汛标准0.5m以上的桥梁,原则上拆除重建;对特殊桥梁进行特殊处理:(1)宝山区的东高泾桥,为防汛通道桥梁,现等级为农用桥,且建造时间较长,拟拆除重建;(2)虹口区的东大名路桥、东长治路桥,因涉及到庞大的拆迁量,故按相关工程规划进行一并改造;(3)外白渡桥横跨黄浦、虹口两区,作为上海市标志性建筑物,采用新的苏州河口水闸建成后的内河标准,满足防汛要求;(4)徐汇区铁路桥公务段位于龙华港上,梁底比设计高水位低0.04m,因铁路桥结构比较特殊,考虑在汛期采取临时防汛措施,待统一规划实施后一并改造,目前按沿铁路线可修筑一条长约250m、宽2.5m的碎石路面,作为临时抢险通道。

⑤针对防汛通道等配套设施不足,由于市中心动拆迁工作难度较大,约有40%的防汛墙后未有防汛通道,这给日常的防汛检查、维修养护和汛期的防洪抢险带来很大的不便。根据《堤防工程设计规范》中对堤防工程管理的交通设施的有关规定,防汛墙后方应布置防汛通道,以确保防汛道路的畅通。防汛道路设计道路宽度为6m,路面为C25混凝土结构,设计标准按4级以上公路标准进行。

四、结束语

近几年,上海市水务部门针对水情、工情不断变化的情况,尤其是近年来台风暴雨强度的增大,采取了针对性的防范和应对措施,确保了上海市城市的防汛安全和保障。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人民的需求不断变化,将对上海市的防汛要求提出更高要求,因此,需要相关职能部门未雨绸缪,根据出现的新问题,研究新对策,确保了一方平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