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的比较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0-20
/ 2

不同体重指数的2型糖尿病患者强化治疗后胰岛功能的比较

师爱香曹永吉

师爱香曹永吉(保定市第二中心医院河北保定072750)

【中图分类号】R587.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1)10-0030-03

2型糖尿病(T2DM)发病的中心环节是胰岛素抵抗(IR)和胰岛β细胞功能缺陷。IR贯穿T2DM发生发展的始终,β细胞功能缺陷是其发病的必要条件。持续高血糖为诱发和加速胰岛β细胞功能衰竭和IR的最主要因素[1],肥胖加重IR。研究显示[2-3],胰岛素强化治疗可改善新诊断T2DM的胰岛β细胞功能,减轻IR。本研究旨在观察不同体重指数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的状态。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收集我院2009年3月至2010年8月住院T2DM患者300例,均符合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糖尿病诊断标准,除外严重肝肾功能损害、心血管疾病,外伤、感染等应激状态及其他影响糖代谢的疾病和用药。根据2001年中国肥胖工作专家组发布的中国人肥胖诊断标准,根据体重指数(BMI,Kg/m2)分为正常组(18.5≤BMI<23.9)96(男/女:45/51)例,超重组(24≤BMI<28)102(52/50)例,肥胖组(BMI≥28)102例。一般资料见表1。

1.2研究方法

1.2.1所有病例于治疗前测量身高、体重、腰围及臀围,计算体重指数,测定血糖、血脂、肝、肾功能及糖化血红蛋白。

1.2.2治疗:入选患者随机给予胰岛素泵(CSII,157例)或四次胰岛素强化治疗(MSII,143例)。根据血糖情况调整胰岛素的用量。治疗期限均为2周。

1.2.3胰岛素强化治疗2周后行100g馒头餐试验+胰岛素释放试验。

1.2.4标本检测:血浆葡萄糖采用葡萄糖氧化酶法;血脂、肝、肾功能采用罗氏P800全自动生化分析仪测定;糖化血红蛋白采用乳胶增强免疫比浊法测定,批内差异2.5%,批间差异3.77%;胰岛素采用德国罗氏Elecsys/2010电化学发光法测定,批内差异1.9%,批间差异2.6%。

1.2.5血糖监测:使用德国罗氏血糖仪检测指尖末梢血糖,以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0mmol/L为治疗目标[4]。

1.2.6胰岛功能指标:馒头餐刺激后胰岛素曲线下面积(AUCIns)、胰岛素抵抗指数(Homa-IR)、胰岛素分泌指数(Homa-B)、胰岛素敏感指数(ISI)、30分钟胰岛素增值(I30)和血糖增值(G30)比值(△I30/△G30)。计算公式分别为:AUCIns=(S0+S180)/2+S60+S120;S0、S60、S120和S180分别代表0、60、120和180分胰岛素数值;Homa-IR=空腹血糖(FPG)×空腹胰岛素(FIns)/22.5;Homa-B=20×FIns/(FBG-3.5);ISI=Ln(1/FPG×FINS)。

1.3统计学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非正态分布的数据进行正态转换后再行比较,分别采用方差分析、秩和检验或配对t检验。P<0.05认为有统计学差异。所有数据均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处理。

2结果

2.1一般情况:三组患者的年龄、治疗前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腰围(WC)、甘油三酯(TG)、总胆固醇(TC)低密度脂蛋白(LDL)及高密度脂蛋白(HDL)在三组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的增加,TG、TC、LDL水平递增,HDL水平

表1治疗前一般资料指标分析(x-±s)

注:*表示P<0.05

表2治疗后各指标的比较(x-±s)

注:治疗前后对比*P<0.001;治疗后各组比较△P<0.05

递减,三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MI与WC、TC、TG及LDL呈正相关(r分别为0.35、0.11、0.12、0.16);与HbA1C、GLU及HDL呈负相关(r分别为-0.15、-0.19、-0.07)。见表1。

2.2治疗后血糖及胰岛素分泌功能:治疗后空腹血糖各组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随着BMI增加,治疗后FINS、AUCINS、Homa-IR、Homa-B及△I30/△G30值递增;ISI递减,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全天胰岛素用量各组对比有统计学意义P<0.05。相关分析显示,BMI与AUCINS、Homa-IR、Homa-B及△I30/△G30呈正相关(r分别为0.34、0.32、0.37、0.31);与ISI呈负相关(r=-0.40)。见表2。

3讨论

T2DM是胰岛素分泌绝对或相对不足,或IR使血糖升高。肥胖加重IR,促使糖尿病发生和发展,是T2DM的重要危险因素。BMI反映全身脂肪含量,但不能反映体脂分布情况。腰围可区别超重者是中心型或外周型肥胖。二者联合使用是预测肥胖相关疾病相对危险度的最有用的指标。本研究中二者有很好的相关性(r=0.35)。

本研究发现T2DM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随着BMI的增加,Homa-IR、FINS水平递增;ISI递减,与Chan[5]等的结论一致。其可能而机制为:肥胖T2DM患者游离脂肪酸浓度升高,过多的脂质在肝脏、肌肉、胰岛等组织器官中沉积,加重了IR,还可引起β细胞分泌功能和胰岛素表达的异常,加速β细胞的凋亡,从而容易发生糖耐量异常、甚至糖尿病[3,6]。研究显示当体重减轻到标准体重时,高胰岛素血症会有显著的好转[7]。T2DM常伴有脂代谢紊乱,随着BMI的增加而加重,常以高TG为主,血TG水平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IR的程度[8]。高TG者可通过游离脂肪酸干扰胰岛素在外周组织中与受体结合,使胰岛素生物效应降低所致。本研究观察到,随着BMI增加,反映β细胞功能的指标AUCINS、Homa-B及△I30/△G30数值逐渐升高,BMI与AUCINS、Homa-B及△I30/△G30正相关。

总之,不同的体重指数患者经胰岛素强化治疗后,胰岛β细胞功能明显不同,随着BMI的增加,β细胞分泌胰岛素的能力渐增强,但胰岛素的敏感性逐渐降低,可能揭示了肥胖和非肥胖T2DM患者具有不同的发病机制。

参考文献

[1]PurrelloF,RabuazzaAM.Metabolicfactorsthataffectbetacellfunctionandsurvival.DiabetNutrMetab,2000,13:84-91.

[2]祝方,纪立农,韩学尧,等.短期胰岛素强化治疗诱导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长期良好控制的实验.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5-9.

[3]翁建平,李延兵,许雯,等.短期持续胰岛素输注治疗对初诊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的影响.中国糖尿病杂志,2003,11:10-15.

[4]《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编写组主编.中国糖尿病防治指南,第一版,北京:北极大学医学出版社,2004:72.

[5]ChanWBTongPC,ChowCC,etal.Theassociationsofbodymassindex,C-peptideandmetabolicstatusinChinesetype2diabeticpatients[J].DiabetMed,2004,21(4):349-353.

[6]刘军,查英,盛励,等.腹型肥胖患者胰岛β细胞功能和胰岛素敏感性的变化[J].复旦学报,2006,33(3):393-396.

[7]CassellsHB,HaffnerSM.Themetabolicsyndrome:riskfactorsandmanagement[J].CardiovascNurs,2006,21(4):306-313.

[8]李莉.调脂治疗对增强肥胖2型糖尿病患者胰岛素敏感性的疗效观察[J].河北医学,2007,13(2):143-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