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

唐芳张志白琛

(成都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放射科四川成都610500)

【摘要】目的:分析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症。方法: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31例经手术病理确诊的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患者影像学检查。结果:本组3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的影像学检查显示,发生部位与病理完全一致;可见清晰边界。肿瘤形状以类圆形为主;最大径为8.5~83.2mm。肿瘤内部呈低密度,动脉期患者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轻度)。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渐进性强化,以中度强化为主。钙化:4例胰腺病变可见钙化,病变位于胃、十二指肠,仅2例见点状钙化征。结论: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征象典型,可用于术前诊断。

【关键词】消化系统神经鞘瘤;影像学表现;病理

【中图分类号】R730.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8)35-0177-01

1.前言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多为良性肿瘤,临床上相对少见[1]。由于缺乏诊断经验,容易造成误诊或漏诊,严重者甚至威胁患者的生命安全。本研究将3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现分析如下。

2.资料与方法

2.1一般资料

抽取我院于2016年2月—2018年7月收治的3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为研究对象。所有患者均经手术病理确诊。其中,男13例,女18例;年龄23~68岁,平均年龄(50.7±3.9)岁。病变部位位于胃部18例,十二指肠8例,胰腺5例。

2.2方法

给予患者影像学检查。本组3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中,23例行单纯CT检查,5例行单纯MRI检查,3例行CT联合MRI检查。影像学检查方法为:(1)CT检查。选用PhilipsBrillianceCT64排CT仪行CT扫查。管电流:20~500mA,电压120kV。扫描参数:重建矩阵:512×512,层厚10mm。给予患者三期增强扫描。经患者肘静脉团以高压注射器注射80mL非离子型对比剂。对比剂注射流率控制为3.0ml/s。注射后20~30s为动脉期,注射后50~60s为门静脉期,180~240s则为延迟期。(2)MRI检查。扫描工具选用GEHealthcare750Discovery3.0TMR仪行MRI检查。正式检查前,引导患者完成呼吸训练。扫描序列为:常规扫描:所有序列均经患者横轴面扫描。T2WI序列:选用呼吸触发扫描法,层厚4~5mm,TE及TR分别为95ms、1200ms;T1WI序列:选用屏气扫描法,层厚4~5mm,TE及TR参数分别为7.15ms、224ms。MRI增强扫描:LAVA-Flex序列,给予患者注射适量钆喷替酸葡甲胺,三期时间与CT三期增强扫描一致。

2.3观察指标

观察患者的检查结果。

3.结果

3.1患者的神经鞘瘤发生部位、边界、形状及最大径

本组31例消化系统神经鞘瘤患者中:发生部位:18例胃部,其中,胃体12例,胃窦6例;8例十二指肠,其中,5例位于降部,3例位于球部;5例胰腺,其中,3例位于胰腺体部,2例位于胰腺头部。

肿瘤边界:所有患者行CT或MRI检查,均可见清晰边界。

肿瘤形状:27例肿瘤呈类圆形,4例呈分叶状。

肿瘤最大径:8.5~83.2mm,平均最大径(29.7±12.8)mm。

3.2患者的影像学扫描结果

本组31例患者中,共26例行CT扫描检查。26例患者的CT平扫可见消化系统肿瘤内部均为低密度,局部病变密度欠均匀。T1WI序列:6例患者肿瘤呈不均匀低信号征。T2WI序列:所有患者肿瘤均呈不均匀高信号征。动脉期:31例患者的肿瘤均呈不均匀强化,强化程度均为轻度。门静脉期及延迟期:所有患者肿瘤均可见渐进性强化,除6例明显强化外,其余患者的肿瘤均达到中度强化。增强扫描过程中,本组18例患者见小结节状异常强化灶。钙化:病变位于胰腺的5例患者中,4例可见钙化,2例肿瘤边缘钙化(线状征),点状钙化2例(分别见于肿瘤边缘、肿瘤中心)。病变位于胃、十二指肠的26例患者中,仅2例于肿瘤中心出现点状钙化征。

3.3患者的血管影状况

经影像学增强扫描评估其神经鞘瘤内迂曲血管影状况:本组31例患者中,共14例增强扫描动脉期可见迂曲动脉。

4.讨论

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诊断难度在于:患者的临床症状随肿瘤部位的不同而表现各异,且部分患者无典型症状[2]。消化系统神经鞘瘤多位于胃部,少数位于十二直肠、胰腺等部位。

由于临床上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病例较少,因此,这种疾病的诊断方法仍以手术病理为主。近年来,随着影像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影像学检查逐渐于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术前诊断中得到了普及。本研究分别采用CT检查、MRI检查2种方法。影像学检查确定患者的肿瘤发生部位与31例患者的手术病理结果完全一致。从神经鞘瘤的发生部位来看,胃肠道型神经鞘瘤、非胃肠道型神经鞘瘤患者的影像学表现各异。

综上所述,可于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临床诊断中,推行CT、MRI检查,以便早期确诊。

【参考文献】

[1]殷兵,朱文杰,李震,等.消化系统神经鞘瘤的影像学表现与病理对照[J].放射学实践,2018,33(07):708-712.

[2]张海平,易三凤,伍威,等.消化系统神经鞘瘤11例临床病理特征及预后[J].临床与实验病理学杂志,2015,31(03):316-317.

作者简介:唐芳,专业领域:腹部影像诊断及介入诊疗技术,神经影像诊断及CTA后处理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