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探讨

何翠茹

何翠茹

(甘肃省敦煌市医院甘肃敦煌736200)

【摘要】目的:探究分析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方法:从2016年—2017年两年中在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的患者中挑选100人平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实施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的基础上加用护士配合的护理方案,对照组则采用普通护理方案。结果:观察组在患者满意程度和并发症发病率方面均优于对照组。结论:实施护理配合可有效提高手术成功率和患者的身体质量,值得大力推广应用。

【关键词】护理配合;神经阻滞;超声引导

【中图分类号】R472【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8)21-0270-02

神经阻滞的传统方法多是根据患者体表标志、患者触感或者反应来进行定位,不仅会给患者带来强烈的不适感,也会因定位的不准确造成一定程度的神经损伤。并且由于麻醉用药剂量偏大,副作用较多,会引发一系列并发症[1]。而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穿刺术可通过超声影像定位技术对神经结构进行精准定位,有效提高麻醉的安全程度。本文通过对手术围期安排护士人员进行相应护理配合,探究分析护理配合对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应用效果.

1.基本信息与方法

1.1基本信息

从2016年—2017年两年内在我院进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的所有患者中选择100位参与本次调研。将所有患者按照随机数表法均分成观察组和对照组。其中观察组包含32例男性患者和18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在18到70岁之间,体重范围在45千克到82千克之间,平均年龄为43.6岁,平均体重为60.5千克。对照组包含29例男性患者和21例女性患者。年龄范围19到72岁之间,体重范围在46千克到80千克之间,平均年龄为42.8岁,平均体重为59.6千克。所有患者均患有锁骨骨折或者肋骨骨折等类型疾病。经对比,两组患者的基本信息不存在显著差异,(P>0.05)可进行调研。

1.2调研方法

对照组:首先手术之前对患者静推咪达唑仑等麻醉前给药,并对操作区域皮肤进行消毒处理。接下来利用超声诊断仪对神经组织部位进行精准定位。把超声探头频率调整为6到14兆赫后以肌间沟处和腋鞘为起点开始扫描,锁定神经部位后将穿刺针缓慢精准刺入,注入麻醉药物后观察药物的分散程度。[2]

观察组:在以上操作的基础上加用护理配合的治疗方案,具体调研过程如下:

1.2.1术前护理操作一般情况下患者对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了解不足,会产生紧张不安等焦虑情绪,对手术产生抵抗心理。因此手术前医护人员应对手术的治疗意义、操作流程、操作优势、注意事项等向患者详细介绍,帮助其对麻醉以及手术树立正确的观念,从而促进手术的顺利进行[3]。并且医护人员在手术前应对患者的基本信息以及身体情况进行全面核实。核对其过敏药物,指导患者在指定时间段内禁食禁水,检查导管有无堵塞情况。并对患者的心率、血压等生命体征进行实时监测,在所有项目均无异常的情况下可进入手术室进行手术[4]。

1.2.2术中护理操作迅速开通静脉通道以便于输液输血。为方便特殊情况下对病人及时抢救,静脉通道应使用留置针和三通,并严格保持输液管的衔接和稳定状态。一旦发生渗漏等现象应立即采取紧急措施补救[5]。器械护士应照指定要求对仪器设备进行消毒安装,准备好手术用具以及所需药物并摆放到指定位置,以便手术中和医生紧密配合递交用具。将患者调整到手术体位,促进手术的顺利实施。为防止因麻药作用呼吸道分泌物增多堵塞呼吸道,应提前准备好吸引器,随时对患者呼吸道进行清洁。

1.2.3术后护理操作医护人员要对病人的身体状态以及护理注意事项熟练掌握,定时对患者的血压、心率等生命体征进行监测。并对患者的饮食、并发症等方面加以调理、预防等。

1.3统计软件

对所得数据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进行数据分析。并且P<0.05具有可比性。

2.分析结果

经过比较分析,实施护理配合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明显高于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显著,P<0.05。详见表。

3.讨论

传统的神经阻滞部位的查找主要是根据动脉搏动情况、针刺异感、或者神经刺激器等渠道对神经阻滞部位进行查找,存在一定盲目性,容易引发并发症。超声多普勒技术可以清晰地观测到浅部或者深部的神经结构,进行精准定位,有效避免了由于探测的盲目性导致的损伤和不适感,提高穿刺效率。手术操作过程中,医生可通过超声对神经部位精准注入麻药并可清晰观测到药物的扩散过程,使麻醉质量获得极大的提高。麻醉药物一旦注入人体后会随血液循环麻痹中枢神经或者抑制大脑功能,导致呼吸不畅,引发众多并发症影响手术效果,因此在手术前应有护士人员进行全面的检查准备工作。熟练掌握相关仪器的操作流程、调配好各类急救药物,及时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变化,掌握各类并发症的急救方法。例如当患者血压急剧下降时,护士人员经立即加快静脉滴注速度,及时对患者注入升压药品。当患者心律不齐甚至呼吸停止时按照医生的指示立即进行心肺复苏,并对患者注入急救药物。待患者生命体征稳定后做好详细记录。因此,护士人员的护理配合可有效保障麻醉工作的顺利进行,提高手术成功率,降低并发症发生率。本次调研数据显示采用护士配合护理方案的观察组患者满意程度较高,并发症发生率较低。明显提高了麻醉效果和患者的身体质量。在临床医学具有较大的应用价值。

【参考文献】

[1]黄以庭,邓文广,吴秋瑜,等.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罗哌卡因容量与效果观察[J].现代医院,2016,16(4):481-482.

[2]许天华,艾菊.超声引导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在重症老年患者上肢骨折手术麻醉中的应用体会[J].临床超声医学杂志,2016,18(12):835-838.

[3]杨利蓉.超声引导下的神经阻滞麻醉护理配合[J].大家健康(旬刊),2013(24):229.

[4]余建华,廖荣宗,黎鸣,等.超声引导和神经电生理监测下锁骨上臂丛神经阻滞最小有效剂量的临床研究[J].临床医学工程,2016,23(3):266-267.

[5]王立萍,袁敏,司秀兰.术前心理干预对患者全身麻醉效果的影响[J].齐鲁护理杂志,2005,11(9):786-7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