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蒋莲华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3-13
/ 2

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蒋莲华

蒋莲华

全州县才湾镇卫生院广西全州541500

【摘要】妇产科护理是医院各项护理中最重要的一部分,妇产科护理的好坏对妇产科病人有着直接的影响。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妇产科护理受到了越来越多人的重视。但由于妇产科护理中经常会存在风险,因此研究妇产科常见风险的处理方式显得就尤为重要。本文首先从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出发,分析妇产科护理过程中常见的风险及风险因素,并提出解决风险的对策。

【关键词】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风险处理

妇产科在医院的众多科室里,是比较特殊的一个科室,产妇和婴幼儿的免疫能力较弱,在产妇的生产和恢复过程中,病人心理和身体变化不稳定,使得出现医疗事故的概率极大增大。因此,要不断的改善妇产科的护理工作,创造一个温馨愉快的康复环境,尽可能的降低护理风险,减少医患纠纷,维护医院的良好形象,促进病人的康复。

一、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重要性

妇产科面对的患者人群为患有妇科疾病或分娩或人流的女性,通常这些女性在心理、情感上更为细腻;同时,妇产科内的部分患者病情较为复杂,因此,在妇产科护理工作中,更需要给予细致的照料与护理。一方面要求医护人员掌握专业的护理知识,另一方面还需要护理人员与患者之间进行良好的沟通,构建和谐的医患关系。有了医护人员每日的常规护理和检查,才能保证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另外,随着科学文化知识的普及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医疗服务的质量要求也越来越高,人们对于生育的理念有了更深层次的认识,而妇产科护理能为妊娠期、分娩期、产褥期妇女提供关于生理护理方面的专业咨询服务,进而保证了母婴健康,有利于优生。如今的妇产科护理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形成了较为完整的护理理念,形成了较为规范的护理流程和要求,对妇女的生育安全和婴儿的健康有重要意义。妇产科护理工作的有序开展,为患者的康复带来了福音,为医院的信用和形象带来了声誉。

二、妇产科护理常见的风险及风险因素

当前,学术界对妇产科护理常见的风险研究方法为对比研究,通过分析得出以下三个因素导致护理中的风险发生。

(一)患者的认知水平与心理压力

在我国,对妇产科相关的专业知识普及度很狭隘,医疗卫生资源供需矛盾较大。许多普通老百姓可能从未接触过妇产科的相关理论知识,这就造成了公众对妇产科没有正确的认识甚至存在一些误区,部分家属以及患者本身对于分娩也没有全面科学的认识。在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下,人们承受着严重的身心压力,再加上孕妇患者本来就是弱势群体,其身体和心理状态更容易受到影响,使得出现意外事件的风险几率提高。由于患者持续处于高度紧张状态,无法与医师、护理人员进行正常的沟通,造成沟通不畅,形成心理和情绪上的抵触,影响后续的治疗进程。

(二)护理人员专业技能有待提升

频发的医疗纠纷,除了患者身上的原因外,妇产科护理人员本身也是引起风险的原因。任何一个行业离不开工作人员的倾心付出,尤其在医学行业更需要医护人员的尽心尽力。目前,我国医学护理上存在医护人员的服务质量不过关、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的掌握不够、人员配备不足等问题,使得护理人员的精神时刻处于紧张状态,在具体操作过程中,遇到大出血以及人工流产等突发事件,容易慌乱,不能及时处理风险事件。专业知识不扎实,专业操作不娴熟,导致在实际护理工作中对患者的症状判断不准确,再加上人员的不足,在遇到突发事件的时候易造成护理的不到位。再者,护理人员自我防范意识的严重缺乏,对自身的行为无法进行合理约束,引起纠纷事件。

(三)科室管理欠佳

作为与患者接触最为频繁的人,护理人员需要在每个环节尽职尽责。妇产科护理的风险控制机制主要存在于护理的各个环节,第一,对病区的管理欠佳。对妇产科病人的管理,有些医院未设立专门的管理制度,没有明确划定家属探望病人的时间段,造成了母婴感染情况的发生。在妇产科病人出院时,门卫人员缺乏全面检查病人信息的意识,造成许多不好情况的发生。第二,消毒隔离管理存在问题。在妇产科护理的整个过程中,确保无菌环境是所有护理工作的基础,并要求相关的护理人员也要进行无菌操作。然而,许多医院存在护理环境恶劣的现象,护理人员没有定期对产妇和婴儿房间的空气进行紫外线消毒,造成了病菌的交叉感染。第三,护理人员的积极性不高。部分护理人员经常加班或值班,处于疲劳状态,不能对出现的状况作出积极处理。一些工作积极的护理人员也未获得应有的鼓励,严重影响了工作的积极性。

三、妇产科护理风险的处理

(一)做好产前检查

产前检查是为妊娠期妇女提供必要的医疗和护理建议的关键步骤,主要是为产妇和胎儿的健康保驾护航,明确向孕妇及家属表明母婴情况,做到双方互相知晓。一旦查出问题,及时寻找病因,采取必要的干预措施和急救措施,尊重患者、尊重生命。为之后的生产和护理制定合适方案和充足准备,保证母婴安全和健康。同时,护理人员应该向患者及家属做好相关护理知识的普及,做好心理准备,这样做的意义在于实现双方的完美配合,减少护理过程中不必要的矛盾发生。因此,产前检查一定要受到高度重视,避免大错酿成。

(二)加强护患间的沟通

医护人员要在长期的工作中积累沟通技巧和应急经验。作为与患者沟通交流的第一人,要做到以下几点。一是要始终保持平常心。产妇护理工作通常是漫长而艰巨的,除了要完成巨大的工作另外,还需要处理突发事件及其引起的惊慌。因此,护理人员要学会自我调节,无论遇到何种情况,首先都要自己保持镇静,才会稳定患者的情绪。二是要学会与患者心平气和的交流。产妇在生产过程中,情绪容易受到波动,经常会因为一些繁琐小事或与医护人员产生争执或情绪失控,在此情况下,护理人员一定要保持友善的语气,学会换位思考,正确引导患者,降低心理负担,在满足患者合理要求的情况下为其提供更为周到、全面的护理方案。三是对患者进行必要的心理辅导,使患者做好充分的心理准备,使产妇对分娩形成正确的认识,用自己的专业技能和知识来疏导患者的不安情绪,给予安慰和鼓励。最后,医院在平时的工作培训中,也应加强心理咨询方面的培训指导,针对不同患者的需求和性格特点处理问题,使护理工作充满着人性化,成为医院的名片。

(三)提升护理水平

提高护理人员的专业技能是提升护理水平、维护医院声誉的重要途径。医生需要不断学习以提升处理疑难杂症的能力,护理人员同样需要加强学习以提升自己的护理水平。首先,院方应该定期、不定期的举行培训,把最先进的、最人性化的护理技能传递给护理人员;并将培训与操作演练相结合,通过演练的方式,纠正不合理的护理技能,熟练新的护理技能。其次,制定奖惩制度。妇产科护理工作本就工作量大,身心较为疲惫,如果一味地让护理人员以高标准要求自我而忽略补偿或鼓励,极易打击工作的热情。为此,妇产科应制定奖惩制度,表彰表现积极、为科室作出突出贡献的人员,给予一定的物质奖励;反之,对工作消极怠慢,常与患者闹矛盾的施以必要的惩罚,以激励其改善工作方法。最后,开展相关法律的学习,提升医护人员风险防范意识,从而整体提升妇产科护理队伍的质量。

(四)加强科室管理

妇产科服务团队的服务质量的提升,还有赖于加强科室管理。首先,医院要加强对病区的管理,对于妇产科科室,在医院的母婴区应设置专门的管理人员进行管理,合理制定家属探望病人的时间段,保证妇产科护理工作的顺利进行,在患者出院时,保安对出院人的手续应该进行严格核查,确认患者的个人信息。其次,医院要加强消毒隔离管理,在进行妇产科工作的整个过程中,所有的护理人员都应该在无菌环境下进行工作,利用化学药剂进行消毒,确保产妇和婴儿生活的环境无病毒侵扰,尤其是对产妇的切口以及婴儿的脐带要特别的注意。最后,医院要加强护理工作人员的管理,相关领导人应该针对妇产科护理制定相应的责任制,每个护理人员负责哪一部分应该划分的清晰明了,从而增强妇产科护理工作的规范性和可行性。

小结

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和人民生活水平的不断发展和提高,人们对于妇产科工作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给当代的护理人员带来了机遇和挑战。我们应该正视妇产科护理存在的风险,也要加强风险处理,才能确保护理工作的有序进行。因此,作为妇产科的护理人员,应该不断在工作实践中积累经验和教训,在培训过程中提升能力,这样才能不断患者对护理工作的满意度。

参考文献:

[1]李红梅;妇产科护理常见的预防和处理[J];实用临床护理学电子杂志;2018年02期

[2]玉花;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的预防和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82期

[3]张丽杰;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及其处理[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17年07期

[4]凌翠琼;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测与对策[J];实用妇科内分泌杂志(电子版);2017年17期

[5]班舰云;妇产科护理常见风险预防和处理分析[J];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2017年4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