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7-17
/ 2

小学数学教学方式的转变

李志国

平远县河头中心小学广东梅州514647

【摘要】学习评价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全面了解学生数学学习的过程和结果,激励学生的学习和改进教师的教学。应建立评价目标多元、评价方法多样的评价体系。评价要关注学生学习的结果,也要关注学习的过程;要关注学生数学学习的水平,也要关注学生在数学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与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尽力信心。

【关键词】小学数学;转变;学习评价;教学方式

《数学课程标准》中指出:评价的目的是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历程,激励学生的学习热情,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评价也是教师反思和改进教学的有力手段。对数学学习的评价要关注学生的学习结果,更要关注他们的学习过程、水平、情感和态度,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根据这一标准,课堂教学评价应从对教师的评价转变为对学生的评价。下面谈谈我个人对课堂评价方式中的两点看法。

一、以教师的鼓励性评价为核心

因为学生“亲其师而信其道”所以,我们的课堂激起学生的兴趣就变得尤为重要。课堂教学评价就是激趣的重要手段之一,在教学课堂中会因教师一个手势,一个眼神,一下抚摸都能使学生在举手投足间感到亲切,拉近师生间的距离。或许就能改变一个孩子以后的学习之路。这就要求教师要恰当运用鼓励性评价来掌控和驾驭课堂。

教师鼓励性评价的语言评价直接、快捷,是课堂教学中使用频率最高的、对学生影响最大的评价方式。评价方式要丰富多样,结合学生的年龄特点,配以形象、生动的评价鼓励,往往能起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同时在课堂上,教师要有很强的听辨能力,并能根据学生的参与性学习表现,及时进行反馈,准确、客观地指出学生的长处及存在的问题。例如在数学课课堂中,对待知识比较全面的学生,教师可评价:“你知识真丰富!知道的真多!大家向你学习!”“连这些都知道,真不愧是班级的智多星!”;对待积极思考,探索的学生,教师可作这样的评价:“你非常爱动脑筋,常常出其不意一鸣惊人,让大家忍不住要为你鼓掌喝彩!”“你真聪明!连这么奇妙的方法都能想到,真是个爱动脑筋的小朋友!”;对待知识面缺漏较大、缺乏自信心的孩子,针对他的学习情况,教师可用鼓励的评价说:“你进步真大啊!老师感到特别高兴!”“没关系,勇敢地把自己的想法说出来,我知道你能行!”……这样的评价,针对学生的个体差异,比较好地发挥了评价的激励功能。

二、以学生自我评价和同伴间的互评为中枢

自我评价是主体对自己思想、愿望、行为和个体特点的判断与评估,它是自我意识的重要成分之一。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在学习的过程中感受最深、体验最丰富,想说的话自然也最多。因此,在评价时也最具有发言权。在实际操作中教师要恰当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帮助学生认识自我,建立信心。因此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要关注评价的主体,也就是学生的自我评价,培养学生自我评价的能力,掌握自我评价的方法,促进学生健康和谐地发展。例如在新课结束后,教师可让学生说说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还有什么疑问?这样学生在自我评价的过程中,让孩子们经过反思,自我检查,梳理自己的知识体系,并知道自己未能学习到的知识。再比如:在学生做错题后老师要及时引导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将错误答案当成是正确的答案进行再探究,激发使其“错误”与“正确”发生矛盾冲突,在冲突中发现、探究知识的方法。当学生在探究中发现了错误,则更有兴趣去探究错误的原因,才会深入的展开思考,发现问题的本质,最后才会恍然大悟,得出正确的答案。此过程正是学生体会感悟新知识形成过程,才会有助于学生内化知识,在探究中迸发的思维火花会不停的激发学生学习的动力,有助于知识的再延伸和拓展。

合理的评价是小组合作成功与否的保障。其中组内成员的互评是充分发挥评价的的重要一环,让学生在倾听他人回答的基础上,说一说他人的想法好吗?你有什么更好的建议?教师采用生生互评、学生自评、学生评价教师等多种评价方式使学生真正地参与到课堂评价中来,充分发挥了评价的激励作用。例如,在《用字母表示数》的教学设计中出示这样一个题:妈妈的年龄比小强大25岁。问:当小强5岁时,妈妈是多少岁?当小强15岁时,妈妈又是多少岁?当小强为a岁时,妈妈的年龄怎么表示?学生很快都说出正确的答案,妈妈的年龄分别是:30岁,40岁,(a+15)岁。老师继续提问:这里的a可以表示任意自然数吗?先让学生小组内交流……当同学们交流完后,老师让同学们相互间评价同伴的语言是否准确、合理?老师在让同学们在联系实际生活经验中评判同伴的话,一方面是对别人的评判,同时,也是对自己想法的验证。让孩子们从小培养了自我评价和与同伴互评的能力。

总之,数学课程要面向全体学生,适应学生个性发展的需要,使得:人人都能获得良好的数学教育,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作为一线教师,要充分发挥评价的教育功能,从每个学生发展的内在需要和实际状况出发,评价他们各自的发展进程。在教学中,不但要关注学生知识与技能的理解和掌握,而且要关注他们的情感与态度的形成和发展,充分关注学生的个性差异,发挥评价的激励作用,呵护学生的自尊心和自信心,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乐于合作,勇于创新的精神。

【作者简介】李志国,1977年2月出生,男,汉族,广东平远人,在职本科学历,小学数学一级教师,主要研究专长为数学教学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