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治疗中的影响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7-12-22
/ 1

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治疗中的影响

韦皓

(川北医学院附属医院儿科四川南充637000)

【摘要】目的:研究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对川崎病的治疗是否存在差异。方法:将100位川崎病患儿随机分为两组,在治疗川崎病的过程中分别使用不同剂量丙种球蛋白,一组为1mg/kg·d,连用2天;一组为2mg/kg·d,1次使用,观察体温、冠状动脉恢复情况。结果:1次使用丙种球蛋白组患儿体温、冠状动脉恢复时间明显短于分次服用组,并且未出现明显不良反应。结论:以一次性使用大剂量丙种球蛋白,能较快的恢复体温以及实验室检查结果,减少并发症以及患儿反复治疗痛苦。

【关键词】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川崎病;临床疗效

【中图分类号】R45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2095-1752(2017)34-0137-02

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MCL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川崎病,是一种以全身血管炎为主要病变的急性发热性出疹性疾病,也是在儿科中较常见以及较为多发的疾病。自从1967年川崎首次报道以来,现发病率逐年增加,现已取代风湿热成为我国小儿后天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之一,并且由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可以并发严重的心血管疾病,所以,现在我们对于本病的越来越重视,对于本病的研究在儿科中成为一个重点以及热点,目前川崎病的治疗药物较为统一,也就是丙种球蛋白联合大剂量阿司匹林进行治疗。但在选择如何使用丙种球蛋白时,临床各有差异,部分医师选择一次性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但也有部分医师选择分次使用丙种球蛋白,所以目前如何能够尽快地恢复体温,减少冠状动脉损伤,以及减少栓塞的风险,并减短患儿住院时间,尚未一致。本课题就在川崎病急性治疗期,也就是如何有效使用丙种球蛋白治疗川崎病中进行研究。

1.资料与方法

1.1资料

随机选取我院2011年1月—2017年1月按照1984年日本川崎病委员会修订的诊断标准的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川崎病)的100位患儿,男女各50例,随意分为2组,其中各包括冠状动脉损伤患儿20例,两组患儿在性别、年龄、发病时间、病情轻重程度及并发冠状动脉损害比例、实验室检查等方面,经统计学处理,差异无显著性。

1.2方法

在两组川崎病的急性期治疗中,均给予大剂量大剂量阿司匹林(30mg/kg·d)治疗,以及在后续巩固治疗中,也就是阿司匹林减量后小剂量阿司匹林治疗中,给予患儿顿服小剂量阿司匹林(3mg/kg·d)。但在选择丙种球蛋白时,分为两组,一组为实验组,也就是按照一次性大剂量丙种球蛋白2mg/kg·d使用;另一组为对照组,按照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分2次使用,每次1mg/kg·d,后观察患儿体温正常时间,冠状动脉恢复时间,并指定时间1w、2w、3w、4w复查血常规,了解血小板恢复情况。

2.结果

按照上述方法给予两组患儿不同的给予方式,经研究结果发现,一次性大剂量组病例在使用丙种球蛋白24h、48h内体温恢复正常范围达82%、86%左右,使用丙种球蛋白1周后复查心脏彩超提示恢复率为16例(80%),明显优于分次使用组(64%、76%),13例(65%)(P<0.01),恢复期病程缩短(详见表1)。两组患儿治疗后血小板恢复时间见表2。从两组患儿用药后的临床效果来看,实验组于4w内有86%患儿血小板可以恢复正常范围,明显高于对照组(60%),并且有统计学意义。从另外几个时间点来看,实验组患儿,一次性大剂量丙种球蛋白后,分别有3例患儿于1w以及2w出现血小板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也就是分次使用丙种球蛋白后,1w以及2w内均未出现有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3w时虽然实验组较少恢复血小板正常,但是明显高于对照组,并且有统计学意义(P<0.01)。虽然两组患儿于8w内恢复血小板正常人数相当,但实验组患儿恢复人数仍高于对照组,且8w内未恢复正常血小板人数实验组仅有1人。各组丙种球蛋白临床效果详见表3。

表1各组体温恢复时间

*:P<0.01

3.讨论

由于皮肤黏膜淋巴结综合征,也就是川崎病,目前仍较为统一的认为它是一种免疫介导的血管炎。本病在儿科的常见病以及多发病,且本病现发病率有逐年上升的趋势,并且本病极易并发心血管系统的严重损伤,或者出现血栓可能,如何积极有效的治疗川崎病,减少心血管特别是冠状动脉瘤的发生,大家仍在持续研究中。本病分为急性期限的治疗以及恢复期的治疗以及随访,目前急性期的选择治疗药物大家较为一致,口服阿司匹林(30~50mg·kg/d)以减轻急性炎症过程,仍沿用丙种球蛋白降低冠状动脉瘤的发生率,但选择如何有效使用丙种球蛋白达到最好的治疗效果,尽可能减少冠状动脉损伤,仍存在争议。

在本研究中发现,实验组,也就是一次性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在体温恢复时间、冠状动脉恢复时间,以及后期血小板恢复时间,均要明显短于对照组,也就是分次使用丙种球蛋白的患儿。实验组患儿在24h内既有大部分患儿体温可以恢复正常,48~72h内绝大部分可恢复正常,明显高于对照组。在1w时复查心脏彩超也可以发现,大部分实验组患儿受损冠状动脉可以恢复正常,明显高于对照组(60%)的患儿。在后期恢复期的治疗过程中,4w时,实验组患儿以及对照组患儿大部分血小板都恢复正常,但是实验组患儿恢复率(86%)也就是它的临床效果要明显好于对照组患儿(60%)(P<0.01),而在3w时实验组患儿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患儿(26%)要远远高于对照组患儿(10%),这说明在同样剂量阿司匹林作用下,患儿一次性使用丙种球蛋白,较分次使用能较快地减少炎症反应,且实验组患儿于1w以及2w时均有患儿血小板可以恢复正常,而对照组患儿并未出现。两组实验结果表明8w时两组患儿均能绝大部分恢复血小板正常范围,两组数据无明显统计学意义(P>0.05)。这些数据都能有效的说明一次性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可以更加有效的减少全身炎症反应。并且并未出现明显增多的药物副作用。并且在实验组中,一次性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可以有效减少静脉穿刺可能,减少血小板恢复正常的时间,也就是减少了服用阿司匹林以及双密哒莫的时间,从而减少持续用药的药物副作用。例如胃肠道反应,导致患儿于服药过程中有一定的抵触性,以至于服药的服药次数以及服药剂量均不能达到医嘱量,也在一定程度上导致病情迁延,而减少了用药的次数以及时间,两者均能减少患儿的抵触心理,从而有更好的医从性,达到所需要的医嘱量,更好地恢复健康。综上所述,发现一次性大剂量使用丙种球蛋白有利于减少急性期发热以及冠状动脉损伤时间,更有利于后期血小板的恢复,且并没有出现更多的药物副作用,却是减少了服药的次数以及服药时间,以及药物的长期服用的药物副作用,并且减轻患儿的药物恐惧以及抵触心理,使患儿有更好的医从性,从药物效果以及患儿本身都可以达到最佳,从而更好地利于疾病的治疗以及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