局部穴位按摩预防压疮在骨伤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4-07-17
/ 1

局部穴位按摩预防压疮在骨伤科卧床患者中的应用

李连枝

李连枝

(青海省海南州贵南县人民医院813100)

【摘要】目的探讨经穴按摩预防骨科卧床病人压疮的方法及效果。方法对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收治的108例,压疮危险因素中度危险以上的骨科卧床病人循经取穴,手法按摩,统计压疮的发生率及病人舒适满意度,与2012年进行对比分析。结果本组病例无一例压疮发生,病人舒适满意度84.9%。结论经穴按摩预防压疮经临床验证有效,且简便易行,具有无创伤、无痛苦等优点,值得推广应用。

【关键词】压疮预防经穴按摩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4)07-0193-02

骨伤科患者因其疾病部位的特殊性以及护理的需求,尤其对于严重疾病和损伤的患者,卧床是保证度过伤病危害期的必要措施。但是,临床调查显示,长期卧床或制动又可增加新的功能障碍,有时其后果较原发病和外伤的影响更严重,压疮就是其中之一。骨伤科患者因其卧床时间长,而且因为治疗的需要及疼痛等原因而采取被迫体位,是导致压疮发生的主要原因。

从病理生理学角度出发,压疮发生的本质是局部组织长期受压引起神经营养紊乱,血液循环障碍乃至局部组织持续缺血,最终导致软组织坏死。压疮,不仅给病人带来痛苦,增加经济负担,增大护理人员的工作量,而且会加重病情,延长康复时间,严重时可因继发感染引起败血症而危及生命。

长期以来,压疮一直是临床护理研究的热点。根据压疮发生的原因,现行护理常规多采取的护理措施是:保持患者身体皮肤的清洁及床单位的整洁,供给患者丰富的营养,定时翻身,然而这些护理措施的实施仍不能很好的预防压疮的发生,患者受压处皮肤的按摩、理疗等因被迫体位而难以实施。

我科从2013年2月起根据中医腧穴近治作用和远治作用的原理,在身体非受压部位循经取穴,实施手法按摩,在临床上取得了一定的实效。穴位按摩的开展不仅解决了卧床病人预防压疮的难题,而且病人舒适度大幅度提高,对融洽护患关系具有积极的作用。

中医认为压疮是毒邪内结、淤血、寒凝气滞而成,而穴位按摩是以中医理论为基础,以经络穴位按摩为主,其每一个穴位除可以治疗局部及邻近部位组织器官病症外,还可以治疗同一经络远距离组织器官的病症,穴位按摩其手法渗透力强,可以疏通经络、行气活血,驱湿除寒,驱淤散结的作用。

一、护理措施

1、我科首先对住院患者中的高危人群按照压疮评估表进行评估,当评分标准达到15—16分,具有低度危险时,我们即将该患者列为高危人群,同时对该患者针对预防压疮结合护理常规,及时制定不同的护理措施和适合的经穴按摩方案,对其进行重点护理,从入院初期即对该患者进行有效的穴位按摩。根据卧床病人体位,在压疮好发部位的同一经络,在身体非受压部位,循经取穴5个,也可视病人情况随时增减。对下肢骨折病人,指导患者利用4点或3点支撑法(双上肢、双下肢和头共5点)抬高臀部,以缓解局部的压力,也便于取穴;对脊柱骨折或手术患者给予轴线翻身暴露受压部位;骨盆骨折的病人给予气圈垫于臀部,以减轻身体局部压力,再根据受压部位,循经取穴,实施按摩。对完全制动的患者,增加按摩穴位和按摩时间,以达到预防压疮的目的

2、病人入院或手术后取被动体位者,待其生命体征平稳后,在压疮护理常规的基础上,循经取穴5个,每穴用拇指指腹逆时针环揉按压1min,力度以皮肤微热,患者感觉酸、麻、胀、痛为宜,然后逆向经络(足三阳经从下到上,手三阳经逆心方向)推拿10min,每次共15min。入院后或手术后前5天每日早中晚各1次,5天以后可改为早晚各1次直至解除被迫体位。

二、实施效果

通过我科从2013年2月至2014年3月对住院患者中高危人群中的卧床患者108例在临床护理中实施穴位按摩以预防压疮的病例中,无一例患者发生压疮。穴位按摩在临床护理中的开展不仅疏通经络,预防了压疮,而且由于某些学位的独特功效,还起到了安神醒脑、强身健体、预防便秘、缓解肌肉酸痛等作用,大幅度的提高了卧床患者的舒适度和满意度,融洽了护患关系。

穴位按摩预防压疮是对护理常规的完善和补充,它具有操作方便,无创伤、无痛苦、无经济负担的优点。

参考文献

[1]李小青,李金辉,罗俊.压疮的预防和护理的最新进展.WestChinaMedicalJournal,2008,23(2):428.

[2]邱建华,周海英,郭清凤,等.艾灸预防压疮.中华护理杂志,2002,37(6):446-44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