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1-12-22
/ 2

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院内感染临床分析

林见晞郭辉荣

林见晞郭辉荣

(福建医科大学附属南平市第一医院福建南平353000)

【中图分类号】R722.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1)48-0118-02

【摘要】目的了解我院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患儿的医院感染状况及致病的相关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近年来新生儿监护病房57例院内感染病例临床及实验室资料。结果新生儿监护病房院内感染主要病原菌是革兰氏阴性杆菌,也是导致新生儿死亡的重要因素之一,以下呼吸道以及血液性感染多见。结论侵入性操作、基础疾病等是院内感染的主要危险因素。

新生儿监护病房是抢救危重新生儿的重要场所,但新生儿监护病房内的患儿也是医院感染的主要人群。本文对2009.1—2011.1在我院新生儿监护病房内发生院内感染的57例患儿进行回顾性调查和分析,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1.1.12009.1—2011.1在NICU住院1813例发生院内感染患儿57例。男33例,女24例,入院时日龄0.5h-20d,平均7.4d,胎龄29-41周,平均35.1周,其中<37周,41例,>37周16例;出生体重1000-4350g,1001-1500g7例,1501-2000g12例,2001-2500g14例,2501-4000g21例,>4000g3例,住院时间10d-47d。

1.1.2入院时诊断:新生儿肺透明膜病12例,羊水吸入性肺炎7例,胎粪吸入性肺炎4例,新生儿湿肺9例,新生儿感染性肺炎8例,新生儿窒息13例,早产儿、极低出生体重儿4例。

1.1.3侵入性操作名称及持续时间

1.2医院感染的诊断标准

参照《医院感染诊断标准(试行)》标准,对无明显潜伏期收入NICU治疗48h后发生的感染,依据临床症状、细菌培养和有关的各项实验室检查填写院感表[1]。

2结果

2.1NICU医院感染的一般情况

2.1.1医院感染发生的时间:发生于入新生儿重症监护病房后2-7d12例,8-14d22例,15-20d16例,21-28d5例,>29d2例。

2.1.2感染部位及构成比

以下呼吸道最多,其次为血液感染,多部位感染7例,其中1例为下呼吸道、血液和腹腔3个部位的感染。

2.1.3医院感染持续的时间:3-56天,平均21.2天。

2.2在57例院内感染患儿中,45例细菌培养阳性,其中血培养阳性20例,气道分泌物培养阳性20例,便培养阳性3例。病原学检测阴性,但临床出现体温升高,肺部细湿啰音,肝脾增大,体重不增或下降,呼吸暂停等症状体征或肺部X线片出现阴影,外周血白细胞增高或减低,血小板减少,CRP进行性增高等感染征象者12例。

2.3药敏实验:几种主要病原菌及耐药率结果

大肠埃希氏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氨苄西林82.9%、复方新诺明60.2%、头孢唑林56.9%、头孢曲松52.8%、左氧氟沙星51.2%、头孢吡肟51.2%、头孢他啶48%、氨苄西林舒巴坦22.8%、阿米卡星7.3%、哌拉西林他唑巴坦0.8%,亚胺培南以及美洛培南0%。

肺炎克雷伯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氨苄西林96.7%、头孢唑林25.4%、头孢曲松18.7%、氨苄西林舒巴坦14%、左氧氟沙星13%、头孢吡肟12.2%、头孢他啶12.2%、哌拉西林他唑巴坦4.5%、阿米卡星2.4%、亚胺培南以及美洛培南0%。

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青霉素97.1%、氨苄西林舒巴坦56.6%、苯唑西林78%、红霉素72.8%、氯洁霉素26.7%、利福平9.3%、万古霉素以及利奈唑胺0%。

铜绿假单孢菌对抗菌药物的耐药率:氨苄西林100%、头孢唑林100%、头孢噻肟钠90%、氨苄西林舒巴坦14%、左氧氟沙星13%、头孢吡肟20.9%、亚胺培南25.6%、美洛培南20.0%、哌拉西林他唑巴坦14.0%、阿米卡星4.7%。

2.4NICU医院感染的常见病原菌

共培养细菌45株,肺炎克雷伯氏菌16株,大肠埃希菌12株,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9株,铜绿假单孢菌5株,金黄色葡萄期球菌4株,鲍曼不动杆菌3株,阴沟肠杆菌2株,脑膜黄杆菌2株,棒状杆菌1株,粘质沙雷氏菌1株,肠球菌1株,洛菲不动杆菌1株,嗜麦牙窄食单孢菌1株,解鸟氨酸克雷伯氏菌1株,变形杆菌1株,白色念珠菌1株;混合感染3例。

2.5治疗及转归

57例院内感染患儿,治愈45例,好转5例,家长自动出院4例(出院后均死亡),因各种原因死亡3例。细菌培养阳性的45例败血症、下呼吸道感染等感染的患儿,在怀疑有感染时均及时给予广谱抗生素静点,如哌拉西林舒巴坦,头孢哌酮钠舒巴坦等,待病原学检测及药敏结果出来后,再根据药敏结果应用敏感药物积极抗感染处理。

3讨论

近年来,随着现代医学的迅速发展和医疗设备的不断更新以及抗生素的广泛应用,院感问题变得日趋严重。新生儿由于其特异性和非特异性免疫功能不健全,是医院感染的高发人群。NICU是重症新生儿的监护单元,是发生医源性感染较多的科室,NICU院内感染率高与收治的患儿病情危重、免疫防御功能低下密切相关。本研究资料显示新生儿院内感染率为3.14%,较文献报道新生儿院内感染率6%略低[2]。

本组院内感染患儿57例,其中早产儿33例,占所有感染人数的57.9%,且多数早产儿伴有心、脑、肺、肾等基础疾病,本组33例早产儿中12例新生儿肺透明膜病,7例为极低出生体重儿,2例合并肺出血。本组患儿使用呼吸机的感染人数占所有感染人数的31.6%,占同期机械通气人数的6.7%,较文献61.76%要低[3],本组57例新生儿有11例在进入NICU前外院已应用罗氏芬、头孢他啶等广谱抗生素,进入NICU后应用头孢哌酮舒巴坦、哌拉西林舒巴坦等高级广谱抗生素38例,其中二联抗感染的有8例。目前医院条件有限,病房面积较小,患儿病情危重,使用监护仪、呼吸机较多,使得环境拥挤,客观上也是导致院内感染的因素之一;我院感染相关因素与文献分析相关因素一致[4]。

本研究显示,院内感染的主要病原体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本研究显示,肺炎克雷伯菌、大肠埃希菌等对氨苄西林已经耐药,对亚胺培南、阿米卡星、哌拉西林他唑巴坦都高度敏感,用药中可以考虑使用,而凝固酶阴性葡萄球菌对万古霉素敏感,对青霉素等耐药,此药物敏感试验可为临床用药提供依据。

本组患儿感染部位构成比居前三位的是呼吸道、血液和口腔感染,本组呼吸道感染较高与机械通气以及早产有关。本组患儿血液感染构成比较高的原因为患儿病情危重,住院时间长,动静脉插管次数多,多数患儿均需24小时维持输液,加之其他侵入性操作较多易致皮肤破损且患儿卧床时间长,部分组织器官淤血,这些都为细菌入血滋生繁殖提供了有利条件。鹅口疮发生率较高主要与患儿胃肠道功能发育不完善,入院初期禁食时间较长及不合理应用抗生素菌群失调有关。

NICU院内感染的发生率。首先要加强对NICU的管理,对病室墙壁、地面、空气及所有设备器械、气源接头等应定期消毒并采样检测;保持环境的整洁和空气的湿化;医护人员加强无菌观念,接触每一位患儿前均应洗手,多项研究表明正确地执行医院洗手的规定,可有效地降低医院感染率[5];减少侵入性操作,尽量缩短气管插管时间,适时吸痰,减少损伤;在怀疑患儿有感染发生时,应根据流行病学合理应用抗生素,并及早查清病原菌,根据药敏结果选择敏感抗生素,避免发生菌群失调及混合感染;对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应注意支持疗法,注意供给足够的热卡,尽早开始胃肠内喂养,最大限度的减少细菌通过肠粘膜向肝脏和血液移行,维持肠道菌群平衡。

参考文献

[1]伏平.重症监护患者医院感染分析.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2000,10(4):271-272.

[2]ClarkR,PowersR,WhiteR,etal.NosocomialinfectionintheNICU:amedicalcomplicationorunavoidab1eproblem?[J].JPerinatol,2004,24(6):382-388.

[3]苏卫东.黄育丹.新生儿机械通气并下呼吸道感染的相关因素分析.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03.18(6)433.

[4]魏克伦.我国新生儿感染现状与展望.中国实用儿科杂志.2011.26(1)1.

[5]尚小梅.医院感染与洗手.中华医院感染学,2001,11(1):7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