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6-04-14
/ 2

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价值

胡锋

胡锋

(邳州市人民医院神经内二科江苏邳州221300)

【摘要】目的:探讨脑血栓患者中实施不同护理干预措施的临床效果及价值。方法: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脑血栓患者160例作为研究对象,把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80例,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护理,观察并分析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实施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为92.4%,明显高于对照组的82.4%,且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3±2.8)分,明显低于照组的(20.1±3.0)分,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结论: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实施综合性护理不但能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而且能够提高患者满意度,值得推广使用。

【关键词】护理干预措施;脑血栓患者;应用价值

【中图分类号】R473.7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6)12-0257-02

在临床上,脑血栓是一种比较常见的脑血管疾病,脑血栓发病急,预后差,经常伴有失语、肢体偏瘫、共济失调等神经损伤症状,对患者的生活质量带来严重影响[1]。在对脑血栓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患者经常会有紧张、焦虑等不良情绪,无法实现理想的治疗效果。因此,需要采取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对脑血栓患者进行护理,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以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2]。为了进一步研究脑血栓患者的有效护理措施,本次研究选取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的脑血栓患者160例,平均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不同的护理干预措施,观察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效果,现将研究结果做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研究资料

本次研究对象来自2013年9月至2015年10月我院接收治疗160例脑血栓患者,均经过MRI和CT检查确诊患有脑血栓。根据不同的护理措施把160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其中,对照组80例,男性45例,女性35例,年龄在33至65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6)岁,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80例,男性47例,女性33例,年龄在34岁至66岁之间,平均年龄为(53±2.5)岁,实施综合护理。本次所选患者均经相关诊断标准确诊,研究经本院医学伦理会、患者家属知情同意,而且两组患者在一般资料方面没有明显的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可以进行比较。

1.2护理方法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实施综合性护理,具体方法如下:(1)常规护理的方法:患者入院治疗后,对患者临床症状、生命体征变化等进行密切的观察,在患者进行检查和治疗时给予帮助,指导患者用药,并对用药反应进行观察,一旦有异常情况出现,则立即与医生联系。此外,让病房环境保持清洁。(2)心理护理:评估患者的心理状态,把脑血栓发病机制、治疗方法、并发症预防及处理等信息告知患者,亲切地与患者沟通和交流,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让患者放松心情,积极配合治疗。(3)康复指导:指导患者积极锻炼,早日恢复肢体功能,对患者肢体局部进行按摩,保证血液循环能够顺利进行,然后以患者恢复情况为依据,指导患者活动关节,对关节僵硬、肌肉痉挛等并发症进行预防。如果患者语言出现障碍,则对其语言功能进行训练,并保证训练时间达到每天5次,每次5分钟以上。(4)其他方面的护理:对患者的饮食进行指导,让患者少食高脂肪、高糖分类食物,多食能够降脂并含有维C的食物,如海带、紫菜、木耳等,对于食欲不振的患者,让其适量食用山楂。

1.3护理效果评价

对患者临床疗效进行观察和分析,显效: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和生命体征得到明显改善,疾病症后积分降低为治疗前的70%以上。有效: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有一定的改善,疾病症后积分降低为治疗前的30%至70%。无效:治疗后,患者生命体征和症状改善不明显,疾病症后积分降低幅度在治疗前的30%以下。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采用神经功能缺损量表对患者的神经功能缺损情况进行分析,量表最大分为45分,最小为0分,分数越低,缺损越不严重,轻型缺损:1~15分,中型缺损:16~30分,重型缺损:31~45。

1.4统计学分析

通过SPSS18.0统计学软件分析以及处理本组研究数据,计量资料采用“x-±s”表示;计数资料用例数(n)表示,组间率表示为(%);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的意义。

2.结果

2.1比较两组患者临床疗效

实施不同的临床护理干预后,观察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29(36.2%),有效率为45(56.2%)无效率为6(7.5%),总有效率为92.4%。对照组患者治疗显效率为25(31.2%),有效率为41(51.2%)无效率为无效率为14(17.5%),总总有效率为82.4%,观察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1。

2.2比较两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情况

实施护理干预前,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32.8±3.5)分,对照组为(33.2±2.2)分,两组评分无明显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施护理干预措施后,观察组患者神经功能缺损评分为(13.3±2.8)分,对照组为(20.1±3.0)分,观察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两组护理前后神经功能评分比较(x-±s)

组别护理前护理后

观察组(n=80)32.8±3.513.3±2.8

对照组(n=80)33.2±2.220.1±3.0

3.讨论

脑血栓是临床上比较常见的疾病,病情较轻者会出现一侧或双侧肢体不灵活、反应迟钝等症状,病情严重者会昏迷、大小便失禁,甚至死亡,脑血栓对患者生活质量、生命安全有严重的威胁。而在治疗的过程中,护理措施与治疗效果有很大的关联性,科学、合理的护理措施能够保证临床疗效,因此,护理人员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干预措施[3]。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心理辅导,帮助患者缓解不良情绪,并积极与患者沟通、交流,构建和谐的护患关系,进而提高患者治疗配合度。另一方面,护理人员应该对患者进行康复指导,提高治疗效果。此外,护理人员应该无微不至地关心患者,指导患者的饮食,指导患者积极预防并发症,并把处理不同并发症的方法告知患者[4]。这样,既可以实现良好的治疗效果,又可以提高患者满意度。

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实施了综合护理的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神经功能缺损评分明显低于照组,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意义(P<0.05)。综上所述,在脑血栓患者的护理中,护理人员应该根据患者实际情况,综合使用常规护理、心理护理、康复护理等护理措施,以实现良好的临床治疗效果。

【参考文献】

[1]闫雪莹,杨宏.优质护理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探究[J].中外女性健康(下半月),2014,8(13):206-207.

[2]郭宇.探究早期康复护理对改善脑血栓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医学信息,2015,28(17):221-222.

[3]张建荣.优质护理服务在脑血栓患者护理中的应用体会[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24(04):2079-2080.

[4]陶绪,常彦,王昆.不同护理干预措施在脑血栓患者中的应用[J].医学信息,2014,27(05):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