锁定板、DCS和PFN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05-15
/ 2

锁定板、DCS和PFN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疗效对比分析

刘立华邓斌

刘立华邓斌

(广东省廉江市人民医院骨一科524400;广东省普宁市中医医院骨一科515300)

【中图分类号】R683.42【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3)05-0085-02

【摘要】目的比较锁定板、DCS和PFN内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为股骨粗隆下骨折科学治疗提供依据。方法回顾分析90例股骨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完整资料,按1:1:1方式分为锁定板组、DCS组、PFN髓内钉固定组,每组各30例,分别进行相应的治疗,比较术中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和平均切口长度;比较术后引流量、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综合评价三组不同内固定方式的临床效果,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结果①髓内钉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骨折端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锁定板与DCS组;锁定板、髓内钉手术时间明显低于D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②髓内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锁定板组,术后髋内翻、内固定松动的比例也较锁定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锁定板组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且有较高髋内翻发生率,DCS组疗效好,但手术创伤较大,髓内钉组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势,生物力学特性更优,是一种较理想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固定治疗方法,适合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尤其适用骨质疏松、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或者内侧皮质复位不佳者。

【关键词】锁定板DCS髓内固定股骨粗隆下骨折临床应用

股骨粗隆下骨折是骨科的常见病,大约占股骨近端骨折7%-34%[1],由于股骨粗隆下区是应力集中点,且发生骨折时多为粉碎性骨折,骨折远近端受不同方向肌组的牵拉,其复位较困难,闭合复位的难度较大,易发生骨折延迟愈合、畸形愈合和内植物断裂等并发症[2]。手术治疗包括使用股骨近端锁定钢板、DCS及PFN髓内钉等。这几种内固定方法具有自身的优点,笔者通过比较锁定板、DCS和PFN髓内钉系统固定治疗股骨粗隆下骨折的临床疗效差异,以期为股骨粗隆下骨折科学治疗提供依据,现将结果分析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本组共计纳入90例符合标准的股骨粗隆下骨折患者,是我院2005年1月至2010年1月收治的患者,分为锁定板组、DCS组及髓内钉固定组,每组各30例,三组患者一般资料见表1。

1.2入组标准

纳入标准:①符合股骨粗隆下骨折诊断标准,均经影像学确定;②新鲜、闭合性骨折;③病例资料完整;④无明显手术禁忌症者。

排除标准:①合并严重的全身性疾病及有神经损伤者;②病理性骨折或者患有代谢性、内分泌性骨病者;③既往有患侧髋关节疾病,导致髋关节活动障碍或关节疼痛者;④患者精神疾病的患者。

1.3治疗方法

锁定钢板组:全部患者均行腰硬联合麻醉后,术中限制性降压,取健侧卧位,于股骨近端外侧取一纵形切口,显露股骨大粗隆及下方2cm,不用剥离显露游离骨折段,将骨折端复位,安放LISS钢板,用克氏针将接骨板关节端固定在股骨大粗隆上,在螺钉导向套筒的指引下,拧入锁定螺钉,至少4枚,采用双皮质固定,使粗隆部螺钉呈多角度分布,检验髋关节能自由活动后,冲洗创口逐层关闭切口,留置引流管。

动力髁螺钉组:前期处理同锁定钢板组,用持骨器或克氏针或松质骨螺钉使骨折复位后固定,经C臂X光机下检查位置符合要求后,向髁部打入导针后,经导针扩孔将DCS颈钉拧入,然后镶入DCS钢板,使用打入器将侧方钢板与股骨干外侧尽量贴紧,再经钢板近端孔使用2-3枚螺钉旋入股骨颈和股骨矩固定,用4-6枚皮质骨螺钉固定骨折远端,最后将所有螺钉适度加压固定,使股骨内侧皮质连续性得到重建,当小粗隆骨块较大时,用1枚螺钉固定,当小粗隆粉碎严重并存在骨缺损时,进行髋骨植骨处理。

髓内钉系统固定:前期处理同锁定钢板组,患者仰卧于骨科牵引床上并向健侧倾斜15°,C臂X线透视下牵引,使骨折复位,尽量采用闭合复位,否则行小切口辅助复位,充分暴露大粗隆和进针部位,于大粗隆向上取5-8cm纵切口,于大粗隆顶部偏内缘为进针点,透视引导下扩髓后插入合适粗细及长度的髓内针,在股骨颈中上1/3及中下1/3轴线上,拧入近端2枚松质骨加压螺钉,安装远端瞄准器后置入远端2枚锁钉,尽量一次拧入完成,术毕,用生理盐水冲洗后,放置引流管,逐层关闭切口。

1.4观察指标与疗效标准

术中比较手术时间、平均出血量、平均切口长度及术后引流量差异;术后比较并发症、髋关节功能评分、骨折愈合时间、完全负重时间。所有患者随访18个月,综合髋关节疼痛、行走步态、活动功能、日常活动及放射学采用创伤髋Sander’s评分系统评价三组患者髋关节功能恢复情况,优:55分~60分;良:45分~54分;差:35分~44分;失败<35分。

1.5统计处理

采用SPSS19.0进行统计分析,计数资料采用率表示,进行卡方分析;计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进行三组方差分析与两组间的t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1表示差异具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由表1可知,三组患者性别、年龄、分类、病因差异没有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均P>0.05。

表1两组患者一般资料

2.2三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比较

由表2可知,髓内钉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及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锁定板组与DCS组,锁定板、髓内钉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DCS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2三组患者术中、术后指标比较

注:与髓内钉比较,▲P<0.05,▲▲P<0.01,与锁定板比较,★P<0.05,★★P<0.01

2.3三组患者Sander’s评分与并发症比较

由表3可知,髓内定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锁定板,术中髓内翻、内固定松动的比例也较锁定板明显降低,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表3三组患者Sander’s评分与并发症比较

注:与髓内定比较,▲P<0.05,与锁定板比较,★P<0.05,★★P<0.01

3讨论

股骨粗隆下骨折的发生部位多在皮质骨,由于受到臀肌、髂腰肌和外旋肌群的向外、向前牵拉,易发生移位与进行性髋内翻畸形,是骨科较难治疗的骨折疾病,尤其是粉碎型骨折,内侧有骨缺损的患者。牵引保守治疗与手术治疗一直是股骨粗隆间骨折备受争论的两种治疗方法,保守治疗会引起愈合不良和畸形愈合,随着麻醉监护条件、手术方式、内固定器械的发展,手术内固定治疗成为目前临床公认的股骨粗隆间骨折最有效的治疗方式[3]。

股骨近端锁定钢板是一种微创钢板,抗旋转能力加强,锁定钢板不用塑形既能固定,减少了手术时间,其较好的弹性和较低的刚度能够降低骨块的再移位和内固定物松动。术中固定同样强调对股骨内侧皮质连续性的恢复,否则应考虑内侧皮质的连续或者植骨,术后应延缓下地负重时间,防止内固定的失败[4]。

DCS具有良好的抗弯、抗扭、抗剪力及抗旋转性能,动力髁螺钉入钉点位置位于骨质相对完整的大粗隆近端,颈钉与股骨成95°角打入,弯距大,剪切力大,应力分散,增加骨折近端的把持力及固定效果,骨折端不易变形,且能够有效控制旋转,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对严重粉碎型粗隆下骨折的患者,具有独特的优越性[5]。

本文结果显示,髓内钉组平均出血量、切口长度、术后引流量、平均愈合时间明显低于锁定板与DCS组;锁定板、髓内定组手术时间明显低于DCS组,髓内钉组髋关节功能恢复优良率明显高于锁定板组,术中髓内翻、内固定松动的比例也较锁定板组明显降低,因此,笔者认为锁定板具有术中出血量少,手术时间短的优点,但骨折愈合时间较长,且有较高髋内翻发生率,动力髁螺钉疗效好,但手术创伤较大,股骨近端带锁髓内钉各项指标均具有明显优势,生物力学特性更优,是一种较理想的股骨粗隆下骨折固定治疗方法,适合所有粗隆下骨折,尤其适用骨质疏松、粉碎骨折、手术耐受性差的老年患者或者内侧皮质复位不佳者。

参考文献

[1]CelebiL,CanM,MuratliHH,etalIndirectreductionandbiologicalinternalfixationofcomminutedsubtrochantericfracturesofthefemur.Injury,2006,37(8):740-750.

[2]MassinP,GeaisL,AstoinE,etal.Theanatomicbasisfortheconceptoflateralizedfemoralstems[J].JArthroplasty,2000,15(1):93-101.

[3]韩善芹.老年股骨粗隆间骨折术后护理明[J].海南医学,2008,19(12):112-113.

[4]赵朝清,焦丽,管玉芝.股骨近端解剖钢板治疗股骨转子下粉碎性骨折[J].中国中医骨伤科杂志,2007,15(5):45.

[5]联源,安宏强,钟晓辉.动力髁螺钉与动力髋螺钉治疗不稳定型股骨转子间骨折的对比研究[J].中医正骨,2007,19(1):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