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探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2-12
/ 2

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技术探讨

王峰

贵州省水利科学研究院贵州贵阳550299

摘要: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我国的农业发展迅速,国家对于农业的投入也在不断增加。很多由政府投资进行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也层出不穷,并在一定程度上对当前的农业结构进行了调整,并取得了初步成效。然而当前很多的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总是存在很多灌溉问题,比如水利设施不完备以及排涝工程损毁严重等。基于此,将智能节水灌溉系统应用于农业综合开发项目中就势在必行,这也是我国农业未来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管理节水

引言

在农业发展过程中,采取有效的综合节水灌溉措施,是保证水资源充分利用的关键策略。本文对其进行具体分析,旨在提高农业节水意识,并助力综合节水灌溉水平不断完善,以促进农业发展,为农业种植户增加经济收益。

1综合节水灌溉方式

1.1喷灌

喷灌是利用压差(采用水泵加压或者利用地势的高低形成落差),通过输水管道将水运送到指定位置,再采用喷头将水以小水滴的形式喷洒到田地里,来达到灌溉的目的。这种方式和传统的灌溉方式相比较,不仅可以控制喷水量、喷洒均匀,而且还减少了水在地面的渗漏,提高了灌溉用水的利用率。这种方式自动化、机械化程度高,省工省力省水,而且不要求地形,特别是对地势起伏较大的坡地、沙土地,有较强的优势。但是这种灌溉方式需要的设备多,投入的资金多,成本高。

1.2微灌

区别于其他常见的节水灌溉措施的改造,微灌的改造方法要求相对较高,其作用方法是通过各个管道以及灌水器具,对农作物的根系进行有针对性地浇水处理。尤其是在密植性的农作物上,往往能够获得更好的浇水效果,节水效率可达80%及以上。同时,该节水措施与施肥作业达到了高度的契合,能够较好地补充农作物所需要的养分,广泛使用于暖棚种植中。

1.3低压管道输水

低压管道输水是目前应用最广的一种节水灌溉方式,成本低,操作方便,容易推广。这种方式是采用了管道来替代明渠,在田间铺设输水管道,每隔一段距离留有出水口,浇地时再用硬塑管或软塑管连接到出水口将水输送到指定的田地来浇水。这种方式相对于明渠来说,减少了水分的蒸发和渗漏,同时此种方式对地形适应性强,可以在沟、坡等不平坦的田地来运用。管道埋于地下,不占用土地资源。

1.4管灌

管灌是洒水处理高效、改造成本相对较低的方法,广泛受到农户的肯定。通常情况下,采用硬塑管和软塑管两种管道进行改造,可达到20%及以上的节水效果。

2节水管理措施

整个节水措施中最为关键的一环,即为节水管理措施。目前我国大力倡导农业领域的节约用水,但由于农户的知识水平以及文化能力相对较低,所以相关工作仍然有待完善。

2.1工程管理

工程管理的系统目前主要由以下三项内容组成:水源工程、骨干工程、田间工程管理以及工程维护计划。水源工程的内容即为有限水资源的高度利用和开发,对农户已有的水资源加以更好的整合和保护。骨干工程是其中最为关键的一环,针对目前农户所采用的浇水处理方法,加以系统性的科学规划,做到合理计算用水量和水头损失,做到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输水作业。在田间工程管理中,相关政府职能单位需要充分深入到农村,针对农户所拥有的农田情况加以系统性的了解和分析,为其制定专项的用水加护,并签订相应的保护用水合约,以规范有序地完成相应的节水用水任务,从而更好地实现我国节约用水、可持续化发展。工程维护工作是整个节约用水战略的最终保障。该工作需要开展好对农户的教育培训工作,帮助其以更为科学化的方式进行农业生产,做到高效率地使用有限水资源。同时,相关职能单位还要在该工作中发挥自身的执法作用,对农户水资源的利用展开全面的监督,一旦发现违规行为及时采取措施。

2.2提高全民的节约用水观念

由于该区域的降水量分布不均,且地下水水位也由于降水量不足而出现一定程度的下降,使得当地的水资源短缺现象十分严峻。所以,各级政府要灵活运用各种宣传方式,强调节约用水的必要性,以此来提高全面的节约用水观念,这也是促进智能节水灌溉措施快速、健康发展的关键。

2.3完善灌溉管理模式,提高农民的节水意识

为了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要进一步完善灌溉用水管理模式。在节水灌溉的推广过程中,要让用水户参与到用水管理中,提高用水户的节水意识。目前最为广泛的推广模式有“合作社+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公司+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工程+农民用水者协会管理模式”、“村组+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农民用水者协会+专管人员管理模式”、“农民联户管理模式”等,灌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采用适合地方特点的管理模式,改变以往的靠基层行政单位来管理的模式。

2.4雨水集蓄利用

针对目前我国较为缺水的区域,国家统一制定了雨水的积蓄利用措施,有效利用了我国有限的自然资源。首先,可建设一定的水利设施,从而做好自然雨水的蓄积工作,针对平底区域则可以建造一定数量的蓄水池,做好雨水的收集。通过这样的设施,不仅能更好地利用自然资源,还能有效杜绝洪涝灾害以及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针对普通的蓄水装置无法蓄水的区域,可通过一定的河渠、洼淀、坑塘调引存蓄起来。大力发展引洪淤灌。通过这样的处理办法,不仅能够高效率完成相应的给水需求,还能够有效防范泥沙对我国河流下游的危害,能够在我国山城区域进行推广使用。针对我国部分较为寒冷的区域,在冬季可利用河道进行冬灌,预先做好水资源的储存和利用,在春季或其他时段使用。

2.5贴近农民生产需求

经过长期实践研究可以发现,进行农业综合开发项目的建设,容不得一丁点的马虎大意,也不能做表面文章。相关部门或企业必须要结合当地农民的实际生产需求,优选科学合理的实施方案,不仅要确保工程项目的配套设施完善,同时还应该保证整个项目在竣工交付使用后,能立即进行正常使用。

2.6加强灌溉工程管理

灌溉工程管理和节约用水有密切的关系,平时要做好灌溉工程的维护工作,防止水资源的流失,如加强渠道的管护,防止渠道渗漏,尤其是普通的渠道,渗透和漏水是水资源流失的主要方式,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一步对渠道进行修缮,提高输水能力。

2.7水量计量

水量计算是农业综合节水灌溉中最基础与核心的内容,相关职能单位需要充分了解各个农户的使用情况,加以有针对性地浇水建议指导,促使广大农户更好完成浇水处理。

结语

综上所述,本文分析了如何利用综合节水灌溉措施,以提供农业现代化发展能力。作为相关技术人员,需要结合本区域农业节水灌溉问题与技术,充分利用现有资源,不断进行整合发展,从而实现开发节水农业的目标,进一步为农业可持续发展助力。

参考文献

[1]张宪礼.浅谈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2(21):250.

[2]叶培聪.农业综合节水灌溉措施[J].现代农业科技,2010(15):288-289.

[3]王恩宝,庞玉俊,李占华,等.低压管道输水灌溉技术在农业综合开发中的应用[J].地下水,2005,27(5):411-412.

[4]孙浩,牛志鹏.国家农业综合开发陕甘宁水土流失综合治理项目的成效与做法[J].中国水土保持,2014,(7):25-26.

[5]郑淑红.内蒙古和林县前夭子水库灌区农业综合开发骨干工程节水配套工程灌溉制度设计[J].内蒙古科技与经济,2016,(11):9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