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02-12
/ 2

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

路平

(天津财经大学,天津300222)

资本结构顾名思义是各个企业各种资产负债权益等的组合,一直以来受到各国学者的广泛关注。而医药行业关系着国家的民生事业,近年来更是受到了广泛关注。

西方国家关于资本结构的研究起步较早,研究相对完善,与此相比,我国研究起步晚、时间短,尤其是在实证方面的研究更是相对薄弱。总体来说,无论国外国内,都没有统一的结论。研究医药业上市公司的资本结构主要影响因素,有助于优化医药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扩大企业规模,促进企业发展。

本文在介绍资本结构理论的基础上阐述了医药行业资本结构现状,运用stata软件进行实证分析,分析医药行业内部不同企业之间资产负债率的影响因素并进行总结。

一、影响因素的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通过查阅中国统计年鉴,看到医药行业资产负债率低于全国各行业平均值,远低于最高值,说明债务融资对于医药企业来说不是最主要的融资方式。一般而言,银行愿意选择规模大,信誉度高的企业开展借贷业务;对企业自身来说,其留存收益与盈利能力成正比,且能够利用留存的资金进一步发展减少外部融资,提高资产负债率。

综上考虑,本文选取以下四个因素作为变量,并以资产负债率作为衡量资本结构的因素,即被解释变量。提出以下假设:

假设一:资产负债率与销售费用成负相关

假设二:资产负债率与资产担保价值成正相关

假设三:资产负债率与增长期权成正相关

假设四:资产负债率与公司规模成正相关

二、实证设计

(一)样本选择及数据来源

数据主要来源于国泰安数据库中的上市公司财务报表数据库,从2016年在沪深A股上市的公司为样本,剔除ST或PT公司,剔除财务数据不全的公司,随机选取了50家企业,以各企业的2016年年报作为参考,在运用Excel数据处理系统对基础数据进行汇总后,采用Stata12.0分析软件对原始数据进行分析。

选取的样本公司如下:

(二)变量定义和实证模型

本文使用销售费用率、固定资产比率、无形资产比率与总资产的自然对数4个解释变量进行回归。各变量的含义及解释变量预期符号如表所示:

表1变量含义及具体计量方式汇总表

理论模型可表示为:

Y=β01X1+β2X2+β3X3+β4X4+μ

其中μ为随机干扰项

三、实证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分析

本文以各医药企业的2016年年报数据为依据,分析得到以下各变量2016年度的描述性统计表。

表2描述性统计表

如表2所示,样本总负债比率的平均值接近40%,主营业务收入中有20%的比例为销售费用,最大能够达到50%,这说明普便情况下,销售费用在医药制造行业中占有较高比例。同时,数据还显示,这组横截面样本的数据具有较大的变化幅度。例如,总负债比率在2.93%和86.45%之间变化;无形资产最低值为0.58%,最高值达57.7%;固定资产占总资产的比例变化范围为4.14%到66.19%。

(二)参数估计及模型显著性检验

表3回归分析结果

实验结果如表所示,模型的F检验在0.01水平上显著,说明选取的模型具有较强的解释力。显著性水平为1%时的t检验量的临界值为2.390,有两个解释变量在0.01水平上显著,分别是无形资产比率和总资产的自然对数。各个解释变量的系数分别为-0.4608,0.3614,1.1108,0.0915,资产负债率与销售费用率成负相关,与固定资产比率成正相关,与无形资产比率成正相关,与总资产的自然对数成正相关,各假设均得到验证。样本的R2为0.3754,表明上述所建的模型的拟合优度一般,上述四个解释变量一定程度上能够解释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的资产负债率。

(三)多重共线性检验

表4多重共线性检验结果

由检验结果可知,MeanVIF=1.20,模型并不存在明显的共线性问题。

(四)异方差检验

Chi2(14)=13.27

Prob>chi2=0.5056

怀特检验的结果显示,在显著性水平α=0.05的水平下模型对应的prob>chi2=0.5056,显著高于0.05,因此接受原假设,同方差性,认为模型不存在异方差。

(五)过度识别检验

表5过度识别检验结果图

检验结果显示,P值大于0.05,接受原假设,不存在过度识别,工具变量都是外生的,模型很合理。

四、研究结论

1.销售费用与资产负债率显著负相关。这个结果证明了有较高销售费用的医药公司相应的会使用较少的债务。造成这一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在如今的医药行业和市场条件下,其销售模式正在经历根本性的变革,当存在大量负债时,企业可能因在销售过程中遭遇的各种困难阻碍现金流的流通,从而导致破产的风险的提升。因此,整个销售网络的调整应更多地依赖权益资本的力量来完成,而不是负债。

2.资产担保价值与资产负债率之间存在显著正相关,证明对于债权人而言,更多的关注持有该负债所负担的各种风险,从而要求更高价值的资产作为担保,从而最大程度上保证其本金的收回。

3.增长期权的回归系数在所有的解释变量中最为显著。造成该现象的原因可能是大部分具有较高增长期权价值的医药公司因为害怕更多的股东分享自身的利益,降低其未来潜在的投资回报而拒绝新股东的加入。另一种可能的原因是企业相比于发行债券融资的方式更加信任银行等机构的贷款,在需要资金时,会优先选择风险更低、保障更为完整的银行贷款。而对于银行来说,随着我国医药行业知识产权保护的逐步加强,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企业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不可忽视的优势,未来盈利性更高,破产风险也相对更小,这也导致银行愿意提供贷款给高增长期权的医药企业,进一步提高了其负债。

4.规模与资产负债率呈显著正相关。正如上文所说,规模较大的医药企业具有“规模效应”,抵御各种风险的能力较强,相应的,债权人也更愿意把资金投入到该企业中去,这也造成了其资产负债率的上升。

总之,在如今的行业形势下,医药企业的销售模式正在发生重要的变革,权益性资本在整个重组过程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但对于企业的日常销售活动来说,费用类资金的作用同样也是不可替代的。本文实证结果也显示,销售费用率与资产负债率成负相关;规模大的公司债务筹资能力较强;公司的资产担保价值与长期负债比率正相关;增长期权对债务筹集能力的影响最为显著。因此,对于规模偏小、增长期权较少的企业来说,要想改变自己筹资能力较弱的状况,应对症下药,积极拓展融资渠道,通过典当、租赁、引进投资者等多种方式综合作用,以提高筹资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晓岚,王宗军等.我国制药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的实证分析[J].财贸研究,2005(04)

[2]徐美飞,我国医药行业上市公司资本结构影响因素分析[J].中国乡镇企业会计,2015(06)

作者简介:

路平(1993.3—),女,山西省吕梁市人,天津财经大学,硕士研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