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颅窝脑膜瘤的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 2

后颅窝脑膜瘤的手术疗效及预后影响因素分析

陆斌杨勇灵余红张镇陈初亮

陆斌杨勇灵余红张镇陈初亮

(黔东南州医院神经外科贵州凯里556000)

【摘要】目的:分析后颅窝脑膜瘤的手术疗效以及影响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60例后颅窝脑膜瘤手术治疗的患者的临床资料,采集患者一般资料、临床资料,随访手术远期疗效,并对影响手术效果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结果:随访44例患者KPS评分≥70分。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部位、切除程度、术前KPS评分、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切除程度、术后是否合并并发症是影响手术预后的相关因素。结论:全切能够改善患者预后,而合并并发症是影响预后的危险因素。

【关键词】后颅窝;脑膜瘤;手术疗效;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R739.4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6194(2015)01-0179-02

后颅窝体积狭小,却容纳重要的中枢神经及血管,后颅窝是脑膜瘤的好发部位,一旦发生脑膜瘤,患者可出现多种神经症状,包括听力下降、面瘫、头痛、吞咽困难等【1】。手术治疗是治疗后颅窝大型脑膜瘤的主要方法,但是手术治疗的死亡率和致残率一直是困扰临床医生的一个重要问题。本文随访分析60例后颅窝大型脑膜瘤的临床资料、手术情况、手术联系等,分析影响手术疗效的相关因素。现将结果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对象

选择2004年1月-2013年1月在我院进行手术治疗的后颅窝脑膜瘤患者60例为研究对象,回顾其临床资料。所有对象临床资料完整,随访资料完整,后颅窝脑膜瘤诊断明确,并行手术治疗。最终纳入研究的共60例。其中男17例,女43例,平均年龄46.8±7.4岁。其中岩斜区脑膜瘤34例,小脑幕脑膜瘤16例,岩骨后及桥小脑角脑膜瘤7例,枕骨大孔区脑膜瘤、小脑半球脑膜瘤、颈静脉孔区脑膜瘤各1例。患者主要表现为步态不稳、头痛等。其中步态不稳26例,占43.3%,头痛41例,68.3%,眩晕3例,占5%,耳鸣17例,占28.3%,面部麻木12例,占20.0%,吞咽困难13例,占21.7%,躯体感觉障碍5例,占8.3%,肢体活动障碍6例,占10.0%。神经损害:眼球活动障碍8例,占13.3%,Ⅴ损伤19例,占31.7%,Ⅶ损伤21例,占35.0%,Ⅷ损伤25例,占41.7%,Ⅸ、Ⅹ、Ⅺ损伤22例,占36.7%,Ⅻ损伤7例,占11.7%。根据肿瘤的位置、特征、大小等选择手术入路。在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中,有43例患者采用枕下入路,7例患者采用天幕上下联合入路,4例患者采用顶枕部入路,3例患者采用正中入路,2例患者采用翼点入路,1例缓冲爱用眶颧额颞下入路。

1.2研究分析方法

收集患者的临床资料,年龄以55岁为分界点分为两组,肿瘤大小分型标准:直径<1.0cm为小型,1.0-2.4cm为中型,2.5-4.4cm为大型,≥4.5cm为巨大型,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平均直径4.68±1.03cm,直径均≥2.5cm,为大型和巨大型,其中大型26例,巨大型34例。切除程度分为全切、次全切、大部切除、部分切除。病理类型分为:良性、不典型性、恶性三类。病程:分为<1年、1-5年、>5年。术前对患者进行KPS评分,>70分为生活能力正常,≤70分为不能进行正常生活。颅神经损害:42例有颅神经损害,18例患者无神经损害。术后并发症:包括颅内血肿、感染、颅神经损害、脑脊液漏等,其中有17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43例患者无术后并发症。手术疗效评价采用KPS评分进行评估,分析以上因素对手术疗效的影响。

1.4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6.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单因素分析采用卡方检验,多因素分析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分析赋值方法X1为性别,X2为年龄,X3为部位,X4为肿瘤大小,X5为切除程度,X6为病理分型,X7为病程,X8为术前KPS评分,X9为颅神经损伤,X10为术后并发症。

2结果

2.1手术及术后情况

本组患者无围手术期死亡情况。肿瘤切除情况:全切49例,占81.7%,次全切5例,占8.3%,大部分切除4例,占6.7%,部分切除2例,占3.3%。17例患者发生术后并发症,其中7例患者发生颅神经损害,其中6例患者在随访结束后已经恢复,1例患者也有显著改善;3例患者出现偏瘫,随访结束时显著改善;2例患者发生颅内血肿,保守治疗后病情稳定,4例患者发生感染,1例患者发生脑脊液漏,经过治疗后均得到有效控制。附图是后颅凹脑膜瘤术前术后情况,见图1和图2。

2.4影响手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

将X1-10作为自变量,随访KPS结果作为因变量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切除程度和术后是否有并发症进入回归方程。切除程度每降低1级则预后差的风险增加2.677倍,有并发症的患者预后差的风险是无并发症患者的7.014倍。见表4。

表4影响手术预后因素多因素分析

自变量回归系数标准误WaldP优势比

切除程度1.0330.3065.984<0.052.677

术后是否有并发症1.8980.9014.739<0.057.014

3讨论

在影响预后单因素分析中,男性和女性患者预后KPS评分>70分和≤70分分布没有差异,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P>0.05,说明性别与预后没有相关性。将患者年龄按照55岁为分界分为两组,<55岁组和≥55岁组随访KP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多因素回归分析结果也显示,年龄与预后没有相关性(P>0.05)。既往研中年龄与预后的相关性没有统一的结论,有结果显示年龄大的患者死亡率较大,而有学者认为预后与年龄无关【9,10】。本次研究结果显示年龄与预后没有相关性,这可能与纳入研究的样本数较少有关,具体相关性还需要今后扩大样本量进一步研究分析。单因素分析结果显示肿瘤的部位与患者预后具有相关性。肿瘤位置决定了肿瘤与周围组织的结构,肿瘤的位置也决定手术方案的选择,从而会影响到预后【11】。在本次研究中,岩斜区的脑膜瘤预后较差。位于岩斜区的肿瘤基底部在第Ⅴ、Ⅶ、Ⅷ对神经内侧,肿瘤会包裹颈内动脉、基底动脉、Willis环,甚至累及小脑幕内侧,岩尖、岩窦等,手术全切率较低【12】,本次研究全切率为79.4%,随访KPS得分也相对较低,预后较差。但是在多因素分析结果中,这一影响因素被排除,可能是其他部位肿瘤例数太少,在多因素分析过程中被排除掉,具体是否具有相关性,还需要在今后增加样本量进一步进行分析。在本次研究中,肿瘤大小与预后并没有相关性,但有研究认为,肿瘤的大小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尤其是对于岩斜区的脑膜瘤,肿瘤体积大侵犯组织多,影响预后。本次研究没有影响,可能与纳入的研究对象肿瘤直径均达到了大型或者巨大型水平有关。但也有研究显示,肿瘤的大小与预后关系不大。切除程度在单因素分析和多因素分析中均显示与预后具有相关性。影响肿瘤全切的因素比较多,比如肿瘤体积大、肿瘤位置、风险大、患者年龄大、肿瘤侵蚀硬膜、肿瘤质地硬等,均会影响到手术全切。本次纳入的研究对象中,全切患者KPS>70分的比例显著高于≤70分的比例,也说明肿瘤全切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KPS评分反映患者进行正常活动的能力以及执行能力,术前第KPS评估,评分越低,说明患者症状严重。术后并发症是影响患预后的一个重要因素。后颅窝解剖结构复杂,在手术过程中很容易损伤其他临近组织,或者导致脑脊液漏、颅内感染等,甚至导致死亡。其他术后并发症有吸入性肺炎、颅内血肿、伤口感染等,这些并发症均会影响到患者的预后。在临床工作中,做好术前准备,根据情况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术中严格无菌操作,彻底止血,保护临近组织等,从而降低术后并发症。

综上所述,手术治疗是治疗后颅窝脑膜瘤的主要方法,影响预后的因素有肿瘤的切除程度、术后并发症等,在临床工作中应选择合适的手术方案、积极预防和治疗术后并发症,从而改善患者的预后。

参考文献:

[1]姜洪,吴先良,邓忠勇等.显微手术治疗后颅窝脑膜瘤42例,广东医学,2011,32(12):1602-1604。

[2]胡文安,雷霆,舒凯等.颅后窝脑膜瘤的诊断与治疗,中国临床神经外科杂志,2002,7(2):78-79.

[3]王耿焕,张建民.后颅窝手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4026-4027.

[4]王耿焕,张建民.后颅窝手术后切口并发症的相关因素及对策,实用医学杂志,2012,28(23):4026-4027.

[5]邓星海,牟永告,张湘衡等.后颅窝肿瘤手术治疗96例临床分析,广东医学,2008,29(1):15-17.

[6]曾白云,毛之奇,朱蔚林等后颅窝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126例报告,现代医院,2006,6(7):21-24.

[7]廖勇仕,黄性敏,黄国栋等.后颅窝中线区大型脑膜瘤手术治疗。中国现代医学杂志,2001,11(2):57.

[8]诸葛启钏,吴近森,吴哲褒等.岩尖斜坡区脑膜瘤的显微外科治疗,温州医学院学报,2001,31(5):273-2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