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0-02-12
/ 1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疗效分析

岳翠莲

岳翠莲(黑龙江省勃利县人民医院黑龙江勃利154500)

【中图分类号】R777.33【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2-5085(2010)02-0120-02

【摘要】目的探讨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效果。方法将胬肉397眼切除的基础上行自体角膜缘移植术,术后随访6个月~3年。结果本组病例随诊6~48个月,4例复发,其中1例原为复发性胬肉。结论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有利于重建角膜屏障功能,利用该方法治疗翼状胬肉可提高治愈率,降低复发率,是目前较理想的手术方法。

【关键词】角膜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疗效

翼状胬肉是眼科的常见病,多发病,手术方法较多,但术后易复发,有报道复发率高达20%~30%。我院自2003年12月~2008年12月运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手术治疗翼状胬肉共318例397眼,取得良好的效果。现总结如下。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本组病例318例397眼,其中男性143例180眼,女性175例217炎;右眼205眼,左眼192眼,其中双眼82例。年龄35~75岁;病程为2~20年。原发性280例354眼,复发性38例43眼。胬肉均位于鼻侧,且侵入角膜内≥2mm。1例复发性胬肉因睑球粘连而影响眼球运动。

1.2手术方法手术均在显微镜下进行。术前术眼滴抗生素眼水3d。(1)麻醉:1%地卡因表面麻醉2次,术中采用2%利多卡因加肾上腺素少许行局部浸润麻醉。(2)切除胬肉:常规切除胬肉,暴露巩膜。应将角、巩膜面残留胬肉组织清除干净,分离球结膜下胬肉组织及增生组织至泪阜,并剪除。(3)移植片的制备:自术眼上方或下方局马猴取略大于植床的带角膜缘上皮组织约0.5~1.0mm结膜瓣的游离植片,移至裸露的巩膜处,连续或间断与球结膜缝合。取植片处可不处理。术毕,球结膜下注射庆大霉素2万U,涂迪可逻眼膏后包扎术眼。术后第1天换药,术后第2天开始交替滴氯地滴眼液及贝复舒眼液,4次/d,术后7~10天拆线。

手术操作技巧上要注意以下几点:(1)彻底切除角膜及巩膜面的病变组织。因此角膜上切口必须超过翼状胬肉头部1mm,胬肉下的变性结膜组织,其切除范围要比胬肉大一些,以减少术后新生血管组织增植,但应注意避免损伤眼肌。在内直肌止端附近分离肥厚变性或瘢痕化的眼球筋膜时要特别注意,先用斜视钩探查清楚后再于接近泪阜处切除,避免损伤内直肌及切穿眼球。(2)制作角膜缘移植片时,所取结膜移植片应越薄越好,不可携带结膜下组织,否则不仅影响植片成,且易复发;(3)注意移植片的上皮面必须向上。

2结果

术后当天患者疼痛、异物感等自觉症状明显,1d后即明显好转。角膜创面多于术后1~3d修复,取植片处3~5d上皮修复。所移植结膜瓣生长良好,血管充盈。7~10d结膜水肿基本消退,容易拆线。本组病例随诊6~48个月,4例复发,其中1例原为复发性胬肉。

3讨论

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的理论依据角膜缘干细胞位于角膜缘基底部,含有丰富的蛋白酶,具有增殖潜力高、细胞周期长、分化程度低、呈向心运动,不表达角膜蛋白K3等特性。角膜缘干细胞的增殖、分化及细胞的向心性移行可修复、稳定受损角膜表面,阻止新生血管的侵入及假性胬肉的形成。角膜缘干细胞的缺失或功能低下可使角膜上皮增殖能力丧失,角膜缘屏障功能下降,导致结膜上皮长入和新生血管形成等。亦有研究认为,翼状胬肉组织的形成与角膜缘干细胞变性和缺乏密切相关。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对重建眼表功能、恢复眼表结构、防止翼状胬肉复发及保持角膜上皮完整性等方面起着重要作用。

角膜缘干细胞是角膜上皮再生的来源,有高度增殖和应急增殖能力,其移动通过向心性运动来完成。在正常情况下,角膜缘上皮可阻止结膜上皮侵入角膜。翼状胬肉的发生机制可能是角膜缘干细胞少,各种环境因素刺激导致角膜缘干细胞缺失或功能障碍,出现角膜上皮结膜化,进而纤维母细胞增生,淋巴细胞、浆细胞浸润。采用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移植治疗翼状胬肉,将病变组织切除,提供健康的角膜缘干细胞,重建角膜缘上皮组织,增加干细胞的数量和功能阻止结膜上皮及新生血管侵入,从而达到治疗胬肉及防止复发的目的。

术中应将角膜,尤其是角膜缘附近的胬肉组织切除干净,手术时应仔细、轻巧,勿损伤内直肌及巩膜。术后应早期打开点眼,有利于炎症消退,减少复发。

自体角膜缘干细胞的结膜瓣移植治疗翼状胬肉手术,操作简单、取材方便,术后角膜创面愈合快、反应轻,从而有效避免复发,是一种值得推广的手术方法。

参考文献

[1]严密.眼科学(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99.69.

[2]陈剑.角膜缘干细胞及其临床意义,国外医学眼科学分册,1992.16:3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