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期胎盘早剥的处理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3-12-22
/ 1

早期胎盘早剥的处理

向云

向云(湖南省汉寿县人民医院湖南汉涛415900)

【摘要】本文通过探讨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要点,得出结论重视诱因及临床表现,并结合B超检测等可有助于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一旦确诊,应迅速终止妊娠,对重型者应及早手术,降低围产儿死亡率,改善母婴结局。

【关键词】胎盘早剥超声检查治疗

【中图分类号】R714【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1752(2013)18-0308-01

胎盘早剥是妊娠晚期的一种严重并发症,具有起病急、进展快,一般发生于妊娠20周后或分娩期,若处理不及时,可危及母儿生命,而早期诊断,及时处理是改善母婴预后的关键。本文回顾性分析50例胎盘早剥病例,以期提高对胎盘早剥的早期诊断及处理水平,改善母婴围产结局。

1临床资料

1.1一般资料我院产科2010年4月~2012年4月总分娩数4080例,患有胎盘早剥孕妇50例,发病率1.2%。平均年龄24岁。初产妇32例,经产妇18例,发病时孕27~36周28例,孕37~41周22例。

1.2胎盘早剥的诊断标准(1)轻型:指有间歇性腰腹痛,或不规则阴道出血,或无任何症状、体征,产后根据胎盘后血肿及胎盘剥离面不超过总面积的1/3者作为轻型。本组轻型20例占40.00%,发病率的高低与分娩后是否仔细检查胎盘有关,数据可能有漏报;(2)重型:有阴道出血或伴持续性腹痛,子宫处于紧张状态,宫底升高,休克,DIC等,且胎盘剥离面积超过1/3时均作为重型。本组重型30例占60.00%。入院时根据临床表现和B超或实验室检查即能做出诊断者,为产前确诊,计10例占20.00%。此外均为产前误诊或经产后术后确诊。轻型漏诊6例,重型漏诊10例。

1.3发病诱因5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胎膜早破15例,占总数30.00%;妊高征10例,占总数20.00%;羊水过多5例,占总数10.00%;双胎妊娠3例,约占总数5.00%;外伤3例,约占总数5.00%;不明原因14例,约占总数30.00%。

1.4临床表现每例均有多项症状与体征。50例胎盘早剥患者中阴道出血25例,占总数50%;腰腹痛20例,占总数40.00%;持续性腹痛5例,占总数10.00%;宫底升高8例,约占总数15.00%;间歇性腹痛25例,占总数50.00%;胎儿窘迫15例,占总数30.00%;血性羊水8例,约占总数15.00%;胎心消失10例,占总数20.00%;休克、低血压20例,占总数40.00%;DIC8例,约占总数15.00%。

1.5分娩方式根据患者病情轻重、出血量、胎心状况、孕龄、合并症、产程进展而采用不同的处理方式。(1)剖宫产:由于重型早剥、胎儿宫内窘迫、妊娠合并症而行剖宫产者35例。术中发现子宫胎盘卒中15例,其中8例行次全子宫切除,胎盘卒中者中有7例发生DIC,但无一例孕产妇死亡。(2)阴道分娩:本组轻型中15例阴道分娩,产后检查胎盘时发现2例胎心正常。胎心监护好,无严重妊娠合并症及并发症,产妇出血少,第二胎,一般情况好者给予阴道分娩。

2结果

产后出血30例,占60.00%,胎儿窘迫15例,占30.00%,低体重儿10例,占20.00%,围产儿死亡5例,占10.00%。

3讨论

对胎盘早剥孕妇进行及时正确的处理对改善围产儿结局至关重要,一旦确诊,必须立即终止妊娠。无论经产妇或初产妇,一般情况较好,出血以显性为主,局部压痛轻,宫缩仍有间歇,并非呈板状,轻型早剥,宫口已开大,估计能迅速阴道分娩者,经人工破膜,观察是否血性羊水,降低宫腔压力,再配合静滴缩宫素,加强子宫收缩,一方面促进产程进展,同时降低宫腔压力后减少胎盘后血肿向子宫肌层内浸润,减少凝血活酶的产生,阻止或预防DIC,在密切观察下可经阴道分娩。若产程中出现胎心异常,应当立即行剖宫产。重型早剥者不论胎儿存活与否,均应迅速行剖宫产,防止继续剥离,造成更多出血或休克加重,或发生凝血功能障碍、肾功能不全等严重并发症。对出血严重或凝血功能障碍者,需及时足量地输新鲜血,因新鲜血内的凝血因子未被破坏,对凝血功能障碍的患者最有效。对出血不止且不凝,凝血时间延长,纤维蛋白原<2g/L者,可输入纤维蛋白原。本组剖宫产35例,中子宫卒中15例,经用子宫收缩剂、持续热敷按摩子宫及宫腔纱条填塞等处理,子宫血液循环恢复正常。有2例经处理后子宫收缩仍不好,并发DIC,行次全子宫切除。近年来多数学者认为,已明确为早期的胎盘早剥,胎龄小者,胎盘剥离面积不大,或阴道出血量少,而母婴情况良好,胎盘无继续剥离征象时,可在严密监护下行期待疗法。

参考文献

[1]乐杰.妇产科学[M].第6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118.

[2]王淑贞.实用妇产科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1987,24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