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上好一节课张滨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08-18
/ 2

如何上好一节课张滨

张滨

哈尔滨市第十九中学校150006

近几年,高考改革不断推进,对一线上课教师的要求不断提高。课堂授课方式不断改进,很多富有经验的老教师也在思考,如何能够上好一节高质量的课?本文就什么样的课是好课?如何上好一节课?新教师要上好一节课需要做哪些方面的积累等方面与大家交流。

一、什么样的课是一节好课?

所谓好课,就是教师对预设的教学目标圆满完成,符合学生的接受能力,激活学生的求知欲的课。大致表现在四个方面:

1.有效率的课:

有效率的课表现在多层面学生都能接受的课。一节课下来,全班学生中包括优等生、中等生、待进学,确保课堂上没有学生是旁观者。

2.有生成的课:

不少老师受课程内容的影响,容易出现的容量过大的问题。教师课前准备很充分,到了课堂上就拿着准备好的东西来讲课。但一节课不是所有环节都是预先设计好的,而是在课堂中有教师和学生真实的碰撞过程,一堂课不应该也无法完全是预设内容的再现。在相互碰撞、相互冲突的过程中,必然会有新的问题出现。所以说,一堂好课一定是在预设基础上有生成的课。

3.是真实的课:

基于对生成课的认识,个人认为真实的课不要刻意求新,要在求真、求实上下功夫。一切从学生的身心特点、认知水平、发展需求出发,精心组织和开展切实有效的教学活动。

4.有思考的课:

课堂教学也和其他事物一样,不可能十全十美,只要是真实的就会有缺憾。一节课要上成是没有一点问题,这个预设的目标本身就是错误的。我们说只有不完美才可以让我们研讨,才会让我们的课留有余味,才值得我们去思考,才能使课源远流长。

二、如何能上好一节课呢?

(一)充分的课前准备是上好一节课的前提条件。

课前的一切准备工作都称为备课。比如说查阅有关资料,如:研究课标、了解学情、准备教具、选择教法、设计习题等。

课前准备还要关注这节课在整个课程中的地位和作用。明确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是什么?教学重、难点是什么?最后要达到什么目的?教师必须心中有数。

备课是上好课的前提,备课中一个关键环节是还要备学生。关注不同程度学生的接受能力,关注上课时可能产生的问题,对课堂上各个细节的了然于胸。

(二)扎实的教学基本功是上好一节课的关键。

1.课堂驾御能力

在一堂好课中,教师应能较好地对课堂教学进行组织、管理和监控,根据课堂上不同的情况调节课堂教学节奏。课堂驾御能力不仅仅是管好学生的课堂纪律,还要通过不同手段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比如通过肢体动作、抑扬顿挫的声调等手段来吸引学生们的注意,使学生不知不觉地投入到学科学习的氛围中去。

2.语言表达能力

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教师的语言要做到四个特点:

丰富性:有启迪性,有反思性;

简洁性:语言精炼,不讲废话;

条理性:逻辑性强,条目清晰;

形象性:绘声绘色,吸引注意。

3.现代化教学手段运用能力

教师要学会制作生动有趣的课件来吸引学生的目光,也要善于在网上收集有关的资料以便充实课堂的信息量。在一堂好课的课堂上,多媒体课件是一定要运用上的,也就是说教师的能力必须与时俱进,这样才能教出符合时代要求的学生。

4.板书和多媒体同样重要

课堂主要依靠板书和语言来表达。语言有时比较快,学生一听就过去了,而板书却可以以停留一段时间让学生边看边思考。作为老师,对板书应该有非常严格的要求,决不要乱划乱写。应该写什么,什么时候写,写在什么地方,怎么突出重点,这些都要考虑。好的板书,应是教师的一个基本功。

(三)良好的教学能力是上好一节课的保证。

1.提高课堂提问质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思考。

(1)提问的问题应具备两个基本条件:

第一,难度适中。所提的问题应是学生跳一跳能够得着的。

第二,有启发性。提出的问题要有价值,使学生感到值得思考。不能只简单提“对不对”“是不是”之类的问题,而应多提“怎么样”“为什么”等需要思考的问题。

(2)要针对知识的重点、难点,精心设计问题。

问题是课堂教学的线索,通过问题可以将教学内容逐步呈现出来。因此,设计的问题必须目标明确、抓住关键、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必须言简意明。一节课应该有一个至两个核心问题,能够带动学生整节课的知识,解决重难点问题。

2.优化课堂活动设计,培养学生主动参与、合作探究的意识。

要使学生有效地参与课堂学习,积极地动脑、动口、动手,应注意以下三点:

第一,多提供展示机会。课堂上应多设计学生动口、动手、动脑的环节。

第二,提出明确要求。说什么、做什么,怎么说、怎么做,应向学生提出明确的要求,使学生有的说、有的做,会说、能做。

第三,采取激励措施。可以充分调动学生参与的积极性,使学生有成就感。

重视教学过程中的师生互动,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把学生当作课堂的主人,才是当今倡导的课堂。学生的主动性应体现在师生、生生之间思维的思维碰撞。上好一节课,师生之间的互动是必不可少的。

3.课堂上为学生留下思考的时间。

好的课堂教学应当是富于思考的,学生应当有更多的思考的余地。学习归根结底是学生自己的事,教师是一个组织者和引导者。学习的效果最终取决于学生是否真正参与到学习活动中,是否积极主动地思考,而教师的责任更多是为学生提供思考的机会,为学生留有思考的时间。

最简单的一个办法是教师提问后要给学生一定的思考时间,至少有几秒钟的时间让学生想,而不是急于下结论。特别是那些需要较深入理解和需要一定的创造性才能解决的问题,更要让学生有一定的思考时间。

4.以练习设计为基础,促进学生能力的发展。

课堂练习不是对所学新知的简单重复,而是要要学生掌握知识,形成技能,培养兴趣。教师要用练习设计吸引学生目光,使他们有锻炼和展示自己才能的机会。丰富多彩的练习会深深地吸引学生思考,在这一过程中,发展了学生的思维,培养了学生能力。

(四)课后的落实给好课上了一把安全锁。

1.注重作业批改及课后辅导。

很多教师认为,把课讲好就万事大吉了。其实真正把课堂落到实处,课后还有很多工作要求我们去做,比如及时批改作业,根据作业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发现问题后,把问题帮助学生解决掉。

2.做好课后的反思和总结。

课后反思和总结可以积累经验。一堂课什么地方做得好,什么地方没有做到位,下一节课应该以什么样的方式改进。这有利于以后的教学越来越有经验,从而达到各方面能力的提高。

三、新教师要做好各方面的积累。

1.坚持听评课,让自己快速成长。

对一个新教师来说,通过听评课能够扬长补短、优化课堂。那么,新教师在听课时应该怎样听呢?听课需要关注两个方面:

第一、关注教师的教,新教师应该关注:

(1)关注上课教师一节课的结构;

(2)关注教师如何突出重点、突破难点;

(3)关注板书及教学媒体的有机结合提高课堂效率;

(4)关注学生的学习气氛和师生的有效交流。

第二、关注学生的学,新教师应该关注:

(1)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下积极参与到学习活动中?

(2)学生是否乐于参与思考、讨论、动手操作?

(3)学生活动或练习的时间是否充分得当?

(4)学生自学习惯、阅读习惯、规范书写习惯是否养成?

(5)学生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是否得到提高?

2.重视集体学习,不断提升能力。

大家集思广益,研讨教材教法,会使自己的课堂更加生动活泼。与大家一块讨论课程疑点,某些知识点的处理方法,通过集体备课互相学习取长补短。

3.多闻多问多学习,不断充实自己。

“要给学生一碗水,教师要有一桶水”这样的要求早已经跟不上教育的发展了,教师应有源源不断的海水。现在的学生见多识广思维活跃,需要问的问题特别多,因此,教师要与时俱进,不断学习广泛涉猎。

教师要讲好课,让学生喜欢我们的课堂,只有多学习才能形成自己的教学风格。需要我们广大教师时刻不忘学习,以广博的知识育人,以高尚的情操影响人,以执着的信念引导人,在完成教育教学工作的同时,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