节约型园林在宁波的实践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8-12-22
/ 2

节约型园林在宁波的实践

施华

浙江绿之城园林有限公司浙江舟山316000

摘要:宁波是我国东南沿海重要的港口城市、计划单列城市和历史文化名城。近年来,宁波市以科学发展观和建设节约型宁波为指导,在推进城市园林绿化建设进程中,坚持以最少的资源投入,获取最大综合效益的原则,通过“地尽其用”、“绿尽其效”、“开源节流”和成本控制等手段,走出了一条在新形势下沿海城市开展节约型园林绿化工作的路子,本文主要介绍了我市主要的采取措施。

关健词:园林绿化成本养护节水

1做足实现有土地资源效益的文章

1.1充分发挥立体绿化作用,扩大城区绿化建设立体空间

近年来,宁波市积极探索城市立体绿化实施形式和途径,多渠道开展了城市垂直绿化和屋顶绿化研究,在全市范围内全面实施了垂直绿化、屋顶绿化等立体工程建设。

1.1.1垂直绿化:

我市首先开展了垂直绿化工程,对城区内桥梁、沿路围墙、公共建筑进行了绿化种植。2004年对中心城区主要道路围墙进行了垂直绿化;2005年对城区的中山西路立交桥、联丰立交桥等主要桥梁实施了垂直绿化,在桥柱和桥两侧的花槽种上了常青藤、云南黄馨、花叶蔓等各种攀援植物;2006年在城区部分公共厕所等公共建筑实施了垂直绿化。有17座公共建筑披上了绿色。

1.1.2屋顶绿化:

其次充分利用城市屋顶建设绿化。为鼓励更多的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投资建设屋顶绿化,宁波市从90年代就鼓励企事业单位、机关团体建设屋顶绿化,2003年把屋顶绿化写入了《宁波市城市绿化条例》,为屋顶绿化建设提供了法律保障。鼓励政策的出台,进一步促进了屋顶绿化的发展,据了解,截止到2006年底,宁波市中心城区已建成屋顶绿化2.4公顷。立体绿化的建设,使宁波市形成了立体型、复合型绿色空间,实现了平面绿化向立体绿化转换,增加了绿化面积。

1.2借水建绿,以最少的用地绿化宁波

宁波市城区内河密布,水系发达,是典型的江南水乡。三江、六河、二湖是城市的主要水系,为了充分利用水体资源,从97年开始,宁波市就投入资金约7亿元,对城市16条内河进行整治,疏浚了50多条河道,在内河两侧建设约18多公顷河道绿带,2005年全面启动了内河水体绿化建设,在内河水体种植了聚藻、黄菖蒲、再力花等水生植物。经过几年的水体绿化建设,建成了水体绿化4.5公顷。水体绿化的开发,拓展了城区绿化的建设空间,改善了城区内河水质。

2挖掘和利用绿地资源,实现绿地生态效益最大化

宁波是一个沿海开放城市,由于市政府的重视,宁波市园林绿化事业有了迅速的发展,为了进一步挖掘和利用现有绿地资源,充分发挥绿地资源的作用,我市在这方面做出了有益的探索和尝试。

2.1实施增绿工程,建立乔灌草多层次的复合结构绿地

近年来,宁波市坚持以生态效益为标准,从增加城市绿量和调整绿化结构入手,坚持乔灌草结合,以乔木为主的原则,根据建立多层次绿化群落和植物多样性的城市绿地要求,通过增加原有绿地乔灌木的数量和品种,调整常绿树和落叶树的比例等一系列增绿工程,来建立城市多树种、多层次的城市复合绿化结构,以提高城市绿化生态效果,实现以较少的用地取得较大的生态效益的目的。

2.2合理选择树种,坚持乡土树种为主

合理选择树种,以乡土树种为主应该是一个城市绿化建设中首要考虑的问题。近年来,宁波市坚持以乡土树种为主,适当引进外来品种的原则,强化了对城市绿化树种的管理,针对我市实际,把便于养护管理、便于生长的乡土树种作为行道树和公园绿地的主要树种,如香樟、黄山栾树、木槿、紫薇、无患子等。限制了大树种植的数量,推广中档树木的种植,杜绝各种杀头树进城。

3成本控制,以最少的资金建设和管护城区绿地

因地制宜建设城市绿化,提高树林的成活率和保存率,降低建设和养护成本,本身就是一种节约。

3.1严格控制植物的规格达到最大的生态效益

园林绿化要注重大、中、小规格的搭配,不能排斥中、小树木。城市绿化生态效益能不能最大限度的得到发挥,取决于大批量中、小规格乔木和乔灌、花草的合理科学搭配而成的植物群落。宁波市在城市园林绿化过程中一直是将大、中、小规格苗木有机结合在一起进行配置的,而并非一味的种植大树而排斥中、小乔木。除了行道树一直保持较大规格外,接头绿地、居民小区绿地、单位附属绿地均以中、小规格乔木唱主角。

提倡种植“大树”,并非规格越大越好。植物的生理学特点和实践都证明:胸径8--15cm的大规格苗木处于树木生长发育的旺盛期,移植这样的大苗,恢复生长时间短,成活率高,产生效益快。相反,规格太大的大树,移植成本高,恢复生长慢,成活率低,反而欲速则不达。

宁波市种植大树,向来是严格控制苗木规格的。一般控制在胸径15cm左右(依不同的树种而异),所用的苗木总是尽可能来自苗圃,有一部分是结合各地市政道路改扩建或单位绿地调整等需迁移的“大树”,少部分是结合原有老公园、绿地、林带调整抽稀下来的大苗。

3.2充分运用市场经济手段,降低绿地养护成本

为了降低绿地养护成本,宁波市从2001年开始,对城市绿地养护管理进行了市场化运作,率先把93公顷城市绿地推向社会,实行公开招投标,之后养护招投标一年一次,年年推出,至今已有6个年头。据统计,2007年,我市有200多公顷绿地进行社会公开招投标。通过绿地养护市场化运作,降低了绿地养护成本。降低养护管理成本不是降低养护管理水平,只有费用降下了,养护水平上去了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节约。为此,宁波市强化了养护招投标绿地的监管,建立了二级政府、三级考核、四级网络的城市绿地养护监督管理机制,加强了重点环节的控制,建立了严格的奖罚制度,使我市养护水平有了明显提高,并跨入了全国园林绿化先进行列。

4节水型园林在宁波的应用

宁波市是一个沿海城市,水资源比较短缺。据数据显示,宁波市人均水资源拥有量只有全省的57%,属全国400个缺水城市之一。为了做好宁波园林绿化的节水工作,2006年宁波市开展了园林绿化的节水试点活动,2007年在全市园林绿化行业进行全面推广实施,并取得了较好成效。

4.1加强领导,落实责任

布置和落实2007年园林绿化节能计划,把园林绿化节水作为节能的一项内容,列入城市园林绿化管理行业考核内容,落实全大市园林绿化节水工作责任。

4.2强化宣传,营造氛围

利用报纸、电视、电台等宣传工具和广场等形式进行宣传,提高城市园林绿化节水意识。

4.3运用多种办法,节约园林绿化用水

4.3.1有条件地方采用水循环技术,充分利用中水和再生水浇灌园林绿化。

4.3.2改进浇灌设施和浇灌方式,以滴管和喷灌代替皮管和散灌、漫灌,合理选择浇灌时间,避开高温浇水,减少水分蒸发,提倡使用河水、湖水,禁止使用自来水浇灌绿化。

4.3.3选择抗旱性强的地方性乡土树种,增加了马尼拉等耐旱性强、养护成本低的绿化草种,减少了高羊茅等耗水多、养护成本高的草种。

5实施生态护岸,提高生态景观效果

在宁波市生态城市建设进程中,水环境综合整治始终是其中重要内容之一。水环境综合治理包括了裁污、清淤、护岸、绿化等内容,人们对水环境综合治理的污水截流、清淤、底泥处理、两岸绿化等方面的内容做了不少研究,对河道的护岸形式在如何适应生态要求方面也有了起步。随着人民的生活水平的逐步提高,人们对水环境的要求也越来越高,生态护岸建设方法就是目前比较流行的一种河道环境综合整治的新方法。

5.1生态护岸的定义和特点

所谓生态护岸是指恢复后的自然河岸或具有自然河岸“可渗透性”的人工护岸。它拥有渗透性的自然河床与河岸基底,丰富的河流地貌,可以充分保证河岸与河流水体之间的水分交换河调节功能,同时具有一定的抗洪强度。它把水边作为多种生物栖息空间的核心,并把河流建设成尽量接近于自然的状态,创造出具有丰富自然并富有魅力的水边环境。

5.2生态护岸的作用

5.2.1滞洪补枯、调节水位

生态护岸采用自然材料,形成一种“可渗透性”的界面。丰水期,河水向堤岸外的地下水层渗透储存,缓解洪灾;枯水期,地下水通过堤岸反渗入河,起着滞洪补枯、调节水位的作用。另外,生态护岸上的大量植被也有涵蓄水分的作用。

5.2.2保护和建立丰富的生态系统

如果在河道中形成浅滩和深潭,把岸线也做成补规则的,即有宽有窄,使护岸有陡有缓,扩大水面和绿地,与岸边绿地、树林之间形成水、绿网络,增强岸边动植物栖息地的连续性,这样,就可以营造出丰富的环境条件,形成丰富、稳定的生态系统。从而,河流的自净作用也大幅度提高。

参考文献

[1]时昕.浅谈节约型园林绿化建设[A].北京市“建设节约型园林绿化”论文集[C],2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