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硫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炼丹文化的尝试

(整期优先)网络出版时间:2019-10-14
/ 2

在硫及其化合物教学中渗透中国优秀炼丹文化的尝试

朱德军

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区东湖高中443100

摘要:化学起源于炼丹术,炼丹术起源于中国,我国古代炼丹文化源远流长,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值得传承。本文主要记录了笔者在硫及其化合物教学环节中渗透中国优秀炼丹文化的一些实践尝试。

关键词:硫及其化合物教学渗透中国炼丹文化

中国古代炼丹家通过炼丹的实践总结了不少化学方面的经验,并取得了很多成果,这些炼丹实践活动极大地推动了我国古代化学技术的进步,是一笔宝贵的传统文化财富,我们理应在化学教学中积极地渗透传承。中国古代炼丹术中蕴含了丰富的硫化物知识,如何在硫及其化合物的教学中有效渗透中国优秀的炼丹文化,笔者做了一些探索和实践尝试。

一、在新课导入中渗透

俗话说“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如何在硫及化合物的新授课上设计既能充分激发学生兴趣,又能有效渗透相对生涩的炼丹文化的导入方案呢?笔者进行了两种尝试。一是在硫元素的导入中采用了这样的设计思路:播放电视剧《新白娘子传奇》中白娘子误饮雄黄酒现出原形的视频→简要介绍雄黄的成分、用途及其与古代炼丹术的关系→引出硫元素。该方案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兴趣及求知欲,实现了与我国古代炼丹文化的无缝对接,有效激发了学生的爱国情怀及文化自信;二是在硫化物教学中采用了“一个人、一本书、一种术、一类物”四个一的导入方法,即简要介绍一个人——葛洪、一本书——《抱朴子》,从而引出古代炼丹术及HgS,并由HgS拓展到硫化物。该方案直接应用我国古代炼丹术导入新课,有助于提升学生对传统炼丹文化的敬仰之情,增强渗透的实效性。

二、在课堂探究中渗透

人类从远古时代起就知道并利用硫和硫的化合物了,如黑火药的发明和利用等。实际上黑火药就是由我国唐代炼丹家取得的成果,后转入军事家之手,成为我国四大发明之一。在课堂教学中,笔者就此尝试了如下的探究。

1.探究I,炼丹家对于硫黄、砒霜等具有“猛毒”的金石药,在使用之前要先用烧的方法“伏”(驯服)一下,使它们失去或减少原有的毒性,这种手续叫做“伏火”。“伏火”法起源很早,方法有时只用火煅烧,有时另加其他易燃的药物。唐初孙思逸有“伏硫黄法”:硫黄、硝石各二两,研成粉未放石锅中,用皂角(含碳)三个引火,使硫和硝起火燃烧,火熄后再用生熟木炭三斤来拌炒,到碳消三分之一为止。(1)已知硝石的主要成分是KNO3,试分析探究“伏硫黄法”发生的主要反应并写出化学方程式。(2)结合所学硫元素的性质分析:该反应中硫黄表现出了怎样的化学性质?(3)“伏硫黄法”过程中硝石过量极易爆炸,由此你预测硫黄、硝石、木炭混合还可用作什么?

2.探究II,笔者就我国古代炼丹中常用的原料—丹砂及其性质尝试了课堂探究,具体如下:由于丹砂(HgS)和血色相同,因此方士把它与生命和灵魂联系在一起。在方士看来,丹砂是一种神奇的物质。其他物质燃烧后变成灰分,而丹砂“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葛洪《抱朴子内篇》),所烧出的水银又具有金属光泽,与其他金属相比,它“灵而最神,见火则飞,不见埃尘”。(1)水银“灵而最神,见火则飞,不见埃尘”。说明它具有什么性质?(2)丹砂在密闭容器中“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试写出丹砂“烧之成水银”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反应具有什么特性。(3)对丹砂的最初研究是从丹砂中炼制水银,既“抽砂炼汞”。低温焙烧法是最早的一种炼制方法,即将丹砂在空气中低温焙烧,试写出丹砂低温焙烧的化学方程式并分析该方法的缺点。

这两个探究方案未必科学完美,但实践证明,它们确实有效提升了学生在课堂上的探究兴趣,不仅巩固拓展了所学的知识及其应用,而且渗透了我国古代优秀的炼丹文化,激发了学生对传统文化的热爱,也增长了相关传统文化知识。

三、在同步练习中渗透

要提高学生解答传统文化试题的能力,应该在平时的新课教学中注重渗透传统文化教育。笔者在硫及其化合物的同步练习中设计了下列习题,尝试渗透了中国古代炼丹文化。

1.中国传统文化对人类文明的贡献巨大,古代文献中充分记载了古代化学研究成果.我国晋代《抱朴子》中描述了大量的化学反应,其中有:(1)“丹砂(HgS)烧之成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2)“以曾青涂铁,铁赤色如铜”.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1)中水银“积变又还成丹砂”说明水银发生了还原反应;B.(2)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2Fe+3Cu2+=2Fe3++3Cu;C.根据(1)可知温度计打破后可以用硫粉覆盖水银,防止中毒;D.水银能跟曾青发生置换反应生成单质铜。答案C

2.东汉炼丹家狐刚子曾干馏胆矾,从挥发物中收集到硫酸,但未曾推广。关于该方法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硫酸具有挥发性;B.该反应为分解反应;C.氧气是该反应的氧化剂;D.干馏是物理变化。答案B

上述仅为笔者在教学实践中的一些探索性尝试,难免有不足或偏颇之处,还望各位专家及同仁批评指正、不吝赐教。

参考文献

[1]张亚洲中国古代炼丹术中的硫化物化学初探.西北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5年,12月,第25卷,第6期。

[2]颜秀云炼丹术与化学.学苑教育,2009年,第6期。

[3]郭萍从道教炼丹术看中国古代化学发展.中国论文网。

[4]赵匡华张惠珍中国炼丹家最先发现元素砷.化学通报,1985,(10),57-60。